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姐姐是从何处学的医术?”辰馨很好奇。
“小时候身体不好,总要看大夫。家里又穷,就自己偷偷学。后来又看了几本医书,自己一点点琢磨,这才学了些皮毛。至于针灸之术,是偶然的机会,碰上一个流浪老者。我见他可怜,给他饭吃。后来,他就将家传的针灸之术传给了我。”
凭自己琢磨和看书就能有这个的本领,辰云的目光越发温柔了。果然是辰家的子孙啊,天资卓越。这样的孩子回来了,家里的生意有希望了。
“父亲先休息吧,女儿明天再来看你。”
辰云重病已久,说了这么久的话,身体早就受不住了。若不是宁蕴给他施针,恐怕这会子已经晕了过去。
沈氏也发现丈夫的脸色不好,急忙带两个孩子离开了卧室,让他好好休息。
来到厅里,沈氏再看宁蕴,这觉得哪里都好。长得好,有本事,还孝顺,这样的孩子回来了,是他们辰家之福啊。
“蕴儿先回去歇会儿吧,晚上你二叔辰风回来了,咱们一家人再一起吃顿饭,认识认识。”沈氏慈爱地说道。
宁蕴福了福身子,又看了辰馨一眼,想知道她是不是要和自己一起走。
辰馨嘱咐了母亲两句,让她除了照顾父亲,自己也要好好休息。
姐妹俩回到院子里,辰馨似有些欲言又止。
“妹妹有话就说吧。”宁蕴初来乍到,除了辰洛最熟悉的就算辰馨了。她觉得这个妹妹还不错,心眼不坏,人也算干练,能交好是最理想的。
“那咱们姐妹到屋里慢慢说吧。”
两人来到屋里坐下,辰馨让丫头上了茶点后便把人都打发了。等屋里只剩下两姐妹的时候,她重重地叹了口气,道:“姐姐,既然你问起,那我就直说了。敢问姐姐能否留在家里,与我一起振兴家业。”
小姑娘的眼眸里充满了焦灼和渴望,虽然相识时间尚短,可辰馨就是觉得这个姐姐是个有本事的。就看她刚刚露了一手针灸之术,便可以推测她的医术不凡。
辰家从父亲那辈开始便没有了医学天才,二叔辰风的医术根本没办法振兴辰家,能把生意撑到现在已经不容易了。
从前家里底子厚,请了不少好大夫。可最近几年,有本事的大夫都被对面的百芝堂挖走了。就剩下两个碌碌无为的老大夫,还有二叔,苦苦支撑着仁和堂。若是姐姐的医术高明,能在云城打响名头,说不定就能扭转局面呢。
这样想着,辰馨看宁蕴的目光愈发热烈起来。
宁蕴被妹妹投过来的小眼神差点烧着了。她本来也没有打算袖手旁观。说句大实话,就她那日看到的情况,仁和堂若不做出改变,估计半年之内必要关门。第一中文网 .
她不知道时就算了,现在既然已经认回本家,又怎么能放手不管呢。况且,宁蕴本来就是个大夫,没道理在别处行医,回了辰家反而撂挑子了。
“妹妹放心,只要需要姐姐,我便义不容辞。”
“太好了。”辰馨大喜。有了姐姐,辰家就有希望了。
“二叔知道了也一定会高兴的。对了姐姐,母亲没跟你说过家里的情况,妹妹来介绍一下。”
说起来也很简单,和很多大户人家比起来。辰家可以说是人丁稀少了。父辈只有辰云和辰风兄弟俩。不算宁蕴的话,两人各有一个孩子。辰云有个女儿就是辰馨,而把宁蕴带回来的辰洛,是辰风的儿子。
不光人丁稀少,辰家的生意也是每况愈下。辰云不懂医,专管经营。辰风继承了辰家的医术,却因为天分的原因,只能当个医术平平的大夫。
这两年,辰云病势沉重,医馆大部分的经营都交给了辰馨处理。虽然雄心勃勃,可辰馨毕竟是个小姑娘,一点经验都没有。面对百芝堂的打压,毫无还手之力。
老二辰风又不通庶务,只知道闷头研究医术。希望自己能借由祖上的医术,重新光大辰家。面对摇摇欲坠的仁和堂,他想出来的应对措施,也只是逼迫儿子辰洛学医。
辰洛本就天分有限,硬着头皮学习还不停地挨骂,最后一怒之下离家出走。好在,结果不错,居然带回了流落在外的宁蕴。
听完这一切,宁蕴的心情很复杂。辰家落败,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客观上,百芝堂的崛起让仁和堂压力倍增,不仅抢走了客源,还挖走了馆内的好大夫。而主观上,辰云经营过于死板,面对对方不光彩的竞争手段不知如何是好,这才让仁和堂的生意每况愈下。
不过,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这一家子都堪称是君子。就算遭了对手的暗算,也不屑以同样的手段回击。虽然笨了些,但总比宁家那群吸血鬼强。自己刚出狼窝,可不能又入虎穴了。
“那后院的事情呢?”宁蕴知道,后院是妇人的天下。很多时候,后院是能影响男人们在前面的事情的。她不惧任何阴谋诡计,但还是提前问清楚的好。
“咱家后院也是出名的清净。”辰馨不无骄傲地说道。
辰家有着男子四十无子方可纳妾的家规,辰云和辰风兄弟俩都没有妾氏通房一类的麻烦。就连没有儿子的辰云,也坚持不纳妾。让沈氏一直非常愧疚。
“不过,二婶有点小心眼。姐姐不必理她就好。”
二房的夫人朱氏是云城另一位大商贾家的庶女。按说辰家不会为自己的嫡子求娶庶女,可辰风娶妻的时候,正值辰云带着郭氏从凉城狼狈归来。家里损失惨重,不得不寻求姻亲的支持。
本来辰家打算为长子辰云求娶朱家的庶女为继室。谁知道,朱家一看辰家露出败相,说什么也不肯让自家女儿当填房。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让女儿嫁给老二辰风,当正头奶奶。
辰家无奈,只能允了朱家。
朱氏进门带了大笔嫁妆,解了辰家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