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5章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25章
    哪怕上回叫毓秀给撅了回来, 可周萍还是忍不住存了点儿奢望。
    她本身就是个重亲情的人, 要不也不会在明知道娘家人靠不住的情况下,还是不忍心跟那边彻底断了关系。对娘家人尚且如此, 十月怀胎好不容易生下来的亲闺女,更是没理由放弃不要了。可现在的问题是,并非她不要闺女, 而是亲闺女……
    只这般, 周萍满脸忐忑的去了苗家, 也因为心里揣着事儿,她都没仔细瞧苗家是否有人, 只站在院门口小声的喊了毓秀的名字。毓秀人就在堂屋里,盛夏时分还是堂屋这边略凉快一些, 听得门口的动静, 毓秀起身走到院子里, 见是周萍,顿时面露迟疑。
    她不想看到自己……
    饶是周萍这种算不上通透的人,也轻而易举的看懂了毓秀潜在的意思。伤心之余,周萍还是放不下, 只向着毓秀拼命招手,让她出来说话。
    毓秀犹豫再三, 还是跟了出来。
    “珠珠妈妈,你怎么……”
    又是这个称呼, 周萍顿时心里一痛, 哪怕事实上以前来家里找甄珠玩的小孩子都是这么唤她的, 可同样的称呼从毓秀嘴里一过,却让周萍无法接受。
    还是正事要紧。
    又是原先那个僻静之处。
    其实也多亏了眼下还处于农忙的尾巴,村里多数人很是忙碌,极少部分老人孩子倒是无需下地,可谁也不会搁在这种大热天往外跑的。
    周萍忍着心中钝疼,把准备好的一卷钱掏了出来:“毓秀,这是我和你爸为你准备的……”
    “是珠珠爸爸,不是我爸。”毓秀实在是没忍住,打断道,“珠珠妈妈,咱们能不能就当这事儿没发生过?以前的事情我根本就不记得了,打从我记事起,我就是苗家的娃儿,珠珠才是甄家的女儿。”
    “可你不是啊!”周萍急了,哪怕原先有着再多的心理建设,当真的面对毓秀时,当毓秀说出这番话时,她还是没崩住。
    周萍明白毓秀是什么意思,权当孩子抱错这个事儿没发生过的。其实真要说起来,周萍还真就宁可啥都不知道,宁愿当个被所有人蒙在鼓里的傻子,也不愿意接受这么可怕的事实。
    可问题是,事情已经发生了,咋可能自己骗自己呢?
    毓秀沉默了,抿着嘴不吭声。
    “算了,反正我今个儿过来也不是想逼你回去。是这样的,我和你……我和珠珠爸爸商量了一下,你现在最尴尬的就是手里头没钱,就算大学是全部免费的,可吃饭总是要花钱的,还有路费、平常买些日用品啥啥的,加在一块儿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你还小,手头没钱可不就得靠着苗家?唉,你拿着这个钱,出门在外手头有钱心不慌。”
    “我不要。”毓秀把双手背到了后头,拒绝拿这钱。
    “你这孩子……”
    “给卓凡哥哥,给珠珠好了,这钱我不能拿。”
    “他们不用你操心。”周萍缓了缓语气又继续劝道,“就算你不愿意认我,可我到底是你亲妈,你待在苗家不肯回来也就算了,这个钱总得拿着吧?苗家那个情况……算了,我知道你不想听这个,反正钱得拿着,回去也不要告诉任何人,自己藏妥当了。要是苗大娘回头再给你钱,你也别推辞,直接收起来。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念书,身上多带些钱,遇上事儿有钱总比没钱好。”
    眼见毓秀不为所动,周萍只得耐着性子继续劝她。
