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四十一章 孤身入朝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王政君老太后驳回了孔光的奏折后,不由眉头紧锁,思绪万千。
    正愣神之际,忽然听到宫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王莽那熟悉的脸庞便出现在她的视线中。
    “侄儿给太皇太后请安。”
    王莽恭恭敬敬地行礼,小心翼翼地察言观色,脸上挂着谦卑的笑容。
    然而,王老太后却明显爱理不理。
    轻轻地瞥了王莽一眼,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在说:“你来做什么?”
    王莽深知老太后此刻的心情,也明白自己此行的目的。
    于是,清了清嗓子,以温和而恳切的语气劝说道:
    “姑母,侄儿知道您心里不痛快,但您老人家一向开明,怎么在此事上犯了糊涂。”
    王政君闻言,眉头微微一挑,似乎有些意外。
    却没有立即打断王莽,而是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王莽见状,心中暗自松了口气。
    略微整理了一下思绪,继续郑重其事地说道:
    “姑母,六叔这些年在长安的所作所为,想必您也有所耳闻。
    如今早已引起了舆论的不满。
    您现在垂帘听政,不能因为是咱的亲戚就护着呀!
    若是执意如此,恐怕会人心浮动,对您的执政不利呀。”
    王老太后闻言,心中不禁有些动摇。
    虽然舍不得让弟弟离开,但也知道王莽说的不无道理。
    王莽进一步分析道:“如今天下由您代理幼主执政,形势微妙且危险。
    人言可畏啊,您一直在努力向天下展示公正,但尚且担心天下人不从。
    若此时因顾念姐弟私情而不听大臣建议,万一引起群臣议论,又该如何是好?
    六叔继续留在长安只会招惹更多是非,不如让他暂时回到封国去,等风头过了再召他回来也不迟。”
    王老太后闻言,心中的顾虑再次稍微减轻了一些。
    但还是有些不放心地问道:“那万一……万一老六在外面遇到了什么危险呢?”
    王莽微微一笑,安抚道:“姑母请放心,侄儿会派人暗中保护六叔的。
    他毕竟是我们王家的人,侄儿又岂能坐视不理?”
    王政君虽然心里老大的不乐意,但也知道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了。
    沉默片刻后,终于点了点头:“好吧,就依你所言。”
    与此同时,王莽也借机将一直忌惮的堂兄弟平阿侯王仁遣送回了封国。
    王仁一家以刚直仗义著称,与王莽并非同心同德。
    王莽担心王仁的桀骜不驯会对他的权力构成威胁,因此决定将他排除在朝廷之外。
    一个月后,九岁的中山王刘箕子,身着华丽的礼服,从中山国远道而来。
    身边陪同他的,只有几名随从。
    车驾缓缓驶过长安城的街道,刘箕子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突然,他目光被远处的帝陵所吸引。
    “那是什么?”他指着帝陵问道。
    “回陛下,那是太宗文皇帝的陵墓——灞陵。”
    车骑将军王舜回答道,“一百八十年前,文皇帝也是从封国来到长安,登上皇位的。”
    刘箕子默默地点了点头,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愫。
    他转头看向王舜,问道:“王将军,你觉得我能像文皇帝一样,稳固皇位吗?”
