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122 章 联金灭辽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咚——
    悠长的丧钟之音还在天地间不断回荡,平行时空的绍圣元年,一群太医早已将宋哲宗赵煦团团包围,旁边是神情焦急的章惇等大臣,还有匆忙赶到的诸王与太后。
    “怎么样怎么样,陛下的身体究竟如何?”
    无论内心如何想,此时所有人面上都是统一的焦虑,角落里的端王赵佶也不例外。
    ——盘点一出,他的处境便一落千丈。无论天子还是诸王,哪怕原本历史中支持他上位的太后和大臣,看他的眼神都异常冷淡,没有一个愿意搭理这位“亡国之君”。
    对此,端王赵佶心情复杂。
    得知自己竟然能当上天子的喜悦淡去后,他心中只剩下对未来的迷茫与恐惧,心底深处,更是隐藏着一丝对仙人的怨恨。恨她为何对自己如此刻薄,为何要降下天幕、泄露天机,夺走他的天子之位!
    但这个念头万万不能诉诸于口。
    天子之位不翼而飞的赵佶,只能缩在角落里望着神色虚弱苍白的宋哲宗赵煦,内心幸灾乐祸,难免生出一丝诡异的平衡。
    任你是仙人称道的有为之主又如何?如此短寿,劳碌一生,还不如做个长寿闲王。
    默默接受太医诊治的宋哲宗赵煦并不知赵佶的腹诽,他还有精神宽慰众人:“朕的身体向来如此,天不予我,何必强求?”
    从小就病痛缠身的赵煦看得很开。如果有可能的话,他当然也希望避免早逝的命运,从今往后定会更加注重养生和锻炼,可倘若命运终究无法改变,他也愿意坦然接受:“……既已知晓朕的寿数,余生自当竭尽所能振兴大宋,卿等共勉之!”
    况且,知晓了未来,他怎么也不会在继承人未定的情况下撒手而去。剩下的这几年,足够他好好培养和考察继承人。他有好几位兄弟,大宋宗室更是多不胜数,用天子宝座这根胡萝卜吊在前面,让所有人内卷起来,总能挑个好的——端王继位是不可能的,朕的大宋江山岂可容他败坏!
    面对皇帝本人的宽慰,一群大臣感动的同时愈发觉得上天不公,何以这样一位明君却偏偏短寿?大宋究竟该何去何从?
    不过,大家并未完全绝望。
    自天机现世以来,历朝历代对医术的重视都提升了数个台阶。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宋的医学发展必然能胜过原本历史。而仙人预言天子的寿数还有数载,焉知天子的身体不能在这数载之间被调养得更好?如此一来,未必不能改变早早病逝的结局。
    所有人都怀抱着最大的希望。
    不知不觉间,丧钟声消逝。
    夕阳缓缓下沉到地平线之下,暮色中的大宋皇宫巍峨依旧,却透着说不出的冷清。
    紧接着,弥漫的浓雾遮掩了一切。
    当雾气散开,大家还来不及看到镜中的画面,就率先听到一道冰冷的声音——
    “章惇久窃朝柄,迷惑君王,荼毒士绅,又趁先帝仓促去世图谋异志,倘若让其得逞,置当今陛下与皇太
    后于何地?这样的人若恕而不诛,何以申天下之大义?”
    众人闻声望去,就见水镜之中映照出大宋朝堂,文武百官整齐划一。一名神情肃然的官员缓缓出列,义正言辞地弹劾章惇,且开口就直指当初章惇拒立端王之事。
    “……臣听辽国使者说,去岁辽国国主用餐时,听闻章惇被黜,当场放下筷子站起来,连连称善,说大宋错用了章惇。那辽国使者还问臣,为何对章惇只是贬谪而已?由此可见,非但国人认为此人该杀,就连蛮貊之邦,无一不认为此人该死!”
    这一刻,历朝历代平行时空鸦雀无声。
    水镜之外的众人都被这离谱的弹劾内容震懵了,回过神来,缓缓打出一个问号。
    ……有没有可能那是辽国的皇帝,他越是觉得某人该杀,咱们不是越该保住吗?什么时候辽国的皇帝能做大宋的主了???
