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110 章 废王立武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10章
    朝霞辉映千里,映得神都一片璀璨。
    神都深处,辉煌壮丽的宫殿之中,满朝文武却笼罩在山雨欲来般的低沉气压里。
    殿外照耀进来的阳光不曾驱散众人身上半分寒意,反而让那份寒凉变得更加持久。
    有人悄悄抬眼,向大殿最高处望去。
    御座之上,是沉默不发一言的女帝。
    她已经不再年轻,失去了从前的美貌与活力,但她所掌握的权势却足以让肤浅的美貌黯然失色,让无数人心甘情愿俯首低眉,让她以劣势的性别站在帝国最高处。
    而她的一言一行,更是足以决定天下无数人的命运,这又叫人怎能不小心谨慎?
    这几年来,女帝的脾气已经好了很多,但没有人能忘记她曾经掀起的腥风血雨。谁又能想到只是一次普普通通的上朝,普普通通的聆听仙音,就看见了后人为女帝编造的黑料,听见了那些堪称恶毒的诋毁,这一刻,殿中所有人都感觉一颗心跳到了喉咙眼,难以想象女帝会是何等愤怒。
    而他们的愤怒绝不比武则天本人更轻。
    要知道,不同人的愤怒造成的后果不同。普通人只能无能狂怒,大不了伤害到一两个倒霉鬼,但高高在上的天子一旦被怒火点燃,却不知多少倒霉鬼都要人头落地。
    ——焉知他们不会成为倒霉鬼中的一员?
    恐惧引燃了他们心中的愤怒。
    ……后世那群胡编乱造的王八蛋犯的事情,却要千百年前的他们来买单。不能穿越时空去消灭罪魁祸首,一旦天子气得失去理智,倒霉的不就是近在眼前的他们?
    “黑了心肠的王八蛋!”
    没什么文化的武将已经开始破口大骂。
    “他们是长了千里眼还是有顺风耳,隔着几百年都能知道大唐皇宫发生的事?!”
    “区区大一统都不曾做到,向异族屈膝求和的无胆懦夫,还敢编排圣人!真是吃了雄心豹子胆!若叫老子知晓他们祖宗是谁,现在就叫他们再也没机会出生!”
    相较之下,文人们说起话来就斯文多了:
    “圣人乃金轮转世,德被苍生,天下百姓无不沐恩,岂容无耻小人肆意抹黑!”
    有文臣甚至开始偷偷抹起了冷汗。
    要知道,他们现在的处境有点危险啊。仙人都点名了,当今天子就是被文人抹黑的,谁知道天子会不会因此迁怒于他们。
    或者说,后世能有那些黑料流传,难道当今之世就没有人在背后写某些不该写的东西吗?万一他们之中、或者他们的人脉关系网之中就有偷偷抹黑天子的存在呢?
    一旦真被查出一个,诛连之事难免。
    想到这里,他们骂起人来就更狠了,口舌锋利如刀,又不带半个脏字,用最直白的行动表明忠心,与“败类文人”划清界限。
    无论所有人是否发自真心为武则天叫屈,此时此刻,武周群臣的态度出奇的一致,对
    后世胡乱抹黑武则天的家伙口诛笔伐。
    反倒是武则天本人,始终一言不发。
    从她以女子之身坐上帝位开始,就知道自己不会有什么好名声。她本不在乎所谓的抹黑,但谁能想到,那些人居然拿她的儿女来做文章,从这个角度来诋毁她呢?
    她忍不住想起了自己的女儿。那个出生没多久就夭折而去的孩子,当时她有多么痛心,被人拿这件事情来诋毁污蔑就让她有多么愤怒,宛如被人活生生掀开了伤疤。
    然而,她的愤怒并没有任何意义。
    且不说她无法穿越时空处决胡编乱造的家伙,即便处决了一批人,就能让后世的人都闭紧嘴巴,不在她死后抹黑造谣吗?