    “你记得,等以后出去了就别再回来了,找个好人家嫁了,跟夫家好好过日子,别管苗家那群人,最好连地址都别跟他们说,千万别叫他们扒着你啃。千万记住,你没有对不住他们,你不欠苗家任何人的。别信你奶的那些鬼话,苗家对你好是应该的,谁叫他们把你抱走了?你姐姐妹妹过不好,不该怨你,要怨也该怨大人。”
    “钱给了你,你就好生收着,想买点儿喜欢的东西也成,出门在外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只千万别跟任何人说,不然没准这钱就保不住了。”
    “还有买票去首都的事儿,你别自己去买了,回头我让卓凡跑一趟。等到了日子,你就跟他一起走,他每年暑假都回来的,来来去去好几趟了,总比你熟悉。你那学校就在他学校的对门,到时候一路跟着他,叫他给你送到学校里。这样路上有个照应,咱们心里也踏实。”
    顿了顿,周萍还是没忍住:“秀儿啊,要不你还是回来吧!你还那么年轻,咋也不能让那一家子扒着你吸血啊!你没经历过事儿,有个拖后腿的娘家……”
    这种事情,周萍最有发言权了,她自己就是这么个情况,本来以为当初主动提出顺应国家政策下乡支农,就可以彻底摆脱那个可怕的娘家了。为此,她甚至好多年不跟娘家人联系,连嫁人生孩子都没跟那边提过一句。谁能想到呢?下乡支农是可以查的,再说她跑得也不是很远,到底还是叫娘家人寻着了。拿钱拿东西,这些都不去说了,单就是那一年,她怀着娃儿被她哥那么一推搡……
    一想起过往的种种,周萍就止不住的一阵阵难过。尤其想起自己的亲闺女可能要走自己的老路了,她更是不由的心头滴血,难受得不得了。
    那是亲闺女啊!
    就是不认她,那不也忍不住心疼吗?以前不知道也就算了,眼下都清楚明白是咋回事儿了,咋可能忍得住呢?看着她为了能留在苗家去求人,甚至可以预见的是,将来等她有出息了,苗家人肯定会扒着她往死里吸血……
    “秀啊,当妈求你了,回来吧!”
    换个人多多少少心里也该有些松动了,可毓秀还真就没有。听着周萍的这番话,她听是听了,可愣是没办法感同身受。
    回想她这十几年的生活,反正记忆里除了开心快乐就再没有其他的了,有任何事儿她奶都会护着她的。她是幸福的,内心也是充满了安全感的,根本就不憧憬什么父母,只因她奶一个人就可以让她感觉到满满的幸福了。
    而且……
    她真的真的真的非常不喜欢这种变化,生活为什么不能平稳的往前走呢?说什么抱错了,说什么亲生父母,这些只会给她带来无尽的困扰,让她完全不知所措。
    周萍其实不是那么的通人性,可因为毓秀面上的表情太过于明显了,她连假装看不懂都做不到,只能眼泪汪汪的哭求着:“你真的就打定主意不回来了?你想想啊,现在是没啥,等你以后出息了,你家里人都扒着你,到时候你咋办呢?”
    “珠珠妈妈,我老早就想好了,等我出息了,就把我奶接出去跟我一道儿过,好让她老人家好好享福。那要不然,我为啥要出息呢?”
    “你可要想清楚,到时候可不止你奶一个人。”周萍心都在滴血,可还是得再度提醒毓秀,“你爸你弟妹,你那两个姐姐我就不说了,还有苗家其他亲戚呢?”
    毓秀心说,自家人也就算了,亲戚她才不在乎,尤其那些人对她奶那么凶,又是吵又是骂又是教训的,才不要管他们。
    眼见毓秀一副听不进去的样子,周萍最终还是泄了气,拿了钱就往毓秀的兜里硬塞:“行吧,你把钱收下,记得一定要藏好了再回去,千万不要叫人发现了,别让任何人瞧见。回头苗大娘给你钱你就拿着,别跟她客气。”
    “拿着!你就听我一回,这是给你上大学的钱!”
