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明和回家后,才想起和姚老伯的约定。
他怔了一下,想着姚老伯可能还在等他,心下老大不忍。他在心里默默给老人道了歉,请老人家原谅自己。
随后,三下五除二帮母亲做好晚饭,自己随便扒拉了两口就回屋了。
明和找好一身干净圆领袍衫。这间袍衫算是明和最好的一件衣服。
他到院子里打水洗漱一番,这才换上衣服。刚要出门,明和一想,又返回去,从衣柜里取出自己存下的几个零钱带在身上。
明和出了院门,听见阿玥阿璐大声喊:“三兄,别走!今日的作业…”
他这才想起忘记了妹妹的作业。平时,明和再忙,也要检查阿玥阿璐的作业,还要讲新课并布置第二天的功课。适当的时候,小小奖励一下两位妹妹,让她们学起来更有信心。
明和总想着,也许有一天,妹妹们可以用得到。即使用不到,以后嫁人,识字总比睁眼瞎懂得多、过得好吧!
但今日,因为涵冰,明和的心已经飞走了。他大喊着对妹妹们说:“今日放假,明日再说。”
明和许是太激动了。他跑到西市约定的地点,才发现自己来得太早了。
想想昨天晚上,自己在这里等瀚文和俊德。没想到仅仅只过了一个晚上,一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幸福来得太突然!明和来不及消化,只好傻笑。
每走过来一个姑娘,明和不由自主看过去。明和发现,长安的姑娘虽然花容月貌,个个都是美女,但和姚涵冰比起来,总差着些什么。
足足等了半个时辰,还没有见到涵冰的影子。
“莫不是昨晚被丫鬟告了状?今日被锁进闺房无法脱逃了?”明和暗自琢磨。
想想昨晚那丫头焦急的样子,明和觉得很有可能。
逛街的人越来越多,明和的心渐渐冷却了。但他不甘心,还是不停朝着昨晚姑娘消失的方向望去。
正在这时候,有人拿着扇子轻轻在明和左肩上敲了一下。
明和回头一看,只见一位年轻英俊的郎君笑着问道:“请问这位兄台,可是在等人?”
明和看此人眼熟,但自己不认识。他想,也许是曾在华欣斋吃过饭的客人吧?遂应付道:“正是!”
那人不依不饶,继续纠缠道:“李郎君,如此景致,莫误了良辰美景,随某家一同去逛逛吧!”
明和变了脸,严肃地喝道:“兄台请自重!”说完,转身离去。
那年轻郎君急了,忙拉住明和衣袖说:“哎!等等!”
明和此时才反应过来。听到如此熟悉的声音,那条被拉住的衣袖将电波传到了明和的大脑。
明和转身,看到一朵红云飞上了姑娘脸颊。
涵冰看明和转过身来,赶紧松开了拉着衣袖的酥手,用扇子遮住脸庞。
“涵冰,你为何如此打扮?”明和惊喜地问道。
涵冰娇嗔着说:“不告诉你!人家换了衣服你就不认得了?既如此缘浅,为何约涵冰赏灯?”
明和黯然,垂下头说:“明和不知。明和只想再见姑娘一面,从此,即使明和无福不见,也会把姑娘刻进心里。”
涵冰见明和犯傻,心里也无端难过起来。无心再开玩笑。
两人一路走着,许久都没有说话。
有心爱的姑娘陪在身边,因为人多,不时让路,姑娘不时碰到明和。明和心里满满的都是幸福。他真想就这样走下去,永远不要停歇。
走着走着,明和突然想起丫鬟雪歆来。他紧张地问道:“涵冰,你那丫头呢?”
涵冰笑着说:“你这会子倒想起来了,刚才怎的不问?”
明和老老实实回答:“刚才见到姑娘,其他的都忘记了。”
涵冰说:“雪歆不放心涵冰一人来见李郎君。硬要跟着来。涵冰灵机一动,换上男装,才摆脱了雪歆。连你都没有认出涵冰,雪歆这会不知道在哪里着急上火呢!”
明和看着涵冰说:“你这样打扮,更显英姿!”
涵冰转眼又红了脸。明和今晚第二次见涵冰红脸,他心跳加快,头顶冒汗,心脏突突直跳。
他想起自己是李川时,遇到过不少姑娘。
现代的姑娘一个个豪气大方,个性张扬,胜过男子。都有着说什么做什么的个性。明和接触过不少优秀的女孩子,但从没有一个让自己心动过。
直到遇到妻子。
妻子在这些女孩子中,其实算不得最漂亮的。家庭条件也很一般。按照常理,李川怎么也不会在众多美女中选定她做妻子。
而打动明和的,正是妻子的羞涩。
李川记得自己赞扬了她一句,当时还不是妻子的她顿时脸红了。
李川见惯了伶牙俐齿、反应机敏的女孩子。还没有遇到过如此含蓄、内敛、羞涩的姑娘。在那一瞬间,突然心动。
而此刻,明和再次被涵冰的羞涩之美打动。
这时候,街上的人已经越来越多。
除了花灯的制作上比去年推陈出新,灯下的歌舞百戏更是令人目不暇接。
宫中所选出的歌女,头戴花冠,身穿霞帔。
涵冰告诉明和,每一名歌女的服装就要花费三百贯,整个元宵庆典的豪奢也就不难想像了。
涵冰指着不远处对明和说:“走,过去看‘牵钩’。”
明和听了纳闷,跟着涵冰往人群处走去。
走近一看,明和笑了,原来,牵钩即拔河。大唐的元宵节也盛行“牵钩”之戏。
明和看着看着,想起自己读过封演的《封氏闻见记》中记述唐代元宵拔河的盛况:“两钩齐挽,大中立大旗为界,震鼓叫噪,使相牵引,以却者为输,名曰拔河”。不过,这个封演此时应该还没有出生。
明和记得,在唐朝以前,元宵节没有专用的节日食物,是到了唐朝才有的,但也不是我们今天所吃的元宵。
唐朝的元宵节食是面蚕。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
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涵冰走着走着,看到卖小吃的,她说:“明和,吃点膏糜好吗?”
明和没听说过膏糜,探头一看,才明白膏糜竟然就是肉粥。他点了两碗膏糜,和涵冰坐了个对桌,两人头对着头,幸福地喝着膏糜。
再往前走,涵冰一一为明和介绍说:“这是面茧,是一种用糯米做成的食品。”
明和说:“某想起来了,这个也可以用于祭祀蚕神。”
涵冰笑了,说:“亏你还是大师傅!还需涵冰这个外行教你。喏,可认识这个?”
“哈哈!这个明和认识,这是丝笼(麦面制作的饼状食品)。”明和得意地说。
涵冰刁难说:“再考你一样。那边,那个油炸的叫什么?”
明和顺着姑娘的手指望去,看到前天糕点师傅刘孝文才教自己做过的火蛾儿(油炸食品),旁边还摆着玉梁糕(米粉或麦粉制成的糕点)。
明和假装不识,引得涵冰姑娘一阵逗趣。
涵冰看到焦塠,买了两份请明和吃。明和正要掏钱,涵冰姑娘说:“刚才你请了涵冰,此时涵冰还礼你若不受,便是失礼于涵冰。快快拿着。”
涵冰尝了一个,忙道:“好吃!”
她请涵冰把那一份包起来回家带给妹妹们吃。两个人一起吃涵冰那份。
明和看着这个有点像元宵的雏形。
它是圆形的,用面制成而且面中有南枣做成的馅儿,经油炸之后,其味脆美,不可名状,有点像油炸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