    ——不可能的。
    御座之上,女帝默默闭了闭眼睛。
    她身上的低气压似乎随着某些情绪的蔓延而淡去,直到最后缓缓睁开了眼睛。
    她悠远的目光静静飘向前方。
    ——走上这条路开始,她就注定要承受世人诋毁。没有人能容许一介女帝以光鲜亮丽的形象出现在史书上,胜过无数男帝。男人可以成大事不拘小节,女人不择手段就是狠毒,男人只要有功于天下便无需计较私德,女人私德不修便该向天下谢罪。别说她本就不是完人,即便她当真是个完美无缺的圣人,都能被人泼出一身脏水!
    不过,既然仙人替她洗刷黑料,至少说明千年之后的世界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她所承受的诋毁,终有一日会被后人洗清。
    那个时候,或许就是女子也能够堂堂正正与男子竞争,可以光明正大走上这个国家的最高层,不再被人视作异端的时代吧?
    念头发散之间,女帝的目光微微一凝。
    她这才注意到属于自己的那面水镜之上浮现的一行行字迹:“特殊人才保全政策?”
    “……男女平等的后世吗?”目光中闪过好奇与惊讶,武则天没有作出选择,“暂时不急,等我做完该做的事再去看看也不迟。”再过些年,或许她会选择前往未来的平行时空,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吧?
    而现在……武则天缓缓从御座上站起,目光向外看去,仿佛看到了整个天下。
    ——她要实现自己的野心与抱负,在人间轰轰烈烈一场,这才不枉此生!
    武则天本人从愤怒到平静,情绪已经稳定下来,但其他平行时空的人却很暴躁。
    贞观年间,年幼的李治听见自己被塑造成软弱无能的形象,气得鼓起了腮帮子。
    就连并不喜欢武则天的李世民,也忍不住紧紧皱起眉头,露出匪夷所思的神色:“后世的史官就是如此写史的吗?”
    这样的疑问同时出现在历朝历代的天子口中,即便秦皇汉武也逃不脱青史留名的诱惑,又岂能容忍史官如此随意编造史料?
    他们只觉受到极大冒犯:“堂堂天子,竟被后人如此恶意诽谤,史书还能有几分可信?倘若只因个人不喜就能对天子加以诋毁,武则天如此,莫非朕就能够例外?”
    ——无论他们是否欣赏武则天,同为帝王,用一个不恰当的词来形容他们的心情,就是兔死狐悲。史官反感武则天就能对其胡编乱造,倘若看他们不顺眼,是否也可以对他们瞎编排一通?身处封建社会顶级阶层的封建帝王岂能容忍这种事?()
    獞??空葶???捫??湣???祝葶??虓???????晎葶?沚?羘虎羘???犂?虎?敧?“掄????晎???戟?〒?艜?????”
    ⑻明夜泊霜提醒您《盘点历史,昏君社死》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⑻『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是人都有私心,他也不曾例外。但他顶多就是对自己欣赏的人多夸几句,不喜欢的人就少写几句,却不至于凭空脑补歪曲事实,否则的话,还配做一名史官吗?
    这样想着,司马迁沉重地叹了一口气。
    此时此刻,历朝历代平行时空,无数人的反应最终都汇成了一道强烈的心声。
    ——你们宋朝人这么不讲武德的吗?
