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后面跟着两列宫女侍卫,一个个气势不凡,一看就不是洛阳乡绅能有的气势。
轿子落下,一个面色姣好的宫女垂首站在轿帘边,另一旁有人掀开轿帘,只见一身着明黄色软袍的男子在众人搀扶下缓缓下轿。
他身着一袭杏黄色的软袍,绣着精美的五彩祥云团龙纹。皇帝约莫已经过了七旬高龄,须发银白,长长的拖垂下去,扶着宫女的衣袖底下有一双枯瘦如同树枝的手,手指甲细长,一看就是精心休养的。一双细长的眼睛半阖着,看不清他的目光落在了谁身上。
麦培生垂着头不敢向前直视,心下却是豪气万丈的。这就是他等待了十余年的光辉时刻了,这就是他一生最最荣耀的瞬间了。辛垣锦的消息绝不会有假。大凉皇帝原本就有与突厥重修旧好的打算,此时一定是想在洛阳招募贤臣。
只要他麦培生让皇帝见识一二,自己卓越的学识,皇帝又怎么会不器重自己?
他觉得眼前那本书卷有些颤抖模糊,书卷上的红批已经比誊抄的原文还密集,一字一画都是他的心血啊!
果然他听到皇帝的声音远远传来,“无妨,你继续。”
麦培生心知此话是对他而说的,忙毕恭毕敬的行了一个大礼,大声道,“草民遵旨!”
空地上又响起一阵窸窸窣窣之声,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此刻是不是在做梦。
如果眼前的人果真是大凉朝的天子,他怎么会对一个讲授胡语的读书人这般纵容?无数双眼睛偷偷的朝皇帝撇过去,又胆战心惊的不敢让对方发现。难道自己平日里听到的传闻都是假的?难道大凉的皇帝想要骑兵抗击突厥,只不过是谣传?
有人轻叹了一声,他们想到了常年驻守边疆的八亲王,如果大凉的皇帝都对突厥报以亲善的态度,那些驻边的将士岂不是要心寒?
麦培生再次拿起书卷,深深呼了一口气,继续开始授课。
童子生们面面相觑,一时不作何反应,其中一个酝酿了许久的勇气,眼看着就要站起来,似乎要与麦培生理论,又被旁边的人一把拽下来。于是再无人做声。
直到麦培生授完了课,与众童子生又相互行了礼。众童子生还是一副懵怔疑惑的表情。
两个书院的夫子都已经授完了课,此时该是最终的裁决阶段了。司仪站在空地正中,一时竟说不出话来,喉咙里哆哆嗦嗦,许久才发出艰涩的声音。“咳咳,两家书院已经课毕,接下来……”
他用求助的眼神看向太守,太守又惴惴不安的看向李公公,李公公回视了太守一眼。
司仪原是个极有眼力的,见状便不再作甚。
空地上一片阒寂。
所有人的目光全都聚集在高台上,那个身穿明黄色软袍的男子身上。只见他一双细长的丹凤眼懒懒散散的垂下,瓷器碰撞的声音清晰入耳,震得每个人心尖发颤。
许久,皇上慢慢抬起头,看不出脸上的神情,悠悠然说到,“方才寡人就在看台之中,今日盛事,两位夫子的讲学都非常精彩,寡人受益匪浅。”
说着看向殷绣,“殷座主,今日这般盛况空前的场面,洛阳高官要员无一不在席,你却胆敢提前让夫子结束授课,你好大的胆子。”
此话一出,在场噤若寒蝉。青梅和雪酥吓得险些立时晕过去。
殷绣却只是迟疑了一瞬,然后嫣然一笑,说到,“民女听过一个故事,说是一位教书先生,每次都是讲至精妙之处突然停住不再讲下去,兀自品味,让一群学子抓耳挠腮,无论如何央求夫子也是半个字不愿多说,学子们只好自己尽心研读古籍,格外奋发图强,三年之后,书院中学子,半数都中了秋闱,后来还出了三朝状元。民女以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失为一种授业之法。”
在场立刻想起几声唏嘘之声,这殷家大小姐也胆子太大了,在皇帝面前抖聪明。还不立即磕头求饶。
还有人摇头道,听说殷老爷宠溺这个独女,没想到竟放纵至此,出了这样离经叛道,不顾君臣之道的人,难怪殷府衰落下去!
雪酥和青梅垂首侍立在殷绣身后,大气也不敢出,两个人都是抖如筛糠。
却听到皇帝轻笑一声,说到:“好,好,说得好。殷老爷,”
这时在高台上的殷老爷哗啦一下站起身来,没想到皇帝突然叫自己,打翻了面前的茶水,烫得他龇牙咧嘴,又不敢表现出来,只得咬牙忍耐着。
皇帝的脸上渐渐和缓下去,只道,“殷氏不愧是百年大族,家学深厚,殷老爷能有这样的女儿,真是福分。”
众人还在愣神之中,皇帝又转向麦培生:“麦山长,寡人刚才悉心听你授课,你对胡语的研究,却有过人之处。”
众人又是瞠目结舌,皇帝的语气听上去满溢赞扬之词,莫非皇帝对突厥的态度果然有所改观?关乎大凉国运,每个人都心下惴惴,惶惶然不安起来。
只有李公公态度坦然,抬起眼睛意味深长的看了麦培生一眼。
麦培生听到皇帝在赞许自己,立刻起身行了大礼,又再拜叩首,说到,“草民自小对藩文胡语深感兴致,自小研读,如今小有所成,此乃国泰民安,造化之功,若不是百姓安乐,民风大同,草民也不会有这样的造化。”
此话一听就是阿谀奉承,李公公又看了麦培生一眼,眼底的意味更深重了一些。
皇帝嘴边擎着浅浅的笑意,低低的“嗯”了一声,又说到,“寡人如何嘉奖你呢?要不要把你——”
麦培生一颗心在胸腔里几乎要爆炸了,他强自摁纳住激动,声音还是微微发颤,“草民有意不情之请,希望……”
他原本想说,希望洛阳集中财力物力,彝鼎书院和章华书院只需留下一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