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两百二十七章 刘縯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在那个流年不利的时代,整个社会仿佛被卷入了一场巨大的风暴,动荡不安成为了常态。
    闹饥荒的老百姓们虎视眈眈,众多豪族不得不聚集家奴,筑起家族的高墙,开始了艰难的家族保卫战。
    他们身处的环境可谓是两面夹击。
    一方面,王莽的朝廷不断催促他们交粮食、饷银和壮丁,以满足日益庞大的战争需求。
    另一方面,起义军的队伍也频频找上门来,寻求食物、物资甚至是援助。
    这两方势力,都不是那么好应付。
    在这个混乱无序的世界里,想要骑墙观望、自保其身,已经成为了一种奢望。
    豪族们也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是帮助王莽平定起义军?
    还是趁机揭竿而起,投身到这场乱世的洪流之中?
    如果帮助王莽打起义军,那无疑会成为地方的众矢之的,各地的乱民会纷纷将矛头一致对齐。
    而如果选择起义,那就意味着要彻底告别过去的生活,踏上一条不归路。
    万一将来朝廷缓过劲来,后果也是不堪设想。
    当然,还有第三种选择,那就是保持中立,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但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两边都不讨好,最终只能在夹缝中被慢慢消耗殆尽。
    当绿林军中的新市、平林二军开始挺进南阳的时候,南阳的豪族们就面临着这样的抉择。
    而且这个抉择对他们来说,比别的地方更加棘手。
    因为光脚不怕穿鞋的。
    对于那些有家有业的人来说,最难的就是做出那种破釜沉舟的决定。
    南阳是一块肥沃的农业盆地,地理位置也极为重要。
    连接着齐鲁大地和武关,北靠洛阳,南临荆襄。
    周围群山环绕,中间则是一片广袤的平原。
    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南阳成为了东南西北的交通要冲,商业繁荣,物资丰富。
    全国性的商业大都市宛城就坐落在这里,彰显着南阳的繁华与富庶。
    因此,南阳的豪族们一直过着安稳而富足的生活。
    然而,当起义的烽火燃烧到这里时,他们开始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焦虑与迷茫。
    好日子似乎就要到头了,未来的路究竟该怎么走呢?
    这些豪族中,有一家很是特别。
    那就是南阳刘氏,其话事人乃刘縯,字伯升。
    这个人,可以说是南阳的头号不安定因素。
    他并不纠结这看似很难的选择题。
    相反,他心中早已抱着一团熊熊烈火,等这一天许久了。
    刘縯家乃是汉室宗亲,是刘邦的九世孙,景帝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
    话说一百多年前,景帝有一个宠妃叫作程姬。
    一次景帝喝多了,随后点名去程姬处“寻欢作乐”。
    但程姬当晚“不太方便”,又不想辜负皇帝期望。
    只得推掉领导布置的任务,把自己的侍女叫来顶替。
    当晚已经喝得半昏迷的景帝在这神奇的一夜后,不久得子刘发,也就是刘縯的祖宗。
    但由于成分太低,刘发不被景帝喜爱,被扔到了长沙国。
    景帝根本没有想到,他一顿大酒后整出来的刘发这一脉的第五世,会在后世出现两个时代之光。
    后又因当年武帝的“推恩令”使越来越多的王爷们开始从列侯递降。
    去平分越来越薄的家产,汉武帝还时不时地还老洗劫这帮亲戚。
    后面的刘氏宗亲,大多数也就比平民老百姓要强一点点。
    到了如今,南阳二十一家大豪族中,唯一的一个还能排上号的汉室宗亲就只剩刘縯家了。
    因为他家的爵位一直比较坚挺,直到王莽篡汉后,他家的南阳白水乡的封国才因受针对打击而废除。
    刘縯祖父为巨鹿都尉刘回,父刘钦是南顿县令,
    虽然官不是很大,但在地方上也算是个人物了,毕竟一县之司命。
    刘钦县长在择偶时,选择了一个同样出身于南阳的富族大户家的女子。
    再加上当王爷多年盘根错节的经营,老刘家也就成为了南阳当地非常有影响力的一支豪族。
    公元3年,刘钦去世,长子刘縯带着兄弟姐妹回到了祖籍枣阳舂陵,投奔了叔父刘良。
    十多年的光阴转瞬即逝,刘縯已逐渐长大成人,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气质和抱负。
    他性格刚毅,出手大方,广交天下朋友,心中怀揣着宏大的志向。
    当听闻道德模范王莽篡夺汉室江山时,他感到愤慨不已,痛心疾首。
    与那些只会空谈愤慨的人不同,刘縯决心将自己的信念付诸实践。
    他并未选择安安稳稳地过日子,而是开始利用家族多年积累的家底,去结交那些天下的英雄豪杰。
    在太平盛世,拉帮结派这类人都会被视作社会不安定因素。
    平日里说起刘縯,人们都会将他与“黑社会”相提并论,甚至贬斥为败家子、二流子。
    然而,刘縯却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极具分量的榜样和目标——他的老祖宗刘邦。
    想当年,刘邦也是游手好闲,整日里在沛县晃荡,被冠以“头号二流子”的名号长达数十年之久。
    然而,正是这位看似不务正业的老祖宗,在四十九岁高龄时投身秦末大革命,最终成就了一番霸业。
    刘縯以刘邦为榜样,觉得自己前途无量。
    他年轻有为,按照高祖的岁数来算,他还有好几十年的光阴可以挥霍。
    更何况,他自认为与高祖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不仅是所作所为相似,就连家属配置都如出一辙。
    想当年,刘邦作为家中的老三,总是让父亲刘太公感到不满和失望。
    如今,刘縯看着自家的兄弟,也是感慨万分。
    他也有两个兄弟,但都只知道埋头苦干。
    尤其是老三刘秀,从小就在地里劳作,勤勤恳恳。
    “都是刘老三,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刘縯心中不禁泛起这样的疑问。
    然而,他很快便意识到,或许每个干大事的人家里都得有个能干活、话不多的兄弟。
    这似乎是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和规律。
    在冥冥中的历史使命推动下,刘縯一步一步地向前迈进。
    风云际会中,二百年一遇的天下大乱如期而至。
    刘縯深感自己的预感没有错,他的家族确实是注定要干大事的。
    然而,他没有料到的是,
    尽管他以高祖自居,却并非是那个能够终结乱世、一锤定音的天选之子。
    这个任务,老天交给了另一个刘老三,也就是他的三弟刘秀。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都重生了,我当然选富婆啦! 在虐文世界发疯 告白拖延症 没钱赛什么车? 六零年代机修厂 诸界龙劫 洒家鲁智深,白蛇来报恩? 今天继承老公遗产了吗 八零香江大美人 毒妃她从地狱来 从战锤开始劫掠诸天 人在漫威单挑复联 师父每天求我别破境了 将北伐进行到底 七零,易孕娇妻被绝嗣京少宠哭了 模拟犯罪2,这个罪犯不像演的! 人在木叶,全员好感拉满 茉莉情诗 我的废物异能是领域之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