    而水镜之上,已经浮现出新的画面。
    【作为华夏历史上名气极盛的一对夫妻,李治和武则天都可谓点满了帝王心术。】
    【与其说他们是突破伦理限制的真爱,我更倾向于将他们视作牢不可破的盟友。在他们复杂的关系之中,固然有一定感情的因素,但也有不少互相利用的考量。】
    【既然是盟友,必然是因为共同的敌人才能结盟,这个人就是皇帝的亲舅舅,当朝太尉、官拜宰相的辅政大臣长孙无忌。】
    【他出身名门,与唐太宗李世民情同知己,追随其南征北战,在玄武门之变立下首功,更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后来李承乾被废,唐太宗欲立新太子举棋不定时,更是他一手推动李治的上位。换句话说,他可谓太宗高宗两朝的从龙功臣。】
    【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却站在了李治的对立面,成为了他必须要扳倒的敌人。】
    【这对本该亲密无间的舅甥,究竟是如何走到对立面的,还要从立太子说起。】
    【相较于封建皇权抵达顶峰的明清时期,唐朝皇室虽尊,却达不到为所欲为、主宰天下。世家贵族也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唐高宗李治的皇后王氏,就出自高门世族,奈何皇后无子,只能在其舅柳奭的劝说下抱养了李治的庶长子李忠。倘若只是到这一步,唐高宗李治还能接受。但他们接下来的行为,就让他不能接受了。】
    【抱养李忠之后,柳奭居然勾搭了一班朝臣,坚决请求立李忠为太子,而这群朝臣中,就包括李世民留下来的辅政大臣褚遂良、长孙无忌,还有曾经的太子班子于志宁,这在李治看来,与威逼何异?】
    水镜之中,适时放出了群臣请立李忠为太子的画面,年轻的天子李治默默望着这一幕,神色不动,目光却透出森森冷意。
    水镜之外的众人却完全能理解他的反感。
    汉武帝刘彻冷笑起来:“天子不过二十出头,两个宰相、一帮高官,乌泱泱一群人请立太子,这帮人是想造反不成?!”
    以他的暴脾气,可不会惯着这帮货色。别说是亲舅舅,不忠于天子就该杀
    ()!
    ——啊,你说请立太子不算不忠?
    既然是先帝留下来的辅政大臣,难道不该老老实实辅佐天子吗?敢在继承人的问题上鼓噪,操控天子人选,算什么忠臣?!
    更何况王皇后的家族非同一般。他们这样搞事,难道是要投靠后族架空皇帝吗?
    汉武帝能想到的东西,唐太宗李世民自然不可能想不到,他神色中更添冷意。
    看着信任有加的大舅哥,他痛心又失望。
    “辅机啊,你怎么会犯这种糊涂?”
    我也不知道我未来怎么会犯这种糊涂……长孙无忌吓了一跳,嘴里发苦,只能赶紧低头请罪,为自己未来的过度膨胀。
    长孙皇后脸上染上薄怒:兄长实在太过分了,这不是欺负外甥吗?又是亲舅舅,又是辅政大臣,不帮着外甥也就罢了,还联合外人逼迫外甥,果然权势迷人眼啊!
    于是,她再一次向李世民提出那个她曾经提过许多次的建议,让李世民不要对长孙家太过优待,对兄长长孙无忌过于荣宠,免得长孙家被惯得不知道天高地厚。
    而这一回,李世民没有断然拒绝。
    他也开始反思自己之前过于信任手下这些重臣,对他们太过纵容,殊不知人心易变,过度的优容反而会害了他们。
    若不然,又岂会有侯君集谋反?岂会有未来的长孙无忌膨胀到插手太子人选?
