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据黄哈哈说,小祂哥总共带来了两个人,她和张回。现在张回死了,那么整个地宫应该只剩下了三个人——小祂哥,于斯,黄哈哈。但是,前面竟然出现了一个人影!
于斯说:“好像有个人影!”
小祂哥说:“噢,应该是我的人。”
黄哈哈很惊讶:“这里还有人?”
小祂哥说:“不然的话,我不就真成了孤家寡人吗?”
黄哈哈马上问:“你还带谁下来了?”
小祂哥说:“另一个你和另一个张回。”
黄哈哈说:“还有个女的呀!”
小祂哥说:“你觉得你是女的?”
黄哈哈说:“哥,不带这么瓤人的!”
于斯并不信任小祂哥的话。
他看得很清楚,刚才那个影子比正常人大一倍,说明他是从手电筒和照壁之间跑过去的,但于斯并没有看见人——也许,小祂哥在手电筒上做了手脚,刚刚跑过去的那个人只是个投影……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虚张声势?
小祂哥已经朝前走了,于斯跟了上去,心里还在琢磨,如果那是个投影,小祂哥是怎么做到的?他应该在手电筒上安装了一个类似西洋景的东西,只要扭动手电筒,人影就出现了……
于斯说:“小祂哥。”
小祂哥已经跨进了墓门,他停下来回头看了看于斯。于斯说:“咱俩换一下手电筒吧。”
小祂哥说:“为什么?”
于斯说:“我看你那个有点暗了,你得带路啊。”
小祂哥晃了晃手电筒,说:“没事儿,挺亮的。”
他没有跟于斯交换手电筒!
三个人走到那个照壁前,于斯用手电筒上上下下照了照。在古代,照壁也被称作萧墙,人们认为,门前总有孤魂野鬼经过,因此修一道照壁挡住它们的视线,让它们以为这里没有门。
于斯面前这个照壁是一块长方形石碑,底座略大,上面呈包子形状,尖顶上点着朱砂,很像供品,中间有个青面獠牙的神兽浮雕,那是镇邪的。
石碑上刻着很多图画一样的甲骨文,于斯几乎都不认识,看了半天,只认出几个数字,一是一横,二是两横,三是三横,四是四横。秦王朝统一了文字,因此,于斯在一至六层看到的文字都是小篆,只有到了第七层才出现甲骨文,看来这里真是夏商周的墓葬了。
绕过照壁,前面是一条狭长的斜坡墓道,亮着长明灯。于斯仔细观察墓道里的青砖,确定它们是以煤矸石为原料的烧结砖,比秦砖还大一倍,它们砌得并不整齐,好像随时都可能塌下来。又一想,几千年了都安然无事,不可能他们一进来它就撑不住吧?
不过,他还是走得小心翼翼。
实际上,从第一层到第六层,于斯只是感觉到了冷,眼下到了第七层,他才感受到了古墓的压抑。
为什么有这种感觉呢?上面的地宫更像一群伟大的艺术家创作的实景作品,只不过展示的位置在地下。而第七层陵墓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极特殊的混合气味,好像是从墓壁勾缝的粘土中渗出来的,那是尸体干枯的过程中蒸发的血液、细胞和蛋白质的味道,混合着冥器的香,香灰的呛,还有陪葬者缭绕千年的冤气。
这里的长明灯也显得昏暗了。
于斯小声问:“小祂哥,这里的墓主是谁啊?”
小祂哥说:“应该是哪个帝王吧,不然,什么人有资格在秦始皇的身下躺着?”
于斯说:“那个时代的王城大多在河南啊!比方说殷墟,还有妇好墓。”
小祂哥看了于斯一眼,说了句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话:“你以为秦始皇陵一直在临潼的地下一动不动?”
于斯说:“什么意思?”
