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被皇帝安插在沈付言身边的人暗中前来禀告他,“启禀殿下,沈付言近日多出入于太子府,连国师都与太子殿下相交甚欢。”
“哦?”皇帝没有停下手中正批阅奏折的笔,继续看着案上的奏本,脸上的神情却变得高深莫测,“太子这是提前为自己在部署啊。”
那人立于一旁不知要说些什么,尤其是现在这种情况,在皇帝的面前说什么都不对,于是他索性什么都不说了。
皇帝虽然脸上没有露出什么,但毕竟是自己的儿子与自己心生嫌隙,自然在心底里大大叹了一口气,他放下笔,吩咐道,“明日就往太子府送一女子。”
那人立马了然,“是,陛下。”
于是第二天顾言秋便收到了来自皇帝陛下的“恩赐”,一位貌美的女子徐徐向自己行礼,声音甜而不腻,“参见太子殿下?”
“这是哪里来的小美人?”顾言秋克制住自己怒气,露出玩世不恭的神情。
一旁来自宫内的太监回答道,“太子殿下,这是皇帝陛下特意为您挑选的女子,希望太子殿下能够尽快开枝散叶。”
好一个开枝散叶。顾言秋心中冷笑了一声,既让自己拒绝不让,还明里暗里都在嘲弄自己。但顾言秋面上依旧是笑脸盈盈,“那就请大人替本宫谢过父皇了。”
府内对于这种消息最灵通的便是赵姗姗了,她气得将手中刚摘下的花枝统统揉碎,咬牙切齿道,“这个女人长什么样子?”
婢女回答,“奴婢隔得太远了并未看清,但既然是皇帝陛下亲自挑选得人,应该差不到哪里去。”
“好一个亲自挑选,陛下这是在做什么,是嫌我不能给太子殿下开枝散叶吗?”
“太子妃殿下,不管殿下有多少女人,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不是牢牢的抓住太子殿下的心吗,此时能够让抓住殿下的心的法子不是只有替殿下诞下麟儿吗?”
婢女的一番话让赵姗姗顿然醒悟,她连忙吩咐了下去,“今日不准任何人接近太子殿下,尤其是那名女子,要不是今日本宫打算先抓住太子殿下的心,怎会如此轻易的放过她?”
婢女自然明白赵姗姗说得是什么,也开心她能够在自己的启迪之下如此的自觉,她应了下来后退了下去。
顾言秋因如何处置这名皇帝送来的女子而心生忧愁,回到屋内又见到花枝招展的赵姗姗更是头疼,他语气略微不满的出声,“你怎么在这里?”
赵姗姗自动性屏蔽了顾言秋语气中的不满,施施然飘到了顾言秋的身边替他捶肩按摩,“殿下今日可累坏了吧。”
她不知道自己说出的话带着满满的醋意,殿下一听便乐了,从身后牵过她的手,“太子妃这是话中有话?”
赵姗姗也没有想到顾言秋竟会这般说,但她克制住自己想要撒娇的情绪,从桌上端起了一杯茶,“殿下,请饮茶。”
顾言秋见今日的赵姗姗似是有一丝不同,知道她肯定知道了今日皇帝送人的一事,迫不及待想要在自己面前表现一番。
顾言秋就着赵姗姗的手将杯中的茶一饮而尽,而赵姗姗看到杯子已经见底心中大为喜悦,这里面可下着她珍藏已久的药,此药一服,她就不信今日还怀不上孩子。
顾言秋然觉得自己体内似是有一股暗潮在涌动,见赵姗姗也觉得她今日格外的乖巧温顺,于是凑上前去,重重的吻住了她。
自从那日已经过去了一段日子,赵姗姗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对自己好生调养,果然没多久便开始呕吐,请来大夫一把脉,果然怀上了顾言秋的孩子。
顾言秋还未知道这个消息,宫中却已经知道了,此时赵大人正在皇帝的御书房中同他一起听到了这个消息。
皇帝陛下哈哈大笑起来,“赵大人,太子妃殿下不愧为朕的好儿媳,这么快就有了太孙,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呀。”
赵大人就算再蠢也能听出皇帝口中的嘲讽,他连忙跪下,“臣惶恐。”
“赵大人知道怎么做了?”皇帝将锅甩给了赵大人,“毕竟是朕的第一个孙子,真当然不希望与他心生嫌隙。”
赵大人揣摩出了皇帝陛下口中的意思,这不就坦白的向他说明,可以放弃太子但是不能放弃这个长孙吗?
赵大人明白了皇帝的话中话,回话,“臣自始至终一直都在为陛下尽忠,孩子是陛下的亲孙子,但小小孩儿是无辜的,什么都不懂,教什么才学什么,
陛下臣觉得他可以代替太子。”
赵大人说完便重重地向皇帝磕了个响头,他其实心中也没什么底,甚至许久都没有听到皇帝的回话,他衣内早已经大汗淋漓。
像是过了半个世纪,皇帝才大笑起来,不同与之前,这次他笑得开怀笑得爽朗,指着赵大人上气不接下气,“你呀你呀。”
顾言秋很快就知道了皇帝与赵大人密谈的内容,他气急败坏,将桌上的物品一扫而尽,发出了巨大的碎片声响,将立于一旁禀报的人都吓了一大跳。
“父皇不仁,就不要怪我不义。”顾言秋咬牙切齿的说道,“还是按原计划实行,将苏州城的难民全都给本宫放进来。”
苏州因为水灾造成了大批难民无家可归的现象,他们都踏上上京的路,为得就是来要口饭吃,只是管理戒备,根本就无法入城,没想到有一日城门打开,他们兴奋地涌入了京城。
“你们不要在我的店门口影响我的生意,没有没有。”粮食店的老板联合几个家丁都拦不住想要闯进来的难民,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将自己的店内搅得一团遭,“这些杀千刀的人哟,快还我的米来。”
仅仅两三天,官府就接到了无数人的报官,场面混乱不堪,官府派人前去将难民捉回,但他们人数太多,派了多批前去都被抵挡了回来,只追到了几个老弱病残。
此消息传到了宫中使得皇帝大为恼火,“下去给朕查清楚到底是谁将这些难民放进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