    从现在起收回过度的优容,或许才是更好的做法,才能让君臣之间善始善终。
     【长孙无忌的做法寒透了李治的心。】
    【当初长孙无忌助他上位,诚然值得感激,可水满则盈,过犹不及,长孙无忌已经先后获得助两任帝王上位的从龙之功,难道还想操纵大唐的又三任帝王之选?】
    【唐高宗李治心中生出莫大的警惕——】
    水镜之中仿佛有电闪雷鸣,唐高宗李治答应了群臣立李忠为太子的请求,退朝离开。大臣们也兴高采烈地走出了皇宫。
    他们的表情好像是打胜仗一般。
    而镜头一转,现出皇帝一步一步离开的背影。一道冰冷的声音响彻众人耳畔,似乎让所有人都听到了天子愤怒的心声:
    【“舅舅啊舅舅,现在的地位都不能让你知足吗?你的野心究竟有多大?”】
    【“——朕才是大唐真正的主人!”】
    【“立谁为太子,由朕说了算!”】
    【铁板钉钉的事实令年轻的天子意识到,他的威望还远远不及他的父亲,满朝大臣并不会因为他是天子就听他的话,人人都有私心,都有权欲。而舅舅长孙无忌在前朝有同为宰相的褚遂良做跟班,在后宫与皇后联合,势力之强已经威胁到了皇帝。一日不除去长孙无忌的势力,他这个天子就永远无法成为君临天下的主宰。】
    【当然了,长孙无忌本人大概觉得冤枉。毕竟他又没想谋朝篡位,只是想要让长孙一族长久富贵,这难道不是人之常情?天子外甥却视他为敌,未免太冷酷无情。】
    【——然而(),詡草懔k????膉羕?葶????Θ()『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那么受到侵犯的就是天子的皇权了。任何一个帝王都不可能接受。】
    【于是,唐高宗李治决定“废王立武”。】
    【这绝不仅仅是后宫女子之间的争斗,而是唐高宗李治与长孙无忌的权力斗争,夹杂着唐高宗李治企图掌握大权的试探。】
    【一开始,李治并不打算与舅舅长孙无忌撕破脸,他希望后者能知情识趣支持外甥的决断。因此,李治和武则天主动拜访长孙无忌,赠与黄金珠宝,对其子许以高官厚禄,长孙无忌收礼归收礼,一说到立武则天为后却不为所动,堪称油盐不进。】
    【他的拒绝没有动摇李治的决心,这一年是永徽六年,一系列事件接踵而至。】
    【六月,王皇后及其母柳氏因厌胜获罪,天子李治大发雷霆,第一时间下诏令柳氏不得再入宫;七月,皇后之舅柳奭便由吏部尚书贬为逐州刺史,又在经过岐州的途中被人告发泄露帝王禁中之语,于是再贬为荣州刺史;皇后既然犯了这样大的错,武则天顿时抓住时机,派她身处宫外的母亲赠送厚礼劝说长孙无忌,奈何长孙无忌就是不肯松口,许敬宗私下去劝他,反遭其严厉斥责,让帝后二人束手无策。】
    【实在没办法,唐高宗李治决定退让一步,立武则天为宸妃。结果这个要求依旧被毫不留情拒绝,都不需要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出面,侍中韩瑗、中书令来济便把皇帝的旨意挡了回去——这两个不久前才晋升的年轻宰相,一点都不给天子颜面。】
    【可想而知,此时的李治有多恼火。】
    【作为天子,想要废掉无子的皇后而立有子的昭仪,却遭到所有宰相的反对。舅舅收下了大批礼物却死活不肯支持,都已经退让一步只要求宸妃的封号了,依旧被毫不留情拒绝,主动支持他的居然只有许敬宗一人。大臣们要么中立沉默,要么就以长孙无忌马首是瞻,这大唐还是他的大唐吗?他这个天子,究竟有几分威信?】
    水镜之中将李治的窘境映照得清楚分明。
    原本因为儿子让自己头上发绿很是恼怒的李世民,此刻也不由心疼起了儿子。
    ——什么时候皇帝连皇后和太子人选都不能做主了?这群大臣未免欺人太甚!
    恼怒过后,一想到儿子想要立的皇后是武则天,愤怒的他立刻像是被泼了一盆冷水,突然觉得大臣们似乎做得对。
    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武则天未来有机会成为女帝,李治的纵容与宠爱功不可没。而长孙无忌等人若是成功阻止武则天上位,该是他们大唐的功臣才对。
    既不能接受儿子被臣子欺负,又不能接受儿子立武则天为皇后,越想越憋屈的唐太宗李世民只能伸手敲在了儿子的脑瓜上。
    “你这小子,真会惹麻烦!”
    咚!