    犹豫再三,毓秀到底没能推辞得过,只能小声的道了谢,转身往苗家去了。
    周萍目送她离开,等她的身影消失在拐角处时,终于忍不住绷不住了,蹲下来抱着膝盖哭了个肝肠寸断。
    ……
    这次连带上一次的,周萍也是格外难得的才跟人说了那么多的话。毓秀倒是听了,可听过也就算了,其实并没有真的往心里去。
    揣着兜里的那卷钱,毓秀很快就回到了家里。
    也是随着双脚迈入院门的那一刻,毓秀才由衷的长出了一口气。甭管别人是怎么说的,可在她看来,周萍确确实实是个外人,顶多也就是她好朋友的妈妈,跟周萍对话,哪怕实际上毓秀其实没说几句话,可她还是觉得很累很累。也只有回到自己家中,才能感觉到打从心底里升起的那种轻松自在的感觉。
    甄美从她那屋的窗户探出头来,见是毓秀从外头回来,又下意识的看了眼门窗紧闭的灶屋,很快就又把脑袋缩回去了,接着歇她的午觉。
    毓秀也没搭理她,脚步不停的往堂屋去了。
    周萍有一点是真的想错了,真正被毓秀划分到自己人阵营的只有李桂芳一人,像姐姐弟弟倒还好,可对于这个刚回家就不停搞事的妹妹,毓秀还真就没啥感觉。事实上,甄美回到苗家也有半个月了,可毓秀跟她说过的话,只怕连两句都没有。
    可很快,李桂芳就从后院出来了。
    站在前院里瞧了瞧,李桂芳径直进了堂屋,问毓秀:“上哪儿去了?我刚才找你来着,这大热天的,你出门咋也不知道戴个草帽?前两天也是,眨眼你就不见了。”
    毓秀迟疑了一下,她倒是记得周萍叮嘱了不要将给钱这个事儿告诉任何人,可在她心目中,李桂芳是个很特殊的存在。
    略一挣扎,毓秀心中的天平仍旧是不由自主的倒向了李桂芳。
    伸手将兜里的那一卷钱掏了出来,毓秀老老实实的说:“珠珠妈妈给我的,说是让我上大学用的。”
    李桂芳很自然的就从毓秀手里将钱接了过来,把上头的橡皮圈拿掉,飞快的数了数:“足足二百块,这下够了。”顺手将钱往兜里一揣,李桂芳满脸的轻松,“我原先还在想呢,叫你带多少钱合适,还特地找人辗转问了下,说是两年前甄卓凡上大学带了一百五十块,大学里别的开销倒是没有,就吃吃喝喝,一天三顿要是都在学校食堂里吃,每个月六块八块就够开销了,小姑娘吃得少大概要更省一些。算上别的日用品,一年下来怎么着一百块也够开销了,剩下的足够路费了。”
    北上的路费不便宜,算上汽车票火车票,哪怕不吃不喝,也得起码三十块。这还是最近两年路费便宜了,要是搁在八十年代初,只怕还要更贵。
    本来“衣食住行”,行就是最贵的,以前出门还要介绍信呢,也差不多是最近几年才省却的。不过,像毓秀这种上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就是最好的介绍信了,能省不少事儿。
    李桂芳盘算了一会儿,又道:“回头我给你兑些零散的钱,路上坐车买票,或者你想吃个啥,就用分分角角的钱来付。这二百块我给你缝到厚棉衣里头,你路上千万别碰,等到了首都要用的时候再去拆,不用就别管它,只记好了不要拿去洗。记住了没?”
    “记住了。”毓秀点头应道。
    眼见毓秀应声,李桂芳仍然还是有些不放心。这也没法子,谁让他们村处于以前红太阳公社的中间位置,小学那会儿就不说了,就是后面上了初中、高中,因为离得不是特别远,哪怕学校里是提供住宿的,那毓秀也一天都没住过。搁在以前,李桂芳觉得挺好的,回家住方便省事不说,还省钱呢。可眼瞅着毓秀马上就要离家北上了,她心里就轻松不起来了。
    在李桂芳心目中,毓秀还是个孩子呢!哪怕村里不少像毓秀这个岁数的小姑娘都已经在相看人家了,甚至搁在以前,都可以嫁人生娃了,可李桂芳还是拿她当个小孩儿看。
    咋想都不放心,她索性又道:“我还是找块油布给你包起来吧,省得你回头浑忘了。”
    “奶!”毓秀忽的想到一个事儿,“珠珠妈妈叫我别自个儿去买票,让到时候跟卓凡哥哥一起走,还说路上有个照应,心里踏实。”
    “对哦,甄卓凡也是在首都,他那个学校离你那头近不?”李桂芳停了脚步,回头问道。
    “我也不知道,可珠珠妈妈说是门对门的,还说回头让卓凡哥哥把我送到学校里。”毓秀有一说一,不过她也知道周萍先前同她说的话里头,有很大一部分是不适合让李桂芳知道的,不为别的,毓秀本能的感觉,要是叫她奶知道,保不准她奶就会伤心了。
    所以还是别说了吧。
    “那行,这下我可省事儿了。回头给你准备一些零钱,分分角角块块的都弄一些,再给你煮些鸡蛋带上。对了,饼干这玩意儿好,放得住,到时候多带一些。我再想想还缺啥……”李桂芳说着说着,突然想起一个事儿,“毓秀你可记住,珠珠妈妈给你钱这个事儿,不要告诉别人。”
    这要是叫别人知道了,还不得骂她?骂毓秀?
