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137 章 国之将亡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陕西农民起义酝酿已久,追根溯源可至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之战,明廷四路大军齐出辽东,却惨败而归。大量兵丁西逃,不敢归伍而落草为寇,从此结聚抢掠。】
    【天启年间,岁大饥。朝廷却因辽东事急,对百姓征收“辽饷”如故。所谓“辽饷”,起初是万历皇帝为征辽东而加派给百姓的赋银,每亩加银九厘,共加赋五百二十万两。百姓都快活不下去了,哪里供应得起?】
    【于是,饿死者道路相望,幸存者相聚为盗。盗贼四起,则饿死者愈多。随着天灾连年,“赤地千里,斗米千钱不能得,人相食,从乱如归。饥民为贼由此而始”。】
    【——这就是天启年间辽西的现状。】
    “难怪,难怪,百姓会反……这是不得不反啊!”望着镜中的一幕幕惨状,汉文帝刘恒叹息不已,“既不能抗外敌,为何将负担加诸百姓?如此朝廷迟早要完。”
    北方草原的匈奴带给大汉的威胁比后金对大明的威胁更甚,大明尚有实力与后金一战,他们大汉可是连马匹都凑不齐啊!
    虽则如此,无论是高帝高后,还是如今的他,可从来没有想过从百姓身上搜刮粮饷来对抗匈奴——如此无异于抱薪救火!
    堂堂正正发展民生提高国力,才是正道。
    ——就算暂时没有条件发展民生提高国力,不得不搜刮外财,也该宰大户才对。
    在这一点上,老刘家的皇帝都很有发言权。关于压榨豪强地主,他们经验丰富。
    “百姓能有几个钱?”平行时空的明太祖朱元璋也发出不解的声音,他恨铁不成钢,“那么多贪官污吏,抄家抄起来啊!”
    感同身受的百姓们更别提多揪心了。
    水镜之中陕西百姓的遭遇,何尝不是许多人曾经有过的亲身经历?只不过他们运气好一些,在天灾人祸中活了下来而已。
    可在苦难中挣扎一生,又算是幸运吗?
    他们在彼此的眼中看见茫然与麻木。
    直到高悬的水镜挥洒出一阵明亮的光,茫然的人眼中这才亮起了小小的希望。
    ……不,不一样了。有仙人的眷顾与提点,他们的生活早已开始发生转变。
    有人通过水镜学会了认字;有人发掘出科学方面的天赋走上了全新的路;加之如今田间的农具照着后世的模样改良,大家耕田的效率都提高许多,收获也多了不少……且朝廷颁布的政策也比从前宽松了许多,大家都说是仙人爱民,天子也受到了“感化”呢。
    可是水镜中那个没有仙人眷顾的大明呢?生活在那个大明的百姓就只能饿死吗?
    望着镜中赤地千里、道殣相望的悲惨画面,望着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强征粮食的朝廷官员,许多人情不自禁挥起了拳头。
    “该死的狗官,反了他的!”
    他们的怒火仿佛蔓延到水镜之中,或者说,是镜中百姓的怒火感染了他们,只见蜂拥的人群冲进官府,一张张愤怒的脸孔
    浮现在镜中,喊杀之声传遍平行时空——
    【连年的天灾、沉重的赋征、官吏士绅的极尽盘剥、朝廷非但没有救济反而敲鼓吸髓……一切的一切都促使被压迫至绝境的陕西百姓站起来反抗。天启七年(1627)二月十五日,澄城县点燃了第一把反抗之火。当征粮的知县张斗耀被愤怒的百姓冲进公堂乱刀砍死,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爆发了!】
    【此时的明熹宗朱由校又在做什么?】
    【——他已是病体沉疴,不久于世。】
    一豆灯火在昏暗的水境中燃烧起来,由模糊变得清晰的画面里,脸色蜡黄蜡黄的天启皇帝朱由校躺在病榻之上,奄奄一息。
    一位身着藩王蟒袍的少年站在榻前,忧心忡忡地望着他,年轻的脸上满布愁容。
    天启皇帝朱由校费力地伸出手,用最后的力气握紧少年的手,他艰难地动了动唇。
    “……吾弟当为尧舜!”
    【内忧外患之际,天启皇帝竟撒手人寰,将大明江山交托于十六岁的弟弟信王朱由检之手,寄希望于弟弟能够力挽天倾。】
    【少年天子朱由检走马上任,改元崇祯。他牢记兄长的临终遗言,勤于政事,生活节俭,上位之初,先诛魏忠贤,铲除阉党,又召回天启年间被阉党诬蔑贬黩的忠臣贤良,如孙承宗,袁可立,袁崇焕……顿时朝野咸诵,天下誉之!】
    “天启皇帝这就没了?”