    年幼的李治眼泪汪汪,此时的他并不能理解未来的自己与武则天之间复杂的感情纠葛,只能背锅:“阿耶我再也不敢了!”
    与此同时,水镜中
    ()的背景音乐发生了变化,原本沉闷的节奏逐渐变得轻快。
    平行时空,年轻的武昭仪惊讶地望着这一幕,她的眼中仿佛有野心的火焰燃烧。
    ……真是梦一般美妙的未来,这是仙人唯独予她一人的启示!
    ……这就是她即将走上的道路吗?
    【这时,有一个人主动站了出来替天子分忧——这人名叫李义府,早在李治还是太子之时就在太子府担任属官,却有才无德,多年来仕途不顺,遭到长孙无忌的打压,即将被贬为壁州司马——提前得知这一消息的李义府万分不甘,决定放手一搏。既然长孙无忌不待见他,打压他,那他就讨好天子来挽救自己的政治前途!】
    【一封“请废王皇后立武昭仪为后”的诏书就这样出现在天子的御案上,当真如同瞌睡来了就送枕头。唐高宗李治大喜,亲自召见李义府,对他的一番勉励赏赐,主动为天子分忧的他也因此得以留居原职。】
    【李义府的出现让唐高宗李治看到了希望——长孙无忌并非一手遮天,拉拢不了宰相班子,并不意味着其他官员不能拉拢。他绝不能就此妥协,反而要发起冲锋。】
    【于是,重整旗鼓的李治绝口不提封宸妃之事,重新召开朝议,回归初心——他就是要废掉王皇后,立武则天为后!】
    【中立党之外,朝堂顿时分作两派,许敬宗、崔义玄、袁公瑜等以追随圣意为目标的臣子当然是毫不犹豫地表示赞同,但地位最高的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这两位宰相却死活不肯答应,王皇后出身世家,乃关陇贵族,武则天祖辈都是平民,好不容易获得爵位的父亲又早早去世,对比之下家世简直寒微,更何况曾经还是唐太宗的才人,这样一个女子岂配为一国之母?】
    【但这一回,唐高宗李治态度强硬。】
    【他先是公开将与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私下议论废后之事的裴行俭贬职,杀鸡儆猴,又召集长孙无忌、褚遂良、李勣以及于志宁四位重臣,当场要求他们表态。其中,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是反对派,于志宁中立沉默,而李勣选择了装病,没有入殿和其他人一起表态。李勣微妙的态度大概让唐高宗李治看到了突破口,不久后便私下召他觐见,而这一回,作为辅政大臣之一的李勣明确表态:“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
    【此言一出,宛如一锤定音。废王立武之事大功告成,获得支持的李治终于达成目的,废掉了不喜欢的王皇后,非他所愿而立的太子李忠紧接着被废,他与武则天所生之子李弘成了新的太子。】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会议之后不过三天,长孙无忌的党羽、激烈反对武则天上位而叩头血谏的褚遂良就被贬职外放。】
    【——他的离开,意味着天子在与长孙无忌的博弈中获得了胜利。朝廷形势此消彼长,这对舅甥之间,垂垂老矣的长孙无忌终究会成为过去式,而羽翼渐丰的天子终将一步一步执掌大权,君临天下。】
    【身为唐高宗李治的盟友,一跃而成皇后的武则天同样迎来了展翅高飞的起点。】
    【她野心勃勃,跃跃欲试。】
    【通往最高权力的道路,已在脚下!】
    <hrsize=1/>作者有话要说
    6000字已补全~
    话说我才知道李弘的名字不一般,源于道教,是太上老君降世的化名。“老君当治,李弘当出”是当时古代非常有名的谶语,不少农民起义都是用“李弘”这个名号,偏偏李唐王朝认老子为祖宗。李治居然给儿子起这个名字,感觉非常意味深长啊。明摆着从一开始就想让他当太子。
    另外,大家不要用自己的态度来代古人,我们欣赏武则天,不代表古人也能欣赏啊(只看她有那么多黑料,就知道这些人对她的态度了),尤其是古代的男性,尤其是李唐的天子,武则天触犯的是他们的利益,他们不生气才奇怪吧。我对李世民好感再高,也不觉得他胸襟这么宽广。事情尚未发生,他或许不会杀武则天,可绝不至于淡定接受她的所作所为吧?又是篡位又是和儿子私通,哪个皇帝能淡定?