小祂哥不再说什么了。
三个人沿着墓道走出了几十米,前面出现了一个墓室。
小祂哥说:“小心点儿。”
于斯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叮嘱,直到钻进墓室之后才发现,脚下是个很大的黄土腰坑,露出黄色沙质土和黑褐色粘土,隐约能看见馒头夯窝。这种腰坑只有夏商周的陵墓中才常见,它大概五米多深,坑内摆放着几具羊骨架,都是背朝下蹄朝上——这片黄土之上也有羊群,此时,它们可能正在山坡上啃草,或者在圈里互相依靠着反刍,而这些羊骨架是它们的老祖宗的老祖宗的老祖宗。
墓室四周的高处,掏出了五六个长方形壁龛,大小不一,里面摆放着木质棺柩,涂着黑漆,看上去很丧气,上面隐隐有花纹。这些棺柩好像都很小,甚至感觉躺不下一个成年人。壁龛内摆放着很多玉器、海贝、玉饰、骨器、漆器和象牙器。
于斯他们站在入口处,就像站在二层上。腰坑四周有一圈边沿,大概半米宽,刚刚能通过一个人。
小祂哥低声说:“这是个殉葬坑,应该是墓主的妻和妾之类。”
黄哈哈嘀咕了一句:“嫁这样的男人算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
绕过腰坑,前面和左右总共有三个黑洞洞的墓门,每个墓门两侧都燃着长明灯。
小祂哥朝左侧走过去了,于斯和黄哈哈赶紧跟了上去。突然脚下传出了一个很细微的声音,三个人同时停下来朝腰坑里看去,一个羊骨架竟然倒了,顿时变得七零八落。
三个人愣愣地看着,都没说话。
它们在这里躺了数千年,好像就为了给于斯他们看一眼,三个人刚刚走过去,其中一具似乎太累了,一下就散架了。
黄哈哈小声说:“为啥么!”
小祂哥半天才说话:“可能因为这里太安静了,一直没有任何震动,而我们的脚步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只能这么解释。”
三个人从左侧的墓门走出去,来到了一个顶头的墓室,又看到了一个腰坑,四周燃着三盏长明灯,于斯注意到,一个角落露着个黑骷髅,那盏长明灯熄灭了。
这个腰坑里都是人体骷髅,至少有上百具,他们的姿势各异,能看出死前癫狂的挣扎。
高处也有壁龛,摆放着众多陪葬品,有铜质箭簇,骨质箭簇,刻花骨匕柄,青铜戈和盾。我爱 .5ilr
小祂哥低声说:“这些应该是活埋的战俘或者奴隶。”
黄哈哈干呕了一下,说:“快出去,我受不了了。”
于斯鬼使神差地说了句:“那儿有个长明灯灭了。”
黄哈哈又来劲了:“哥,你给我打火机,我去看看能不能点着。”
小祂哥从口袋里掏出了打火机,举向了她:“去吧。”
黄哈哈想了想,并没有接。
小祂哥说:“算你还有点脑子。”
三个人回到中间的墓室,小祂哥说:“右侧还看不看了?”
黄哈哈问:“那里有啥?”
小祂哥说:“听景不如看景。”
黄哈哈看了看于斯,于斯说:“你别看我。”
黄哈说:“要不去……看看?”
