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回想起始建国初年,方士苏乐曾向自己进言,声称新朝秉承土德,崇尚黄色,
而黄帝已然升仙,因此新朝的皇帝也理应能够成仙。
这番话语深深触动了王莽的内心,点燃了他对长生不老的追求。
为了实现这一梦想,他不惜耗费巨资在宫中建造了一座名为“八风台”的高台。
这座高台不仅象征着八音之和、天象之瑞,更承载了王莽对长生不老的无限憧憬。
在八风台建成之后,王莽便时常登台享乐。
他根据风向的不同调制各种饮药,还将珍稀的鹤骨、龟甲、犀角等物熬成汁液,浸泡五色粮种后播种在殿中各方。
为了表彰苏乐的贡献,王莽特封他为黄门郎,专门负责研究升仙之术。
此后,王莽虽然依旧崇尚儒家经术、热衷制礼作乐,但同时也深陷于鬼神淫祀和怪力乱神的迷信之中。
不仅在宫中祭祀天地日月、星辰山河等各路神祇,还对地方上的小神小仙毕恭毕敬,先后建立了多达一千七百多所的祭坛。
每次祭祀时,他都会献上大雁、锦鸡、麋鹿等珍禽异兽以及三千多种祭品,以表达他对神灵的虔诚之心。
然而,尽管王莽如此虔诚地追求长生不老和升仙之道,但现实却并未如他所愿。
这日,一个令他极度忌讳的灾异消息传入了宫中:
有人在黄山宫发现了一条死去的黄龙。
这条黄色的死龙暗示着,属土德的王莽以及他的新朝统治岌岌可危了。
据说当时有万人围观这一奇观,他们不仅是对死龙的好奇,更是对王莽统治的不满和怨言。
这一事件与当年秦始皇在位时,天上掉下写有“始皇帝死而地分”的石头如出一辙,都是对帝王统治的不祥之兆。
王莽坚决否认这一灾异的真实性,命令官吏使者全力搜查谣言的源头。
然而经过多日的搜寻,却始终未能找到始作俑者。
与此同时,他最宠信的立国将军孙建的去世也给了他沉重的打击。
这一系列的不幸事件让王莽深感焦虑和无助,他越是努力地追求升仙之道,反而遭遇了更多的灾异和困境。
新朝的统治形势也由此开始逐渐走向危机四伏的深渊。
关东地区遭遇了连续的大雨雪,这场自然灾害导致了秋天流民四起,社会动荡不安。
七月,长安城的霸城门又突发大火,火势汹涌,人心惶惶。
火灾刚刚被扑灭,天上又出现了日食,这接连的天文异象使得整个朝廷和民间都充满了不安和忧虑。
面对这一系列的灾异,王莽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他不得不策免了大司马陈茂,换上了孟建伯严尤,希望能够改变当前的困境。
然而,没过多久,王路堂的朱鸟门又突然发出了奇怪的声响,连续几个昼夜不停。
守门的卫士和路过的官员都感到惶惑不已,不知道这个灾异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这个关键时刻,崔发及时出面解释。
他引用儒经的记载,说虞舜曾经开四门以招纳四方的聪明之士,因此朱鸟门发出声响是要新朝效仿舜帝,招纳四方的才俊。
崔发巧妙地将灾异解释为祥瑞,暂时缓解了朝廷内外的紧张气氛。
然而,灾异的层出不穷令王莽日益焦虑。
正在此时,一位逃亡整整十年之久的故人王孙庆突然被抓到了。
作为当年翟义起兵时的高级参谋,王孙庆曾经被委以重任。
翟义死难后,他下落不明,许多人以为他死在了乱军中,没想到他竟然成功逃亡,并且改名换姓隐藏了十年。
王莽见到这位故人,不禁回想起他当年踌躇满志、万民拥戴、祥瑞迭出、弹指间翟义军破人亡的美好往事。
他打算好好借助这个故人,让朝野回忆起新朝奠基之前的天命和辉煌。
然而,他对待王孙庆的方式却极其残忍。
他下令让太医、尚方和屠夫一同前来,对王孙庆进行活体解剖。
太医精通人体脉络和五脏,尚方了解工具制造,屠夫擅长屠宰。
他们先是将王孙庆剥皮、解剖,太医再仔细度量他的五脏,尚方则用竹针插入他的经脉,观察竹针的走向以判断经络的布局。
整个过程中,王孙庆被活生生地折磨致死,其状惨不忍睹。
王莽严肃命令太医做好记录,说是将来可以治病。
然而,这种残忍的行为却让人不寒而栗。
从将尸体垒成京观到肢解甄寻的尸体再到解剖人体,王莽一次比一次冲击着朝臣的想象力。
他以往不为人知的阴郁内心在这些残忍的虐杀中逐渐暴露无遗,
他那曾经伟岸高尚的道德形象也日益萎缩。
与此同时,新朝的政局开始风云变幻,社会动荡不安。
朝廷重申了六筦之令,对违法者的监督和惩罚力度空前加强,甚至可能面临死罪的严厉判决。
这种高压态势导致许多人选择背井离乡,以躲避可能的严厉惩处。
在关东和荆州地区,“盗贼”活动频繁,成为社会治安的一大难题。
关东的会稽地区,“瓜田仪”的叛乱成为了农民不满的集中体现。
而在琅琊郡,吕母领导的叛军则展现了另一种反抗力量。
吕母,原本是地方上的富裕人家,因儿子被不公地处决而愤然起义。
她散尽家财,购买武器,招募了一批亡命之徒,誓要为儿子报仇。
令人震惊的是,这次响应她号召的并非传统的游侠或匪徒,而是大量逃亡的贫穷少年。
吕母自称将军,率领这支队伍攻占了县治所,亲手斩杀了仇敌,用其首级祭奠了儿子的在天之灵。
这场复仇行动规模之大,已经超出了普通复仇的范畴,几乎可以视为一场叛乱。
吕母并未止步于此,她继续带领这支队伍四处征战,人数也逐渐壮大到万人之多。
面对日益严重的“盗贼”问题,王莽派遣使者前往安抚。
然而,使者回报的情况却令人堪忧。
他表示,这些“盗贼”即使被赦免也难以安心生活。
因为法律禁令过于苛刻,他们稍有不慎就会触犯。
同时,努力工作的收入也难以满足税收的需求。
更令人绝望的是,即使他们选择安分守己地待在家中,也可能因邻居的犯罪行为而受到连坐处罚。
因此,他们只能选择成为“土匪”来维持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