    好在,同样的话,从周萍口中说出来,跟在李桂芳嘴里过了一遍,那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起码对毓秀而言是这样的。
    “我记住了,绝对不告诉任何人。”毓秀点了点头。
    “那行吧,你接着看书,困了累了就回屋打个盹。我去给你缝衣服。”本来缝衣服这种事情该是拿到屋檐底下来做的,毕竟李桂芳年岁也不轻了,不说老眼昏花吧,这针线活儿的确有些考验她了。可关系到钱,她还真就没法子了,只能趁着如今天光亮,赶紧回屋拿针线把钱死死的缝到了棉衣里,这活儿还不能交给别人去做,可把久不做针线活儿的李桂芳累了个够呛。
    **
    却说甄家那头,周萍在外头哭了一场,这回她总算是长了个心眼,哭过之后没直接回家,而是缓了缓,待情绪平稳了,又拿帕子擦了脸,这才回了家。
    甄兴华正在家里头等着她呢,看到她回来,先下意识的看了下她的脸,见她仅仅是眼圈微微有些泛红,心下到底还是松了一口气:“钱收下了?你叮嘱过她了?”
    “嗯,好说歹说总算是把钱收下了。我也反复的叮嘱了她好多遍,这孩子不笨,应该是记住了。”说着,周萍又忍不住想掉眼泪,“你说她咋就那么固执呢?还跟我说,就当啥事儿都没发生过。这咋可能呢?”
    自家婆娘是个啥性子,甄兴华还能不清楚?横竖她也就是私底下说说而已,甄兴华顺势劝了两句,让她别在孩子们面前露出来就成了。
    提到孩子,周萍又想哭了。
    甄家早已大不如前了。事实上,七十年代时,因为各家各户都是在生产队干活挣工分换粮食的,哪怕他们这一带土地肥沃,家家户户都不至于饿死,可辛苦劳作一年基本上也就混个肚儿圆,想要攒下钱来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就算辛辛苦苦攒下几个钱,家里孩子要念书,一年到头总不能一块布都不扯,哪样不花钱了?那年头,大家是连鸡蛋都舍不得吃的,都说鸡屁股银行,鸡蛋都攒起来,拿去供销社换盐巴换针头线脑。
    可都说了那是在七十年代了。
    等改革开放后,最初两年他们这种小地方的变化还不明显,可到了八十年代,情况就大不同了。
    首先,乡下这边开始逐步实现了包干到户,粮食问题就这样迎刃而解了。其次,以前每家每户养的鸡鸭都是有数目的,可后来却是随便养,不单是鸡鸭了,连猪牛羊都随意,只要你愿意养,养多少都没问题,而且养了就是你的,不需要上交国家。再接着,就是买卖放开了,以前哪怕是乡下地头的自由集市,也是明着不禁止,但从不提倡,可后来竟是允许农民们上城里去卖东西了,自家的也好,收别人家的也罢,反正你爱咋样就咋样,投机倒把再也不是一个罪名了。
    偏就在家家户户都往前迈一大步时,甄家却是在走回头路。
    六七十年代,甄兴华每个月的工资就有几十块,后来因为调职回乡反而降了薪。好在,后面他承包了小客车,生意还凑合,加上他没请别人帮忙,是夫妻俩自己熬出来的,每个月扣除杂七杂八的费用,哪怕农忙时分也能有二三十块落在兜里。
    乍一看是还凑合,可对比之下呢?就不跟别人家比了,跟自己从前比起来,都感觉远远不如了。更别提以前是物资紧张,手里捏着钱也没处买东西。可眼下,啥都开放了,除了像电视机、电冰箱这种奢侈类的商品外,绝大多数商品都已经不需要票证了,连开后门托人情都不必了,就是敞开了供应的。
    可偏偏,甄家没了钱。
