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八十章 寻求突破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在叛乱被镇压之后,长安及其周边地区重归宁静。
    相较于波澜壮阔的七国之乱或是汉武帝时期的开疆拓土,
    此次叛乱的波澜也仅限于局部,未对帝国的整体社会经济结构造成深远冲击。
    长安、洛阳等繁华都市,作为帝国的政治与文化中心,其繁荣并未因地方上的小规模动荡而有所减损。
    随着时光的推移,长安的街道上再次充满了活力。
    各色人等汇聚于此,或为政务奔忙,或为商贸交流,或为求学进取,展示着帝国百年的繁荣与昌盛。
    然而,这份繁华似乎与汉室渐行渐远,
    百姓们更愿意将这一切归功于摄皇帝王莽的英明领导。
    公元8年的春天,距离上一次日食过去了一年,
    大汉帝国再次遭遇了大地震的洗礼,无数生命瞬息间逝去。
    对于深信灾异说的王莽来说,在自己的摄政下,还发生天灾,
    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他只得巧妙地将这两次天灾解读为大汉已被老天爷彻底遗弃。
    随后继续苦心孤诣地经营着自己的光辉形象,大势再次被他所鼓动。
    民间继续涌现出各种祥瑞之兆,使者们络绎不绝地前来报告,灵芝、珍禽、奇树等异物层出不穷。
    未央宫中的记录官员们对此已经司空见惯,大多数祥瑞甚至不再向上司禀报,而是直接归档处理。
    王莽也只对那些被称为符命的祥瑞,格外关注。
    似乎里面蕴含着神灵不可捉摸的意志。
    这一日,广饶侯刘京的一封上书让王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刘京是元始五年明堂落成时受封的诸侯之一,自然对王莽心怀感激。
    在举国上下争相献祥瑞的氛围中,他也精心策划了一出符命大戏。
    上书称,在居摄三年的七月,齐郡临淄县昌兴亭的亭长辛当连续数夜梦到了同一位神仙人物。
    这位自称天公使者的人在梦中告诉辛当:“摄皇帝当为真。”
    为了证明这一预言的真实性,使者还留下了一个神秘的预言:
    “此亭中当有新井。”
    第二天清晨,辛当迫不及待地下楼查看,果然在亭楼下,
    一夜之间多出来一口深达百尺的新井,不像人力所为。
    虽然刘京所献的符命依据仅仅是一个梦境,和一口提前挖好的井,显得有些拙劣和难以取信于人。
    但心急的王莽却不管这些,因为他从中看到了“为真”这两个字的分量。
    在此之前,已经有多名刘氏宗室成员向王莽献上祥瑞之兆,而收到了奖赏,刘京此举无疑也是出于同样的动机……
    与此同时,车骑将军的属员扈云,和太保王舜的属官臧鸿,奏报了巴郡宕渠县出现石牛,背上也刻着“摄皇帝当为真”……
    紧接着,扶风雍县出现了带有特殊图案的黑石。
    这两件祥瑞之物的出现又让王莽看到了天意的契机。
    他决定亲自出迎这些符命,以此彰显自己的天命所归。
    随后,巴郡宕渠所发现的神秘石牛被隆重地运送至未央宫前殿。
    仅仅过了六天,雍县那块带有奇异图案的黑石也被小心翼翼地抄送至未央宫。
    这一日,王莽与、太保王舜一同前往查验。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仔细查看这些祥瑞时,突然间狂风大作,尘土飞扬,视线变得一片模糊。
    风停之后,王莽和王舜惊讶地发现,一块铜制的符令和一张帛书竟然神秘地落在了石牛之前。
    上面清晰地写着几行字:
    “天告帝符,献者封侯。
    承天命,用神令。”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风和降落的符令,见证人只有王莽、王舜以及刚刚升职为骑都尉的王莽心腹崔发。
    不言而喻,铜符和帛书都是人为制造。
    但在那个普遍笃信鬼神的年代,天降符命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真理,几乎无人敢对此提出质疑。
    又过了六日,王莽正式向王老太后报告了这件事。
    这位已经年近八旬的老太后,对于自己这个大侄子每隔几年就搞出的符命、祥瑞已经见怪不怪。
    然而,当她看到这次降落的符命时,内心依旧不禁泛起了涟漪。
    不由带几分嘲讽的开口质问道:
    “这道符命提到了“承天命”,但并未明确说明天命究竟是何意,又该如何去承接。
    摄皇帝,你又在故弄什么玄虚?”
    其实此刻的王莽心中也很是无奈与矛盾。
    但也还是对这次的符命展开了诠释,揭示了他的深层意图。
    他再次引经据典,提及周公“居摄称王”与《春秋》中鲁隐公摄政称君的史实,强调这两者在儒经中均受到赞誉。
    随后指出,尽管周公和鲁隐公都是摄政身份,但儒经中并未用“摄王”或“摄公”“摄君”等词汇来称呼他们。
    特别是《春秋》将鲁隐公记载为正统君主。
    基于这些历史依据,王莽提议将自己“摄皇帝”中的“摄”字去除,
    以便在任何场合下都以“假皇帝”的身份自居。
    之前的“摄皇帝”一词代表的是代理行使职权、主持国家事务的角色。
    而“假皇帝”则意味着全面代理皇位,地位要高于“摄皇帝”。
    王莽又一次向前拱了一小步。
    然而,这并不符合王莽此刻的心境。
    这次尽管借助新井、石牛、铜符和帛书等祥瑞之兆,大费周章地宣扬自己的天命所归。
    但也仅仅实现了从“摄皇帝”到“假皇帝”的微小转变,仍未能彻底摆脱“假”字的束缚。
    此时的王莽,在寻求超越“周公”摄政模式的过程中,仍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这个困境的核心在于,如何通过合法的程序,名正言顺的使王姓的“假皇帝”,
    能够取代刘姓的皇权,从而成为真正的皇帝……
    在此之前,王朝的合法权力交替仅遵循两种模式。
    一是汤武革命式的颠覆,即“吊民伐罪”,以正义之师推翻暴政。
    汉朝的建立,便是在“诛暴秦”的基础上实现的,勉强可归入此类。
    然而,对王莽而言,这种方式并不可行。
    因为汉朝已享有长久的和平,即便其德行有所衰退,也远未达到被定罪的程度,汉帝更非孟子所指的暴君“纣”。
    加之汉朝有安汉公的辅佐,朝廷一直宣称国泰民安,“汤武革命”之路自然行不通。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这个武圣血条太厚 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寻宝全世界 我才一岁,逆袭系统什么鬼? 长青仙尊 长生异闻 从箭术开始修行 神级悟性,我靠读书成陆地神仙 陆长生叶秋白 军营:对不起,我是纠察! 纯阳! 西游:开局拜师菩提祖师 末日求生公寓 王东唐潇全本阅读 骑士与魔杖 绑定邪神聊天群后 林辰赵无极大魏国 向导她不想当万人迷 农门傻女逃荒路上起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