    突如其来的变故令众人大为震惊。
    明太祖朱元璋的眉头已经拧成了一团。
    “外有强敌内有流寇,大明该何去何从?”
    眼看明熹宗朱由校居然将希望寄托到十六岁的弟弟身上,众人不由大呼离谱。
    ——十六岁的少年天子懂得什么?倘若接手的是太平盛世也就罢了,偏偏落于他手的却是弊病丛生、岌岌可危的大明江山!
    ——当此之时,恐怕唯有历史上名列前茅的几位英主才有力挽狂澜的可能。至于朱由检?运气好一点,能力强一点,对大明江山修修补补,或许能拖到他去世,再传给下一任,也不至于当上亡国之君。
    就在这时,他们看见朱由检上位后的一系列操作,虽然其中并非毫无问题,但“除奸佞用忠良”的思路至少是没问题的。无论如何,这表明他还想有所作为,而不是像某些昏君一般沉迷酒色、摆烂度日。
    “嗯?这崇祯皇帝倒有几分明君之象?”
    众人心中难免生出几分期待。
    ……既然天子态度积极,企图励精图治,哪怕改变不了大明灭亡的最终结局,总还能为大明延续个几十年的寿命吧?
    ……这世界上总不可能有皇帝越是励精图治王朝越是加速灭亡的荒唐之事吧?
    一闪而过的荒谬念头很快就被众人抛之脑后,他们期待着这位少年天子的作为。
    像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诸多帝王,俨然已将成明末当成一个高难度挑战副本,一个个开始代入其中出谋划策。
    “朕若是崇祯,此时首当……()”
    虓?偛???虎?卟??葶???垐?葶???荘?葶?潹蝶????拝?
    蹎????靟h??げ?潹葶?屏?
    ???獞瑞?????潹蝶??婐?衛??偛??問?抗拏葶瑓?????繶瑞?????????了???????撍綆??癑偛蝶?腧瑓劗?蹎?蕑?喖羉鱑?瞍???歰?齓????鑞??
    媆筞葶??し﹖??岕梈抗?_?癑?憌腟?瞍?魑葶歰??????纁?瞍?
    ?N??葶歰???镢煟?N??抗??岕??葶??????抗???絶?
    ?絶?譳豎?救葯?????媀?瞍??驛?▄?剓譳?诡?蹎鱞??譳豎?????蹎?馟煜???鑎?奏?????譳W??蹎鱛??坓?譳?腨??蹎喖羉????晎?“?潰偛⒈()⒈[()]『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在解家沟花牙寺聚众起义……连官军都不时兵变,一时群魔乱舞。】
    【面对内忧外患,崇祯皇帝一面派出战绩颇佳的兵部尚书袁崇焕,督师蓟、辽,以抗后金;一面接受陕西三边总督杨鹤的建议,对起义军以招抚为主、追剿为辅。】
    高悬的水镜表面赫然分作两半。
    左边是意气风发的袁崇焕,圣眷在身的他当着皇帝的面信誓旦旦:
    “——予臣五年,必可平辽!”
    右边是一路入陕西的杨鹤,他望着遍地流民忧心忡忡,辗转反侧上书天子:“盗贼四起,只因饥荒至极,民不聊生……费之于剿,金银一去不还,且斩首太多,上干和气。费之于抚,金钱去而民在,活一人即得一人性命,盗息民安,利莫大焉。”
    抚民政策得到认可后,他进一步提出,不能一味给钱,还要安置好百姓:“……当给予牛种,使之归农复业;如是则贼有生之乐,无死之心,自必帖然就抚!”
    ·
    “五年平辽???”
    好家伙,一个敢说,一个敢信!
    就他们惊鸿一瞥所见,辽东的女真人绝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否则也不会短短几十年就在大明的眼皮底下发展成心腹大患。
    而袁崇焕虽然并不是夸夸其谈的草包,却也并不是岳飞那种光耀一个时代的武将。
    才见袁崇焕走马上任,又听杨鹤侃侃而谈。其言颇为有理,许多人不禁点头。
    可少数有识之士却皱着眉头忧心忡忡。
    “杨鹤所言不假,堪为堂皇正道。可如今的明王朝……有实施他建议的条件吗?”
    一方面要抽调兵马应对后金,那么镇压起义军的武力就不足。一方面大明朝廷财政困难,且任何王朝后期腐败必然成风,一层层盘剥下去,还有几分钱粮能够抚民?