    ……金人还想杀岳飞呢,难道听他们的?
    ——哦,还真听了他们的。事实证明,金国皇帝和辽国皇帝都能做大宋的主。
    这一刻,宋以后的平行时空,许多人收回问号:别说,大宋皇帝真就是这种货色!
    宋朝之前的平行时空,众人还在震惊中。
    倒不是觉得无名官员不该提议杀章惇。毕竟宋朝党争之凶,大家已经见识到了,当初章惇得势之时清算政敌毫不留情,如今不过是风水轮流转,反被政敌清算罢了。
    只不过……
    一朝天子一朝臣,知道你们这些保守派很想解决掉章惇,但也不至于用这种借口吧?你真的是在认真想方设法消灭他吗?
    汉武帝刘彻学会了吐槽:“……不知情的只怕还以为这是正话反说褒扬章惇呢!”
    冠军侯霍去病昂首挺胸,点头赞同。
    敌国君主都觉得该杀,可不就是褒扬?
    ——没错,说的就是我这种靓仔啦!
    骄傲.jpg
    【元符三年(公元1100),北宋难得的有为之君宋哲宗去世,宋徽宗赵佶登上皇位。持续了几十年的新旧两党之争却并未止歇,反而愈演愈烈,朝堂乌烟瘴气。】
    【此时,向太后支持旧党,刚刚即位的天子则维持中立,在元祐与绍圣之间不偏不倚,声称元祐更化(旧党执政)与绍圣绍述(新党变法)都有错处,要消灭朋党,让所有人都团结在天子的旗帜之下一心为公,为此,赵佶还替当初被章惇清算的司马光等三十三位元祐大臣重新正名。】
    【然而,朋党之争岂是这么容易消灭?】
    【卷土重来的旧党抓住机会对章惇疯狂攻击。新党内部也不和睦,时有内斗。章惇黯然下台,曾布继续战斗在党争第一线。又有蔡京异军突起,成为赵佶的心腹。】
    王安石缓缓张大了嘴巴。
    ——未来的党争已经发展成这样了吗?如此一来,究竟还有几人安心干实事?
    全副心思都在富国强兵之上的拗相公,饶是心智在如何坚毅,都不禁眉头深锁。
    他仿佛看到了未来的重重困境。()
    ……?譛彬煜??葶?入??
    ?明夜泊霜的作品《盘点历史,昏君社死》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汉朝的天子们尤为不解。这大宋外有强敌,却不思奋起,成天内斗。文官和武官,新党和旧党,都不能团结一致,还谈什么中兴?也不知一个偏安的小国,年年对外上贡,有什么资格与大汉并列?
    吕后与汉文帝刘恒尤其难以理解。
    毕竟他们所处的时代,大汉面临的局势与宋朝一般,外有强邻,只能和亲修好。然而这份屈辱却深深刻印在大汉君臣和百姓的心中,如今的忍辱负重都是为了将来一雪前耻。宋人莫非都是唾面自干之辈?
    对这个流行九世之仇犹可报的时代而言,宋朝人的种种选择简直难以理喻。连游侠都不屑一顾:“呸,一群软骨头!”
    把这内斗的劲拿来对外该多好?