    “我去做饭。”周萍生怕自己又忍不住哭出来,只得寻了个借口跑去了灶屋。
    虽说这会儿都晌午过后了,可甄家先前想尽一切办法凑钱,到今个儿才好不容易凑齐了二百块钱。甄兴华也是怕夜长梦多,赶紧给了才好,又想着刚过了午饭的点,应该是最容易叫人出来的时间。也因此,他们家直到现在都没能吃上饭。
    好在,凑合做一顿饭费不了多长时间。周萍也不想煮饭了,拿家里仅剩下的一把面,用沸水煮了,又搁了些青菜,咬咬牙还是打了个鸡蛋进去,只是等盛起来时,绝大多数的面和唯一的鸡蛋都是给了甄兴华的,她那碗几乎就是清汤寡水了。
    “我今个儿没胃口,兴华你多吃点儿,医生说你还没完全好,得养养身子。”
    甄兴华实在是太疲惫了,连着跑了好几天,关键还不是身子骨累,而是心累。眼下,他哪怕明知道周萍是托词,也没精力跟她争了,只叹着气拿筷子吃面,心里想着得赶紧好起来,身为一家之主,总不能叫孩子们跟自己一起吃苦。
    至于甄卓凡,今早就被老屋那头喊过去了,好像是那边想叫他讲讲考大学啥的,毕竟再过几天他就要出发北上了。
    今个儿来弟没出门,毕竟甄家大房这边,也就只有她还在念书了。
    甄卓凡耐心很好的给她讲了一通自己的经验,主要当然是读书方面的,至于将来考哪个大学,怎么填报志愿,还真就不急于一时。毕竟,到九月份开学,来弟也才念初三。
    “要是可以的话,你最好是考到县里的高中去,那边的教学质量更好一些。”尽管甄卓凡自己一直是在乡里读的书,可他打从去首都上大学后,才终于意识到了各地教育质量的差距。
    为什么明明七七年就恢复了高考,都足足九年过去了,却只考出了两位大学生一位大专生?这不仅仅是因为这年头考大学非常艰难,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乡下地头师资力量太差,教育资源远不是大城市能够比的。
    都不说首都了,省城、市里的教育质量都比他们要好上一大截。
    也是到了大学里面,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优秀人才后,甄卓凡才明白自己能顺利的考出来,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要知道,他从小到大始终都是第一名,还是甩开第二名很远的那一种。可到了大学里,县状元算什么?能考上清大的,就没有笨蛋。
    第一学期,他几乎是在打击中过去的,哪怕他将所有的时间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期末考试的成绩却也只是堪堪稳在了中游。
    这是他从未遭受过的巨大打击。
    中游啊!哪怕不是第一名,他也万万没想到,自己能落后那么多。更可怕的是,他清晰的知道,他是在进步的。学习是不会辜负人的,他既然无时无刻都在学习,也实实在在的吸收了不少新的知识,比起高中阶段,他在大学里更努力,比高三那一年还要拼命。
    可他的进步,却还是抵不过那些从小就拥有极好教育资源的优秀人才。
    当然,清大也不是没有跟他一样泥腿子出身的学生,这类人也不少的,大家都很拼命苦学,非常珍惜这难能可贵的学习时光。可就算这样,要做到在清大拔尖还是太难太难了。