    王舜微微一笑,安慰道:“陛下年纪虽小,但聪明伶俐,定能胜任皇位。
    况且,还有我等臣子辅佐,陛下尽管放心。”
    然而,刘箕子心中的不安并未消除。
    再想起母亲和姐姐,妹妹都被留在中山国,不禁有些伤感。
    “王将军,我想念母亲和姐妹们了。”他低声说道。
    王舜轻轻叹了口气,“陛下,您必须学会坚强。”
    此时,大鸿胪左咸也凑了过来,说道:“陛下,王将军说得对。
    您现在最重要的是稳固皇位,学习治国之道。
    臣等一定会竭尽全力辅佐您。”
    刘箕子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所有的不安和伤感都抛到脑后。
    然而,此刻的平帝并不知道,汉文帝当年奔赴长安时,是抱着九死一生的决心。
    因此,他不仅带着舅舅薄昭和多名亲信,更在入住未央宫的当晚就让亲信们接管了皇宫的保卫工作。
    局势稳定后的第二年,他又把母亲薄太后接进长安,以确保自己的后盾坚实。
    然而,此刻的平帝身边只有几名随从,家族更是在哀帝时期曾遭受重创。
    距哀帝逝世的两月之后,刘箕子正式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当日,朝廷宣布大赦天下,以示新皇即位之喜。
    这位年幼皇帝的孤身入朝,使得王政君得以临朝听政,而王莽则实际执掌了朝廷大权。
    另一边,卫太后和两位兄弟,卫宝、卫玄,在中山国眼巴巴等着自家皇帝继位后,下诏安排自家进长安时,
    等来的却是王莽的召令和另一个人:刘成都。
    刘成都是汉宣帝的曾孙,和箕子一脉已经很远了。
    他千里迢迢来到中山国只为一件事,当国王。
    原来,基于“为人后”的考虑,箕子一走,又没有兄弟,等于说中山国要“绝嗣”。
    如此一来,箕子的父亲中山孝王也就没了香火。
    王莽“体贴”的考虑到这一点,让刘成都过继给中山孝王当儿子,继承中山王位,奉箕子的生母卫氏为中山王太后。
    同时还给卫宝、卫玄赐爵关内侯,把箕子的三个姐妹分别封君,食邑两千户。
    这些丰厚的赏赐只有一个要求:卫氏家族要安心留在中山国当“国戚”,不要幻想到长安去当“皇亲”。
    如此一番操作,从礼仪上看对卫氏家族竟然“两全其美”,物质方面也比较丰厚。
    然而,却是以牺牲血缘关系,隔断人伦与母子之情为代价。
    当这一消息在朝廷中颁布后,众多大臣均表示赞同。
    但一个名叫申屠刚的年轻人却挺身而出。
    他地位不高,仅是右扶风的功曹,本无权向皇帝进言。
    然而,恰逢当时日食,王莽以皇帝的名义下诏广纳谏言,这为申屠刚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毅然上书,力主让卫氏家族迁往长安,并赋予他们官职。
    特别是未央宫的保卫之责应交由卫氏家族承担,以防范朝廷中潜在的“霍光”也就是暗指王莽。
    并在奏章提出中:““虽然礼仪重要,卫氏家族也得到了应有的待遇,但人伦之情亦不可忽视。
    卫氏家族与中山王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纽带,如今将他们分离,这岂不是违背了人伦之道?”
    随后更是深刻指出了汉代宫廷的一项传统:
    “外戚与官僚之间必须保持一种“亲疏相错”的平衡,以相互制约,确保国家安稳。”
    显然,在他眼中,卫氏家族代表着“亲”,而王莽则是“疏”。”
    这封大胆的奏章彻底激怒了王莽。
    若非因为这是应诏对策,言者享有豁免权,申屠刚恐怕早已性命不保。
    尽管如此,王莽仍严厉斥责他“违背大义”,并将其免职遣返家乡。
    幸运的申屠刚再次亮相时,已然是光武帝刘秀一朝的重臣。
    得知刘秀欲出游玩乐时,申屠刚早早地等在了必经之路上。
    看着刘秀马车缓缓驶来,他毫不犹豫地冲上去,用头去顶那巨大的车轮。
    刘秀下车后,一脸无语的看着眼前决绝的申屠刚,心中游玩之念顿时烟消云散。
    当即下令打道回府,取消了原定的游玩计划……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叶天明江暮婉 说我是反派,污蔑竟然成真了! 卢丹妮邓佳哲 投资重生女帝,她竟叫我相公 我走后,为什么又哭着求我回来? 八零福女奋斗日常 别人练功吃苦,你直接速通高武? 全民抽卡转职,我一抽满命! 大宣武圣 从三十而已开始的影视攻略 骑士与魔杖 为父只想静静看着你长生 星辰剑仙 军工科技 魔本为尊 从离婚开始的文娱 奶爸学园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钢铁蒸汽与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