    这时,水镜之中浮现新的画面。
    【既然说到赵佶,又岂能不提蔡京?】
    【——这位北宋历史上最有名的奸臣,最擅长的就是见风使舵,反复横跳。起初,他积极追随王安石变法;后来司马光上位,他又改弦更张,废除新法,迎合司马光;等到章惇大权在握,他重新变成了新党死忠;宋徽宗登基,蔡京又火速得到天子赏识。总而言之,主打的就是一个“逢迎上意”。】
    【倘若宋徽宗像他的父兄一般雄心勃勃,有才无德的蔡京或许也能成为一代名臣,奈何他遇上的是一个千古少有的大昏君,于是蔡京也成为了千古少有的大奸臣!】
    【没有野心的向太后垂帘听政仅仅半年就退回后宫,刚刚登基之时,还有些励精图治之象的宋徽宗赵佶立马就原形毕露。】
    【前脚还口口声声消灭朋党、一心为国,后脚就重用蔡京,放任后者打着新党的旗号大肆排除异己,刚刚被平反的司马光等人分分钟上了蔡京打造的“元祐党人碑”!】
    【登上名单的309人,已经去世的不提,活着的要么入狱要么被贬,其子孙亲戚也禁止与宗室联姻。最荒谬的是,这份所谓的元祐党人名单中竟然还包括王安石的学生陆佃,以及新党的两位领袖章惇、曾布。】
    一枚古旧的石碑出现在水镜之中,其上309个名字从上至下呈现在众人眼前。
    元祐党人:“……”
    陆佃:“……”
    章惇:“……”
    曾布:“……”
    这一刻,309个人都陷入了沉默。
    这一刻,两党之人同时破防。
    他们看着石碑之上与己方格格不入的政敌名字,唯有一句话可说:……莫挨老子!
    生性刚烈的章惇实在受不得这种羞辱。旧党列他为奸臣,蔡京又打着“新党”旗号开除他为元祐党人,不带这么欺负人的啊!
    王安石同样看不惯这种行为。一直以来,蔡京在他面前都无比恭顺,他还以为这是变法的一员干才,谁知竟然是这种货色。
    “仙人所言甚是,蔡京此贼,不过是以新党为借口,堂而
    ()皇之排除异己罢了。”
    “卑鄙小人(),?@??艙?”
    絙祫?@??????????
    ???虓?????葶?▍?[()]?『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如今王安石已经总结出许多教训,其中用人不当这一条就尤为关键,如今既然已经知道蔡京这种人的真面目,他绝不会再加以重用。
    ……不仅不能重用,还要狠狠打压下去才行。否则的话,大宋迟早毁在奸臣手中!
    虽然皇帝才是罪魁祸首,但古代士大夫往往更愿意归罪于奸臣,王安石也不例外。
    不仅王安石,司马光等人亦是如此。
    而年轻的蔡京只能呆呆望着面前的水镜,半晌才吐出一句话:“……完了!”
    天下百姓都记住了他,皇帝和百官也记住了他,他这辈子的仕途是没指望了!
    事实上,不因未来之事被怪罪便是侥幸。既然他已经被誉为千古少有的大奸臣,谁知道未来的他会做出何等人神共愤之事?一旦接下来盘点提及,岂不是千夫所指?
    意识到这一点的蔡京匆忙收拾起包裹,麻利跑路:“罢了,罢了,不如归乡去也!”
    接下来,水镜中放出宋徽宗一桩又一桩骄奢淫逸的事迹,这其中也包括蔡京为宋徽宗做的种种“人神共愤”之事——
    【这只是个开始,接下来,宋徽宗数十年如一日倾情上演“昏君是如何炼成的”。】
    【——荒淫无度,奢靡成性,后宫女子数千,一生诞育子女66人,为历朝帝王之首!】
    【——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空有一身才华,却误国误民。任官不看才能全凭喜好,擅长蹴鞠的高俅便因此一飞冲天,官拜太尉!】
    【——痴迷道教不可自拔,不仅封自己为“教主道君皇帝”,还对道士林灵素宠信有加,任其建立道学,徒众达两万人,车马美食一应优待不知耗费多少民脂民膏!】
    【——最可恨的便是劳民伤财,设立供奉局,强征花石纲,破城毁桥送往汴京,害得无数百姓倾家荡产,卖儿卖女!】
    【——大兴土木,以奇石堆万岁山,也就是华夏历史上最奢侈的皇家陵园艮岳!】
    泛黄的卷轴中,宋徽宗一项项罪名展露无疑,到最后,只剩下六个点的省略号。
    宋哲宗刚刚去世的平行时空,眼看着镜中宋徽宗荼毒天下,向太后猛地收回了要立他为君的话,在这一点上,向来不和的新旧两党居然前所未有地达成了一致。
    “天爷啊!怎么会有这样的昏君!”
