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其实挺惭愧的。
与其说完本,倒不如说是烂尾。
但……这里我想和各位聊聊为什么要这样做。
其实开这本书前,我是信心满满。
一方面呢,是因为都市写多了的自信。而另一方面呢,是我觉得我找到了一条很新的赛道。
用我和编辑的话来讲就是“想想看,不是学霸文,也不是黑科技系统文,而是一条重生完成科技跨越,同时还有行业内幕的文”
当时我怎么想都觉得这书碉堡了!
而这本书的灵感,其实是来源于现实里的朋友。
有朋友就是做这些的,当时一起吃饭聊天,他和我说了挺多咱们是怎么一步一步攀科技树的,而在行业里,又有多少闻所未闻的故事。
我举个例子吧,一个现实里的例子。
一个国内的科研人员,去美国的时候,入关时被带进了小黑屋。
一开始是问各种为什么来之类的话。实际上他就是去参加科学研讨会的,但后来就开始问他从事什么研究之类的,他心生警惕,就没说。
但他的女儿在那边留学。
具体的种种情况,我朋友没细说,只知道在这位科研人员回国2个月后,女儿被开车撞死了。
尸检报告是意外死亡,肇事者不知所踪,而等他们老两口去的时候,女儿已经火化了。
然后呢……老两口在美国给女儿买了一套房子,老伴去卖房的时候,也死了。
心脏衰竭。
自然死亡。
前后不到半年。
然后这人就疯了。
当然,我说的很笼统,但确确实实是真的。
我当时听到类似这种例子的时候,觉得这简直太他妈适合写在书里了。
尤其是我一直有想写黑科技文的念头。
于是一拍即合。
准备了很多这些桥段,包括“赵利军”这个真实案例等等。可随着剧情的推进,我发现……这些其实并不重要。最重要的东西,反而在开书时我就忽略了。
那就是关于芯片研究,你要懂。
可我完全不懂。
买的几本书都啃透了,还是不懂。
我以为我懂了,至少懂点皮毛。可事实证明,芯片真的是一个高集成化的东西,从芯片设计,到光刻,再到等等相关产业……太大了,太庞大了。
所以,不瞒大家说,这几个月我都是靠着知网和DEEPSEEK撑下来的。而越写,心里越没底。因为我完全不懂,这行真的太难了……根本无从下手。
就包括我写一个RDSS射频芯片,我都是靠着一篇15年的论文在一点点的编……
所以,在后期我开始回避科技树攀升。但问题也来了……没科技树,你写的是啥科技文啊。
所以……难点就在这。
我可以继续写很多关于间谍之类的桥段,乃至一些事情。但科技方面,我真写不来了。
完全没有头绪,不知道该做什么好。
再加上芯片研究是一个长线的东西,不可能说是前脚主角想到了什么,后脚就搞出来了……那是扯淡呢。
而这,也是完结的原因。
真的写不下去了,主线已经全没了。这行水太深,太难……我终于理解为啥所有人都写系统,而没人写重生了……
重生,真的是要一点点的来。
可系统只需要一拍脑袋就有。
这就是最直观的差别。
也是我这本书致命的缺陷。
所以,思前想后,我决定把这个剧情完结后,结束这本书。
其实中间我也放弃了好多剧情,比如YY红利、比如投资红利、娱乐圈这些……
我都能写,但……还是那句话,没了主干,你叶子再多,也注定只是一团杂草。
所以,这就是原因。
能力不够,水平不够,真的贻笑大方了。
很对不住各位。
但……我的能力,仅仅只能写到这了。
再往下,什么光刻机,什么14NM芯片,什么三星台积电之争等等……真的超出我能力范围了。完全不懂。
所以,我只能把所有的主线给各位一个交代。
这已经是我的极限了。
这本书有很多不足,很对不起各位。甚至成绩反馈上也能看出来……这确实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但……好在,故事算是有头有尾的掐下来了。
感谢各位一路来的支持。
下本书……我一定写我自己擅长的,能写的,绝对不再找这种高难度了。
我这不叫挑战自我。
我这叫自不量力。
但我还是想说……我特别感慨这些搞科研的科学家。
你们真的很厉害。
我只是透过门缝看了你们一眼,就能感受到你们面对的是何等的东西。而身在其中的你们……令人佩服。
你们真的辛苦了。
而我的读者……我感谢大家追读到现在。
这本书,能力有限,只能到这了。
请各位理解,我不是不想写好,我是真的到极限了。
对不起,各位。
感谢你们的支持。
这次的故事并不算好。
是我的错。
诚恳道歉。
我们下本书见。
老狗给各位抱拳了。
感谢各位一路的支持,无论是打赏月票订阅还是评论留言。
感谢各位衣食父母。
拜谢!
下本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