    甄卓凡倒不怕跟家里人说实话,直言不讳的道,他是去了首都才知道自己仅仅是个井底之蛙。也得亏他本身就爱读书,要不然就凭每次考试都拿第一,想着自己已经很优秀的,就停滞不学习的话,怕是无缘大学了。要知道,第一名这个美誉真的不算啥的,每个年级总是会有一个第一名的,可并非每一年都有人能如愿以偿的考上大学。
    这些话,其实甄卓凡不说,来弟也是明白的。她打从一开始就没指望过学校能帮她多少,小学初中也就罢了,到了高中阶段,这话要咋说呢?师资力量是真的跟不上,因为所有的老师都没上过大学,让他们自己去高考都考不上,哪怕某些老师在某一科目确实教的不错,但更多的却是对高考的无能为力。
    来弟上辈子就是个城里娃,她上学时,老师们几乎就都是师范毕业的大学生了,仅有的个别几个不是科班出身的,可人家是教书育人好多年的资深老教师了。可搁在眼下……
    她本来是琢磨着,等上高中以后,想法子去一趟省城,多买一些书,毕竟轮到她高考时,都已经是□□年了。那会儿,各类的参考书、工具书、卷子啥的就太多太多了。
    “珠珠说,她的书都可以送给你,你回头让小伟帮你都搬过来吧。不过,教科书一直都在变,参考用书也应该会有所变化的,到时候再看看吧。”甄卓凡真不觉得当来弟高考时,自己能帮上什么忙,除非他毕业留校当老师,那兴许还能接触到一些。假如他毕业后去了别的单位,那肯定是对高考两眼一抹黑的,啥忙都帮不上。
    来弟能说啥呢?她觉得自己点头就好了,甄卓凡说的话肯定还是要记住的,但她对于自己的未来早已有了打算。事实上,她就压根就没想考去首都,更没想过要考清大京大啥的。不是看不上,是人贵有自知之明。
    上辈子那么好的教育环境,她自身家境也很不错,离大富大贵是远了些,但无论是各种书籍还是补习班,家里是一点儿都不省钱,牟足了劲儿让她读。可就算这样,她拼死拼活也就念了个还不错的一本大学里很一般的专业。
    人啊,不管是穿越了还是重生了,智商是不会变的。
    谢过了甄卓凡后,来弟盘算着所剩无几的暑假,自个儿也觉得应该收收心了:“那我晚上跟二哥一块儿去找你们?还是索性过些天,等你上大学了再去?”
    甄卓凡倒是无所谓她啥时候去,因为所有的初高中教学用书都是在甄珠那屋的,他那屋一本没有。只是刚要点头,甄卓凡临时又改口道:“要不索性等珠珠嫁出去了再说?我爸都出院了,这两天他老往县城里跑,估摸着就是在跟那头商量婚事。”
    来弟目瞪口呆。
    等等,他不知道甄珠被退婚了吗?
    仔细回忆了一番,来弟也不肯定这事儿甄卓凡到底知不知道,其实她会知道也是凑巧听到家里人在说话,并不是谁刻意告诉她的。
    迟疑了一瞬,来弟到底还是弱弱的开了口:“那个……堂哥啊,我咋听说,珠珠姐姐被退婚了呢?”
    “什么?”
    “我是听你妈跟我妈说的!”来弟瞬间甩锅,“就前些日子,你爸那会儿还在住院呢。对了,就是三叔请假回来那两天。”
    甄卓凡寻思了一会儿,他是相信来弟说的话,因为来弟实在是没必要说这种谎话,可为啥这事儿他一点儿也不知情呢?是仅仅瞒着他,不想让他离家后还担心,还是说这事儿连珠珠都不知道?
    “珠珠知不知道这个事儿?”甄卓凡问道。
    来弟知道个屁!
    理论上说,看甄珠那副跟往常没啥差别的样子,应该是不知道的。可问题是,大佬是能跟一般人比的吗?万一人家绷得住呢?或者一点儿都没往心里去呢?
    反正来弟就是摇头,生怕甄卓凡误会,还特地强调道:“我也不知道她知道不知道!”
