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五里外,魏宁在暴雨中浮出水面。
打小在干旱地区长大的他,原本是不会游水的。不过凭借如今的修为,长时间的憋气还不算是个大问题;再偶尔露出口鼻换口新鲜空气,倒也支撑着他游出了这么远。
在这期间,他也纠结过是否要饮鸩止渴般顺着这条小溪游下去。
那男子在解决奇花的事情、赶回来后,势必会通过一些蛛丝马迹发现他跳进了小溪、沿途追上来。可若是半途离开小溪,哪怕自身的气味暂时会被身上的水分掩盖,就这样湿漉漉地逃离,难免会在途中留下一些明显的痕迹、终归还是逃不开对方的魔爪。
在纠结中,他只寄希望于遇到几条能够干扰那男子追踪的支流,所以不知不觉就游了出去五里多,直到这场救命的及时雨酣畅淋漓地下洒了起来。
偏于南方的林地,偶尔的雨水已经不足为奇。
那密集的雨水“啪啦啪啦”地浇落在阔叶树木上、夹杂着石子的地面,以及满是波纹的水面。树上的雨水又逐次滴落下来,与落在地面的雨水汇聚,洗刷着地面的泥土尘沙,变成一股异常浑浊的水流,最终灌进了小溪,将原本清澈见底的小溪也搅合得一塌糊涂。
魏宁谨慎地选择石块落脚,避免有明显的痕迹在水流的冲刷中遗留下来。
此外,他再一次想起了父母。
这场倾盆大雨让他回忆起父母蒙难的那一天,当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不过藏在他怀里的那柄短剑,才是最主要的。
之前在发现林忆疏洞穴上的梅花印时,他联想到自家门口处的梅花印,虽然怀疑父母的死因可能另有原有,却也不排除遭受“池鱼之殃”的可能。毕竟自己从小到大十四年,父母在他眼中一直都只是普普通通的市井人物,又怎么可能会惹上仇家?
而且是这么可怕的仇家!
然而,这柄短剑又几乎将“池鱼之殃”的可能排除在外——它割断了那男子的捆仙索。
他掏出短剑打量了一眼。
捆仙索的名声,魏宁多少还是听说过的。当时被绑住手脚的他捡起掉落在地上的短剑去割捆仙索,也不过是抱着一种试一试的心态。
不曾想,这柄看似朴实无华的短剑竟然真的将那泛着红色光晕、看似无比神圣的捆仙索一剑划断了。
匪夷所思。
除非这是一柄断剑是法宝,而且是极为不凡的法宝!
如果父母只是普通人,又怎么会有这样不凡的利器?
所以,父母的蒙难委实是另有原因的,连他们的身份都大有隐情。甚至极有可能,就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才引来这场家破人亡的弥天大祸。
可自己是他们最亲近的儿子,为什么连自己都要瞒着不说?
因为知道得越多就越危险吗?
那天出门买酒时,母亲就曾叮嘱过他:万一在赶回来的路上撞到下雨,就先找个地方躲一躲。
是不是那时候他们就已经预感到了死亡?
他的小伙伴无辜死在自己家里,是不是因为父母在这场即将迸发的弥天大祸面前动了罪恶的私心、有意用他那伙伴去代替自己,以给仇人一种“一家三口死绝”的假象,从而为自己争取一丝逃生的机会?
想到这里,魏宁突然泪目了。
雨水落在脸上,已经分辨不出水与泪水。
就像真相与假象相互交错。
收起这柄冰凉的短剑,因为他还不知道那名孙政派来的男子已经到了无法追捕自己的境地,他也只好收拾起毫无头绪的心思,继续自己的逃亡生涯。只好在自己要沿着横云山脉走到南楚国的打算并没有向任何人讲起,所以哪怕对方在这条支脉中找到他一次,在他再一次失去行踪后,对方也不会继续向着横云山脉追踪下去。
大雨停歇的时候,魏宁站在一座小山头上。视野里,一条高高耸立的山脉在才刚腾起的大雾中若隐若现。
他猜想,大概这就是横云山脉的主脉了。
横云山脉起始于南楚国西部,呈东南西北走势;中间一段南北走向的距离约摸有千余里,随后又恢复东南西北走势,经过西宛国南端,向着更西北的地方蔓延,首尾长达万余里地,都是人迹罕至的高山绝地。
魏宁进入了横云山脉后,担忧被那男子追上,于是又接连赶了两天路,走出去了约摸五百余里地。
这时候,他才找了个僻静的山洞。
打开团团包裹的油纸,里边的五本册子还保持着原样,没有因为他前两天的游水与淋雨而浸湿,也算是他知道山林路险、不测良多,有点先见之明。
据林忆疏的叮嘱,这两门功法,他必须得一齐修行。
搁开《通天魔功》的第一卷,魏宁决定先修行《云鹿心经》上与窥间境相关的功法。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魏宁按照《云鹿心经》的记载,摒弃神思,放空冥想,像一条随波逐流的小船。小船所至之处,听凭流水的自然流淌,绝不加以任何主观干预。就这样如老僧参禅般静坐了一个多时辰,他慢慢察觉到由各处经脉汇聚起了一缕杂而不纯的真气。
试着将真气中的“杂气”剥离、排除体外,渐渐就只余下一缕刚阳得如同夏日热气般的霸道真气。
这就是所谓的“去阴纳阳”。
那股纯阳真气在体内运行完一个小周天后,接着就被魏宁引入到了下丹田中。
真气与灵气截然不同。
灵气是自然界中的原始产物,不是因魏宁的进食汲取而产生,所谓“天地精华、日月灵气”便是如此。不过生灵体内蕴含的灵气浓度,相对而言要高于自然空气,所以修士们才会以“牵灵引气功”之类的功法进行灵气的汲取与积累,来加快汲取灵气的速度。
而真气,则是由体内的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结合而成,乃是修士们通过自身修行所创造出来的。
按照《云鹿心经》修行得来这一缕不多的真气,魏宁如获至宝。
等这缕真气被引入下丹田、得到停歇之后,他就开始收功。
当然,收功不代表就此而止。
稍稍停歇过后,魏宁再一次鼓起勇气翻开了《通天魔功》的第一卷。
这一次,他并没有遇到第一次观看时所遇到的那种“摄人心魄”的诡异际遇,或许是刚刚修行了属性纯阳的《云鹿心经》,使得他对这魔功有了一定的抵御能力;或许,则是心境境自静带来的意外成效。
总之,当他他翻过扉页,见到第一页上直入主题的内容,他就了解到一种和《云鹿心经》截然相反的修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