小祂哥就带头朝前走了。
他们经过一段墓道,又来到了右侧顶头的墓室,这里的腰坑内并排躺着几十具尸骨,头骨和身体都是分离的,相距一尺多宽,就像几十个人躺在墓底,抻长了脖子朝上看过来。
高处也有壁龛,摆放着很多青铜陪葬品,有觥,有爵,有彝,有尊……等等。
小祂哥说:“这里应该是墓主的亲信和侍从。”
三个人退出来,又走进了前面那个墓室。这里没有腰坑,也没有壁龛,正中央摆放着一副巨大的黑木头棺椁,像个小房子一样,一侧画着牛羊猪,一侧画着四瓣花纹和圆涡花纹,尾部画着神兽饕餮。
从棺椁的体积看,里面躺着的绝不是等闲之人。
那个时代的葬具繁复而讲究——帝王为五棺二椁,诸侯为四棺一椁或者三棺两椁,大夫为两棺一椁,士为一棺一椁。最外一层叫大棺,第二层叫属,由于是梓木制成,这两层又称梓棺或梓宫;第三层叫迤,用椴木制作;第四、第五、第六层是革棺,用水牛皮或者犀牛皮制成;最里一层为里棺,叫椑,可能是果木的。
四周的墓壁也都是用黑色木板拼接搭建的。
这里的陪葬品都是陶器,包括灰陶、白陶、印文硬陶、原始瓷……高高矮矮,粗粗细细。如果说整个陵墓都是生土,这些陶器就是藏在生土里的熟土。
黄哈哈说:“这就是墓主了?”
小祂哥点点头。
黄哈哈伸手摸了摸棺盖上的象牙钉,小祂哥打了她一下,她才把手缩回来。
她说:“不对啊,除了些瓦罐,都没啥值钱的东西!”接着她好像想到了什么,指了指棺椁说:“贵重物品应该都在里面吧?”
小祂哥说:“这是个‘甲’字形古墓,在夏商周的时代很盛行,当时还有两种古墓结构,一个是‘亚’字形,一个是‘中’字形……”
黄哈哈打断了他:“哪个甲?”
小祂哥说:“甲乙的甲。”
黄哈哈说:“这明明就是个‘十’字形嘛!”
小祂哥说:“在甲骨文里,‘甲’和‘亚’大体都是‘十’字的形状,只不过,‘亚’是双笔画美术字的‘十’字。出去之后你可以查查。”
黄哈哈说:“其实‘中’也是个‘十’字形,只不过中间那一横变成了双笔画。”说到这儿她激动起来:“你们说,这和基督教的十字架有没有关系?”
于斯也感到很奇怪,夏商周时期的古墓竟然都呈“十”字形,不由让人想起基督教国家的墓地。可是,基督教最早是唐朝传入中国的,夏商周属于上古,那是人类的童年时代,怎么也对“十”字如此着迷?
于斯不想探究这些问题,他只想知道,那个一闪而过的人影哪去了。
小祂哥可能看出于斯有点心不在焉了,他说:“我们走吧。”
于斯正在退出去,小祂哥却叫住了他:“这边。”
于斯有些愣怔,这里已经到头了,他还想去哪儿?
小祂哥走到棺椁的尾部,回过头来,朝于斯露出了一丝非常神秘的笑容,然后,他转过身去推了推棺椁尾部的木板,竟然把它卸下来移开了!
黄哈哈大叫起来:“我的天,还有这门道!”
小祂哥举起手电筒朝里照了照,于斯看见,里面出现了七八个“后门”,一个比一个小,那是多层棺椁的尾部,它们都敞开着。每一层棺椁之间都铺衬着金色的丝绸,跟黑色的棺木搭配在一起,透着一股死气。于斯注意到,这些丝绸皱巴巴的,上面有踩踏的痕迹,很显然有人进去过。
小祂哥正要走进去,黄哈哈突然说:“哥,那里面不会有死人吧?”
小祂哥又说了一句于斯听不懂的话:“从上面打开,你会看到死人。从这里进来,你就看不见死人。两个空间。”
这简直是魔术师的箱子!
于斯问了句:“小祂哥,我们这是要去哪儿?”
小祂哥说:“第八层。”
于斯有点见怪不怪了,但他追问了一句:“第八层有什么?”
小祂哥把手电筒照向了于斯,他自己隐在刺目的光线中,只说了两个字:“棋盘。”
棋盘。
藏在秦陵最深处的棋盘。
于斯正是被它搬运到地宫来的!
黄哈哈顿时激动起来:“就是书里说的那个棋盘?我要去下棋,我要去下棋!”
小祂哥似乎笑了一下:“棋子是人,你敢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