    换成甄珠都不一定弄得明白她这话的意思,好在甄卓凡是明白了。
    他也懒得拐弯抹角的打听,而是选择了直接回家问父母,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结果,等他从老屋那头回去,甄珠已经到家了,站那儿皱着眉头数落她妈。
    “我前个儿不是把这些天挣的钱都给妈了,妈你咋还这么抠门呢!我爸才刚出院没几天呢,不说大鱼大肉,那也不能每天青草萝卜吧?你倒是给我爸吃好点儿补补身子啊,给炖个汤啥的,咋能省这个钱呢?大不了我少吃一口,反正我身子骨结实。”
    周萍满脸的尴尬,有些事情注定只能成为秘密,是绝对不可以说出来的。偏这么一来,她就没办法解释为啥家里会穷成这样了。
    因为周萍是背对着院门的,她没看到儿子回来了,只是苦着脸对甄珠说:“咱们家本来就没钱了,前头你爸住院开销不小,你哥过几天又要出门了,车票钱路上花费还有到了那边的生活费,哪样不要钱啊?我手头上倒是还有几十块钱,可扣掉路费,就不剩什么了。”
    “那咋办啊?”甄珠也没注意院门口有啥动静,主要是他们家住的偏僻,一年到头也没啥人过来窜门子,“我哥过几天就要出门了,怎么说也得准备半年的花费吧?”
    “是啊,不然你以为我在愁啥啊?”
    甄珠跑进屋里拿出了今个儿赚的钱,可惜也没多少,哪怕算上未来几天的收入,怎么样都不可能凑足一学期的生活费。
    其实,国家对农村学生还是有所优待的,可以申请补助款。问题就是,甄家属于特殊情况,说是农村人吧,他们家从来不种地,自然也不靠地头的那些收入。甄兴华是自个儿承包了车子的,算是划到了个体户那一拨去。虽说具体情况只要你不开口,学校那头也不会查得那么仔细,可甄兴华为人谨慎,不想为了那几块钱的生活补助惹麻烦,但凡有人举报啥的,这事儿真说不清楚,哪怕事后还了清白,也是坏了名声。
    也因此,甄卓凡这两年读大学生活费都是从家里拿的,他当然可以去勤工俭学,可这年头学生娃子赚钱的门路太少了,他又不是那种能言善辩的人,再说比起挣钱,他显然对读书更感兴趣。
    作为父母,肯定还是支持自家孩子的,再说爱读书爱钻研学问又不是什么不良嗜好,反正比一门心思钻钱眼里好听多了。
    当学生的就算撇开其他开销,光吃喝好了,一个月五六块还是要花的。更省的当然也是有的,拿免费汤佐白米饭吃,或者买几个馒头吃。要是像这种,一天三顿连一毛钱都不需要,一个月花两块差不多就够了。可像这样的,身子骨能吃得消?甄家咋样都不可能让唯一的儿子吃这种苦头。
    甄珠还在那头掰着手指算账:“按一个月五块钱算,五个月也得二十五块。我哥过年不回家的,学校食堂过年也不开呢,怎么说也该准备个三四十块的,万一有啥急用呢?”
    “不然就先凑合着用,等家里有钱再给他汇钱过去。”
    “那也不能让我哥带十几二十块出门吧?他是去首都呢,又不是上县城里去。”甄珠龇牙咧嘴的在那头犯愁呢,一抬眼看到她哥进门了,立马闭嘴不说话了,“得了,先吃饭吧,反正还有几天工夫。”
    农忙已经到尾声了,其实多半人家都已经干完活儿了,剩下的收尾工作压根就不着急,所以接下来的生意按说会比先前好一些。可这事儿也没准,毕竟辛苦劳作了那么久,万一人家想歇几天呢?正好等天气凉快一些了,趁着中秋节前再去县城也是有可能的。
    一时间,甄家陷入了愁云惨雾之中。
    甄卓凡倒不觉得生活费有啥,十几二十块也够他花用一段时间了。实在不行,学别人从家里带些用辣椒炒过的咸菜疙瘩、榨菜腌菜啥的,再去食堂买饭吃,光吃饭的话,花不了太多钱的。他不是个能藏得住话的人,待吃过晚饭就跟家里人说了。
    他一开口,家里人当然就知道他听到了先前那番话,周萍顿时红了眼圈,甄兴华也是低垂着头一言不发。
    甄珠看看这个瞧瞧那个,一时间不知道该咋办才好。其实,她有些想不明白,正因为她这段时间顶班开车,更是明白跑车还是有赚头的,那自家咋会穷成这样呢?可既然她妈说家里穷了,那穷就穷吧,有钱就吃多点儿,没钱就吃少点儿,她已经不是那个馋嘴的小丫头了,长大成人以后,就算偶尔肚子饿,咬咬牙也是能忍过去的。
    迟疑了半晌后,甄珠小心翼翼的开了口:“我可不可以把我的嫁妆折价卖给别人?”
