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7章 丁香花园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17章 丁香花园
    丁香花园,占地面积2.67公顷,李家的私人花园,60年代李鸿章特聘当时的美利坚建筑大师艾赛亚·罗杰斯来沪设计营造。
    现在的丁香花园还没有后世的3号楼,仅仅修建好两栋西式花园别墅,1号楼就是大名鼎鼎的丁香花园的主楼----丁香楼,一座典型英式乡村别墅,掩映在中式园林之中,既有欧式格局,又有中式风韵,独特的西洋花园官邸建筑与中国江南园林于一体,在上海可谓独领风骚。
    “丁香楼”,一楼三间主房朝南,为餐厅、客厅,北面有厨房、贮藏室和佣人房间;二层有主房三间,中间是凸出的大阳台,内为卧室,旁有小书房、会客室等;楼前种丁香等。
    有关于丁香花园,传说很多,一说李鸿章常来上海置办洋务,随身而行的正是宠妾丁香,丁香花园就是李鸿章为丁香建造的栖身之所,是洋务派重要人物盛宣怀亲手为李大人置办一处居所。
    另一传说是,李鸿章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七姨太”,丁香花园仅仅是李鸿章在上海置办的产业之一而已,后来李鸿章将这处产业传给庶出的幼子李经迈。
    李经迈幼时瘦小,颇招李鸿章怜惜,又因其母莫氏原为李家丫环出身,后被李鸿章收房,故在李家地位不高,李经迈在家中也受歧视。
    李鸿章晚年一直担心这个小儿子,为其置办了不少房产,而且常对人说:“这个孩子长得瘦小,将来恐难以自立,这些房产留给他,维持将来食用吧。这孩子再笨,收房租还是会的吧。”
    现在的李经迈才12岁,李大人依旧健在,自然没有李经迈继承房产一说,丁香花园依旧是丁香花园。
    不管后世的传说有多少,目前来说,丁香花园就是李鸿章的产业,这在整个上海都是有目共睹的,哪怕是洋人在上海大肆圈地设立租界,也不得不顾忌李鸿章这个朝廷大臣。
    中午时分,署理天津海关道的盛宣怀陪同李经方来到海格路(后世上海华山路),在丁香花园门口,李经方看着大铁门上“龙”的图腾,一时之间有些错愕,停步不动。
    这是李经方第一次来这里,即便早就有所耳闻,但亲眼所见也被眼前的花园所震惊,特别是从大门口看到园内一道隐约可见的用琉璃瓦砌成的长龙院墙。
    “盛叔,这个院墙不会有所逾越吧?”李经方盯着园内的龙头忐忑的问。
    跟随在父亲身边,京城各种建筑看得不少,官场上的规矩更是懂得很多,自然明白“龙”不是随便什么人可以用的。
    “大少爷,这里是上海,不远处就是法租界。”盛宣怀波澜不惊的回了一句。
    好吧,世事难料,大清帝国现在的处境就是如此,大有政令不出京城的局势,何况是这远在千里之外的上海。
    李经方摇头浅笑,迈步踏进这座必将闻名百年的花园,在留守下人的引领下参观起花园来。
    首先进入眼帘的就是一副“龙凤戏水”的绝佳景观,一道琉璃瓦砌成的长龙院墙与八角亭相映而立。
    “蛟龙卧半园”,这条长达百余米长龙是园内最显眼建筑自然,曲折环绕,18道起伏,龙头伸向园中的未名湖,与湖上八角亭顶端的凤凰遥遥相视。
    八角亭上挺立的那只金凤,虽然没有龙头这么大,但独特的亭顶加之八角亭地处湖中,格外招人眼目。
    穿过龙门,未名湖湖面清澈平静,湖畔花木扶苏,鸟鸣如歌,周围假山与石径相顾,红枫与绿樟相间,漫步绿草如茵的曲径,九曲桥横卧于未名湖之上,别开另一片天地。
    年轻的李经方见识不凡,园内腊梅、紫藤、梧桐、香樟、四季桂,以及怒放的丁香等植物自然是认得的。
    “盛叔有心了,这花园花了您不少心血吧。”
    盛宣怀没有得意,微微一躬,笑着说:“大少爷,为李大人办事自然不能怠慢。不过,盛叔也仅仅是多关注了点而已,大多都是手下人为李大人办事尽心尽力。”
    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深得李鸿章真传,李经方没有在这方面多言,在盛宣怀的介绍下一路走进丁香楼。
    李经方和盛宣怀乘坐“镇远号”一路南下,早上抵达上海海域,在吴淞口数海里处就被兰芳海军拦截,经过一番交涉,“镇远号”在吴淞炮台附近抛锚停船,由兰芳海军的两艘快艇搭载进入黄浦江,在大东门登陆。
    兰芳海军,第一次见到这支传说中的军队,两人以及身边的随员没有不震惊的,特别是停靠在大东门临时码头边的“客滚轮”,更是如同一座大山俯瞰着整个上海城。
    这种震撼远超他们所见的欧美洋人舰队带来的震慑,一行人默默无语的抵达大东门码头,没有一个人愿意说话。
    上岸之后,李经方一行也没有急着去见上海的地方官员,毕竟是初来咋到,除了在快艇上看到黄浦江北岸一片繁忙景象以外,两人对上海局势没有一丝了解。
    一部分随员在码头附近叫了几辆人力车(后来也叫黄包车),直奔上海城西郊的丁香花园,也有随员租借一匹快马,提前赶往丁香花园进行通知,至于地方官员,自然也有其他随员去知会。
    一楼客厅,李经方和盛宣怀相邻而坐,两人盯着茶几上热腾腾上升的茶气久久不语。两人进屋之后,下人向两人汇报了他们的所见所闻,这也算是对上海局势有了初步了解。
    下人嘴中的上海局势虽然不可能是全部,甚至可能只是一些浮在表面上的东西,这一点,两人是深有体会的。
    即便是表面情况,也远超在天津时所预料的,因此,两人暂时还没有应对良策,只能沉默以对,不知如何开口。盛宣怀老谋深算自然不想轻易开口,作为李鸿章的长子,虽然年轻,但地位斐然也不愿意开口,只能默默以对。
    最后,李经方还是没有忍住,伸手端起茶几上的茶杯,一口将杯中的茶水大口喝下,至于茶香和口感,没有丝毫感觉,咽下茶水之后,李经方深呼一口气。
    “盛叔,这天怕是要变了啊!”