    事实证明,他们的担忧并非无稽——
    【倘若世事都能随人的意志而发展,那么这人间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不如意。】
    【崇祯皇帝想得很好,结果却不然。】
    【崇祯二年,先有袁崇焕擅
    ()杀边将毛文龙,短短三个月,后金大军突然绕过关宁防线,自北直隶遵化、蓟州地区进入长城,先后攻陷遵化、玉田、三河、香河、顺义……兵锋所向,势不可挡。遵化失陷,巡抚王元雅自杀,山海关总兵赵率教率领数千骑兵来援,却中箭坠马,不幸阵亡!后金大军长驱直入,兵临城下,包围北京!】
    【年已七旬的孙承宗不得不披挂上阵,保卫北京。好不容易等袁崇焕的勤王军星夜疾驰,赶到北京城下,扎营于广渠门外,当风尘仆仆的袁崇焕见过皇帝,请求让疲惫将士入城休息时,却被拒之城外。无可奈何的他只好出城,与后金大军厮杀。】
    【双方历经鏖战,互有杀伤。】
    【当后金大军退去,“千里赴救,自谓有功无罪”的袁崇焕昂首挺胸再度入城,迎接他的却是北京城里的怨谤纷纷、谣言四起。】
    【耗费数百万两白银的关宁防线却丝毫不起作用,让敌军轻而易举奔袭北京。经历了一场兵灾的满城官民对袁崇焕充满怨言,不少人都说他“纵敌拥兵”,更有人诬陷“引敌胁和”,打算签订城下之盟。传言纷纷,三人成虎,崇祯皇帝竟不能决。】
    【后金趁机设下反间计,称其与袁崇焕之间早有密约,又故意让明廷得知这份密约,犹豫不定的崇祯皇帝顿时深信不疑。】
    【崇祯三年八月,袁崇焕被磔于市,兄弟妻子均流放三千里,全家亦被抄没。】
    【一代名将袁崇焕就此魂归地府!】
    【陕西三边总督杨鹤亦不得善终。】
    【“剿抚并用,以抚为主”的策略,关键是得有足够的钱粮用以安置百姓。可大明早已国库空虚,崇祯皇帝朱由俭好不容易凑出十万两,亦是杯水车薪。最终,所救百姓不及十分之一,不少起义军都在接受招安之后复而为盗。兼之某些官员竟然在诱降义军后杀降冒功,以至于大明朝廷的信用彻底破产,而杨鹤的策略也成了一纸空谈。】
    【崇祯四年五月,大明天子朱由检一改从前的招抚策略,决心剿灭起义军,并将失败的锅全部甩给杨鹤,将之先革职后流放。】
    “唉……”
    有识之士再也忍不住发出长叹。
    “这崇祯皇帝,空有尧舜之志,却无尧舜之能,更是没有半分尧舜的心胸!”
    “大敌当前,岂能妄杀大将?”
    “眼高手低,志大才疏,说的就是他了。”
    汉高祖刘邦箕踞而坐,指指点点起来。
    “年轻人就是冲动啊!若是乃公,便是这个袁崇焕有再多毛病都不打紧,只要他能打,便该重用……女真大军还在虎视眈眈,那皇太极倒也不是简单人物,袁崇焕杀了容易,又找谁来为朝廷抗敌?”
    崇祯皇帝这一系列操作可真是太秀了。秀得朱元璋朱棣父子都不约而同破口大骂。
    兔死狗烹,兔子还没死呢猎狗先烹了。区区一则反间计就中招了,大明还有救吗?
    而甩锅给杨鹤更是离谱,当初杨鹤的策略可是崇祯皇帝亲口同意的——失败了就全怪大臣,以后还有哪个大臣敢向他献策?
    这一刻,他们对朱由检彻底死心了。
    【至此,针对大明内忧外患的计划全部宣告破产。袁崇焕凌迟而死,杨鹤流放而终。关外后金发展蒸蒸日上,威胁与日俱增。关内起义军的队伍亦是日益壮大。】
    【在新任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的疯狂追剿之下,大量起义军被迫将重心转向山西。各路起义军也因此迎来了新的发展生涯。有败亡者,有壮大者,声名最盛者十六家。其中,一员年轻将领崭露头角,其名李自成。】
    【——他是大明江山的掘墓人!】!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年代文草包妹妹回城了 我,内测服最终BOSS! 次元入侵:我能垂钓诸天 巫师:我的职业面板没有上限 屠狗之辈 天降鬼才 华娱从男模开始 步步高升:从省考状元到权力巅峰 四合院:我的穿越为啥这么陋 神话从童子功开始 拯救诸天单身汉 沙盘上的大宋 超维度玩家 这是我们的战锤之旅 瞎子捉刀人:开局满级九阳神功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修仙,我能穿越异世界 我见青山 入侵美利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