    “你知道你被退婚的事儿了?”甄卓凡惊讶的开了口。
    回应他的,是三张目瞪口呆的脸。
    甄珠不知道啊!她天天早出晚归的载客做生意呢,上哪儿去知道自己被退婚了?甄兴华和周萍当然是知情的,可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事儿叫甄卓凡知道了,甚至听他这话的意思,甄珠也知道了?
    在最初的那一瞬后,换成甄珠受到了注目礼。
    “我不知道啊!”甄珠惊讶极了,“我啥时候被退婚了?没人跟我说啊!嘿,这样也好,正好把嫁妆都换成钱,全都是簇新的呢,转个手,九成脱手卖给别家要嫁人的,亏一点好歹也比全亏合算啊!起码钱到手了,哥你的生活费就不用担心了,爸也能吃些好东西补补身子了。”
    越想越觉得自己的主意不错,甄珠右手握拳捶在左手心里:“反正我都被退婚了,还要嫁妆干啥?再说我就算将来要嫁人,也没脸拿家里那么多东西啊!”
    这话一出,周萍又哭开了。
    她之前也没觉得自家日子难过,结果自打抱错孩子的事情曝光以来,真就感觉天塌地陷了一般。闹到现在,家里亲闺女没认回来,男人大病一场到这会儿都没好利索,家底都掏空了还背了一屁股债,养女被退婚了,儿子上大学的生活费都没凑齐,眼下甚至沦落到要卖孩子嫁妆过日子了……
    明明孩子抱错这个事儿,错不在于甄家,可为啥偏就是自家摊上这些事儿呢?没造孽,却遭了大罪。
    “妈你别哭了,过日子总归是该往前看的。我哥都要念大三了,统共也就两年光景了,等他大学毕业工作了,到时候就该是你跟我爸享福的时候了。”甄珠难得没嫌弃她妈哭鼻子,其实她一直很想叨逼,咋就摊上啥事儿就哭哭哭个不停呢?以前的她完全不理解,后来她终于明白了,她不理解才是正常的,因为她妈不是她亲妈。
    可惜这话并不能安慰到周萍,她仍旧抹着眼泪继续哭:“那你呢?那珠珠你可咋办呢?冯家退婚了,你……”
    “有讨不到媳妇的老光棍,还能有嫁不出去的老姑娘?”甄珠奇了,“他冯家退婚,那我回头再换一家呗,正好我爸身子骨还没养利索,咱们家也不用着急,等过个一年半载的,或者索性过两年等我哥毕业了再说。我今年虚岁也才十七,怕啥啊?”
    “妈不是担心你找不到好人家吗?这事儿闹的……”
    “咋可能呢?何小花都能嫁出去!”
    何小花啊,十里八乡的流量小花,哪怕她已经出嫁多年了,她的事迹依然流传在各个村里,尤其是他们村,说某某家的闺女长得太丑或者啥活儿都不会干怕是要砸手里了,那时就会提到何小花,都说连何小花都嫁得出去,你还愁啥啊!
    其实有句话甄珠没提。她心说,这不还有胖弟吗?比她还大两岁不说,还是何小红一手养大的亲闺女,胖弟都不担心嫁不出去,她怕个啥?
    得亏盼娣不知道她心里的想法,不然一准儿能怼她。
    ——你就不能想我点儿好?!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叶天明江暮婉 卢丹妮邓佳哲 叶尘苏傲雪小说 大明锦衣 全民抽卡转职,我一抽满命! 逆徒下山:绝色娇妻投怀送抱 我,最强毒士,女帝直呼活阎王 全民领主:我的爆率百分百 说我是反派,污蔑竟然成真了! 那年花开1981 气哭反派大小姐,让你不要惹主角 国潮1980 皇室潜修二十年,开局陆地神仙 神魂丹帝 人快老死,我觉醒了长生命格 这道长能处,算命就送女朋友! 龙头至尊 大唐:父亲您不造反,我造反! 我女友是大提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