    以下出自《旧唐书》——
    ①燕王忠,字正本,高宗长子也。高宗初入东宫而生忠,宴宫僚于弘教殿。太宗幸宫,顾谓宫臣曰:“顷来王业稍可,非无酒食,而唐突卿等宴会者,朕初有此孙,故相就为乐耳。”太宗酒酣起舞,以属群臣,在位于是遍舞,尽日而罢,赐物有差。
    贞观二十年,封为陈王。永徽元年,拜雍州牧。时王皇后无子,其舅中书令柳奭说后谋立忠为皇太子,以忠母贱,冀其亲己,后然之。奭与尚书右仆射褚遂良、侍中韩瑗讽、太尉长孙无忌、右仆射于志宁等,固请立忠为储后,高宗许之。三年,立忠为皇太子,大赦天下,五品已上子为父后者赐勋一级。
    ②寻而太宗又欲立吴王恪,无忌密争之,其事遂辍……高宗即位,进拜太尉,兼扬州都督,知尚书及门下二省事并如故……时无忌位当元舅,数进谋议,高宗无不优纳之……六年,帝将立昭仪武氏为皇后,无忌屡言不可,帝乃密遣使赐无忌金银宝器各一车、绫锦十车,以悦其意。昭仪母杨氏复自诣无忌宅,屡加祈请。时礼部尚书许敬宗又屡申劝请,无忌尝厉色折之。帝后又召无忌、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褚遂良,谓曰:“武昭仪有令德,朕欲立为皇后,卿等以为如何?”无忌曰:“自贞观二十三年后,先朝付托遂良,望陛下问其可否。”帝竟不从无忌等言而立昭仪为皇后。
    ③高宗将立武昭仪为皇后,义府尝密申协赞,寻擢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赐爵广平县男。
    以下出自《新唐书》——
    高宗立,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进弘文馆学士。为长孙无忌所恶,奏斥壁州司马。诏未下,义府问计于舍人王德俭。德俭者,许敬宗甥,癭而智,善揣事,因曰:“武昭仪方有宠,上欲立为后,畏宰相议,未有以发之。君能建白,转祸于福也。”义府即代德俭直夜,叩阁上表,请废后立昭仪。帝悦,召见与语,赐珠一斗,停司马诏书,留复侍。武后已立,义府与敬宗、德俭及御史大夫崔义玄、中丞袁公瑜、大理正侯善业相推毂,济其奸,诛弃骨鲠大臣,故后得肆志攘取威柄,天子敛衽矣。
    以下出自《资治通鉴》——
    李勣入见,上问之曰:“朕欲立武昭仪为后,遂良固执以为不可。遂良既顾命大臣,事当且已乎?”对曰:“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上意遂决。
    感谢在2023-06-2600:38:58~2023-06-2701:19:2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迪丽热巴的老婆、琋珏、3096538610瓶;云水5瓶;安珀2瓶;最爱小美受、梦蝶、雪菊花涙、聪花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万历小捕快 年代,二狗有个物品栏 港城1985 只有风知道 战锤:我的生物爹帝皇和半神弟弟 机战:全金属风暴 割鹿记 南朝玄怪录 无敌道医 穿书后我被亲奶奶读心了 军校生但沉迷种田 重启人生 [娱乐圈]恋爱心愿 引火 穿越万界:神功自动满级 师尊她撩完就跑GB 综漫:武侠万事屋 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 刀路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