    盛宣怀苦笑着,没有接李经方的话,满脸黯然,仅仅半个时辰的了解,他刚刚如愿以偿得意回到轮船招商局担任督办一年时间,设在上海的总局以及产业已脱离了自己的掌控,被两江总督府和上海地方官府联合拿下。
    挟洋自重?上海所有的洋人现在还被圈养在上海城西郊的跑马场,一餐一个白面馒头维持着呢。
    上海的两名商董虽然刚刚亲自上门进行汇报,即便是李经方也能看出,这两人是看李鸿章的面子才上门的,无论是两人神态还是两人的言语都足以看出两人已经另有所属,不再是李家所能掌控的。
    从他们的自言片语中,盛宣怀自然能看出他们的新靠山不是两江总督府那位,而是横卧在黄浦江上的兰芳海军。
    让盛宣怀震惊的是,和轮船招商局共同垄断大清水运的那两家英资轮船公司(怡和洋行和太古洋行)所有资产都被兰芳海军和两江总督府没收。
    想想实力远超轮船招商局的英资轮船公司都落到如此境地,自己该如何面对,还会有机会翻盘?
    李家自李鸿章在1862年率领淮军杀到上海起,几十年时间内创造了世人口中的传奇,开办了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中国通商银行、华盛纺织总厂等事业,留下的轨迹可谓是影响深远,一夜之间全部烟消云散,搁谁心里也难受,何况是掌控欲极为强大的盛宣怀。
    曾几何时,一手官印,一手算盘,智斗洋商,气死红顶商人胡雪岩,连慈禧老佛爷都坑过的“真商人”,盛宣怀面对眼前形势也一筹莫展。
    “志在匡时,坚韧任事,才思敏瞻。”(李鸿章对他的评价)又如何?一贯是“非常之世,走非常之路,做非常之事的非常之人。”(近代夏东元教授对他的评价)
    对兰芳海军根本不按常理出牌,他同样也是束手无策啊,昔日官场上和商场上的手段都没有任何用处。
    “落后就要挨打啊。大少爷,兰芳人说得一点都没错。这大清帝国看来也是大厦将倾之势啊,大少爷要早作打算。”
    “盛叔,不至于这么严重吧?”
    盛宣怀满脸潸然:“难说啊,得看兰芳人的野心有多大了,他们可不是推崇拜上帝教那帮家伙,也不是那些跨海而来的洋鬼子,他们和我们可是同文同种,而且还拥有比洋鬼子更加强大的武力,真要想扎根下来可得天独厚,要变天几乎唾手可得。”
    无论是李家,还是盛家,都是依靠爱新觉罗所发家的,自然不希望爱新觉罗家族就此完蛋。伺候旧主子自然比伺候新主子要得心应手,毕竟旧主子的脾气性格早就被两家摸透彻了。
    更重要的一点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新主子能不能接受李盛两家还不一定呢。
    “盛叔,虽然上海与北方的电报中断,但并没有彻底封锁,而且,他们也没有动上海任何一个官员,他们所针对的仅仅是洋人而已。我们大可不必如此悲观,先等等上海地方官员是怎么说的吧,毕竟他们才是最先接触兰芳人的,多了解一点兰芳人的想法,我们才好有所应对,您说呢?”
    李经方比盛宣怀要乐观不少,对上海产业的损失也没有太过在意,反正那些产业也轮不到自己,何必担忧呢。
    丁香花园一草一木还在李家手中,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至少兰芳人对李家没有恶意,否则,“镇远号”等军舰也过不了马六甲海峡不是?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美1教你钓老婆 重生之时代先锋 不死不灭的我在40k的绝望旅途 超凡大谱系 星际第一人偶师 哥布林重度依赖 宅魔女 模拟犯罪2,这个罪犯不像演的! 美食之灵 巫师血脉 重八家的傻儿子 无限剑制练成了,你说这是龙族? 我的哥哥是高欢 高中生侦探,我吗? 杀殿,求把绒毛借我摸摸 我的废物异能是领域之冰 横推武道:从大嫂和妹妹开始 我在修仙界大器晚成 1990我的文娱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