    “皇帝老儿缺了大德……兄弟们,上山反了他的!”
    不同平行时空的宋朝,天下百姓无不痛骂,汴京城的骂声震撼皇宫。以至于宋徽宗刚刚上台的平行时空,根基不稳的他连皇位都还没坐热,就被太后、皇室宗亲,以及朝臣,火急火燎地赶了下去。
    ——反正皇位候选人多着呢,何苦要选一个被仙人盖章的亡国昏君,引得民怨沸腾?这家伙都能把大宋给折腾没了,谁知道他们这些人会是
    ()何等凄凉的下场?
    【……正直清正之臣,早已贬出朝廷,趋利附势之辈,朝中比比皆是。北宋最有名的六个奸臣都集中出现在徽宗一朝,政治之黑暗可见一斑。倘若皇帝只是重用了一个奸臣,还能说是一时眼瞎,当这个皇帝身边围满了奸臣,谁还看不出这是个无道昏君?】
    六个奸臣的名字出现在水镜之中,天下人心向背,他们凄凉的下场可以预见。
    与此同时,水镜之中映照出一幕又一幕惨象。
    在宋徽宗的折腾之下,大宋江山风雨飘零,农民起义层出不穷,百姓穷困潦倒卖儿卖女……不知不觉,烽烟遍地。
    有人高举义旗,振臂一呼:
    “今赋役繁重,官吏侵渔,农桑不足以供应。吾侪所赖为命者漆楮竹木耳,又悉科取,无锱铢遗……”
    “……且声色、狗马、土木、祷祠、甲兵、花石靡费之外,岁赂西、北二虏银绢以百万计,皆吾东南赤子膏血也!”
    “十年之间,终当混一矣!”
    【君王既不爱民,百姓何必恤君?宋朝历史上最出名的方腊起义轰然爆发,短短三月攻占六州五十二县,众至百万。即便最终被官军所镇压,却狠狠抽了宋徽宗一记耳光!】
    【奈何,这一记耳光没有将他抽醒,这位道君皇帝依旧在醉生梦死中不可自拔。】
    【反正大宋虽然打不过敌国,镇压百姓却毫无问题,他这天子之位可稳当得很。】
    【至于一直以来的强邻辽国,那就更不用担心了。谁让辽国也出了一位昏君呢?只比宋徽宗赵佶迟一年登基的天祚皇帝,与宋徽宗赵佶堪称一对“卧龙凤雏”。某种意义上来说,宋徽宗的运气当真极佳。】
    【于是,宋徽宗心安理得沉醉温柔乡。】
    【——内忧外患都不存在,那还励精图治做什么?来来来,接着奏乐接着舞!】
    【醉生梦死中,一则天大的好消息传来:曾是辽国附属的部落不知不觉崛起,建国称制,派遣使者前来,欲要联宋灭辽。这一切甚至发生在方腊起义的两个月前。】
    【大宋上下狂喜,宋徽宗狂喜:倘若趁机收回燕云十六州,完成祖祖辈辈的梦想,他将成为青史留名的大宋中兴之主!】
    【大名鼎鼎的海上之盟就此签订。】
    【宋金两国约定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出兵夹击辽国。其中,金军攻取上京和中京,而宋军攻取西京大同府和南京析津府。一旦辽国被灭,北宋会按照“澶渊之盟”约定给辽国的岁币继续上贡金国,金国则承诺将燕云十六州还给北宋。】
    【——狂喜的大宋君臣却不知晓,这一纸盟约覆灭了辽国,也导致北宋的覆亡。】!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御兽飞升 惜花剑 世子先别死,夫人有喜了 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 互联网时代,谁还做传统游戏? 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 御医嫡女掌医馆[九零] 港城1985 重生2014:我,刑侦之王 陆小姐独美后,六个哥哥跪求原谅 重启人生 捉妖 长夜君主 志怪书 香江风云:扎职为王 太虚至尊 绝境黑夜 仙都 我的一九八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