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白露回来后啥也没说,就投入到了开工准备当中,因为小钩儿等人已经万事俱备,只等他回来一声令下了。那还等什么,白露问了几个他最担心的问题后,山海郡乃至桑洛国,甚至是整个东洲百国近年来最大的一个工程,就这么不声不响的动工开始了。
山海郡的三房水库一开工,所有来围观的人就都震撼了——你们这不是在挖河道,他们这是在修建城墙啊!让天奇国跟地鹃国的很多官员都大惊失色的是,难道山海郡是要准备在这里建造一巨大的城堡吗?
其实这就是一家人孤陋寡闻了,他们别说没见过水库,就连听都是第一次听说。其实这哪是什么边城城墙啊,这就是水坝的坝墙!按照山海郡这边的答复来说:“你们家城墙都造这么厚啊,厚的跟一座山一样,有用吗?”
三方水库的大坝以山为墙,然后再在山隙中间辅以山似的城墙,围着原先的那个乱石山谷,白露凭人力围起来了一个比钢铁还牢靠的密闭空间!
白露只是说想法的人,具体实施的还是小钩儿等人。这水库的入水口不要用管,到时候水位上涨,无非就是往上淹没一段河道罢了。而苍梧河的现在的走向也暂时不用管,到时候先破开河道,然后再快速的堵上,水位自然就上来了。
也就是说这水库的设计,就是为了提高苍梧河在这里的水位,只有水位高升到了足够的高度,这改道之法才行得通。苍梧河原先是自然选择,自然是哪里低哪里去,白露想人为将之改道,敌人得先人为的抬高水位了。
既然水位这么重要,那么山隙间的坝墙高度,也就随之重要起来了。为了保证所有的坝墙足够高度,又别垒砌的太高了白费力气,所以小钩儿在水库一圈的没水线,以及坝墙顶端的水平线,都采用了严格的一三五水平原则来计准。
所谓的一三五原则,就是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观测点,每个观测点都用水平为面,然后再以折射光线相连,一看三,三看五。任何一个点都要能往前看三个点,往后看五个点,但是为了节省时间,这种方式在特殊地点可以隔三进行,因此叫一看三,三看五,一三五原则。
有了水平、有了高度、有了标准、有了图纸,人们开始干就行了。并且山海郡还发话了:不但好吃好喝的管饭,而且还多劳多得,外加最先竣工的人工钱翻倍。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奖励方式一处,人们立刻都疯了似的卖力干了起来。
在这些人拼命干活的时候,小钩儿又去处理水库的出水口了,这些技术活别人真干不了啊。
出水口在一处开阔地,但是白露想要的河道,却在这开阔地的一座矮山那边。所以这就需要小钩儿在开阔地的一侧,垒砌起一道河堤,与那边的山壁夹成一条河道;然后,小钩儿还要把那矮山打开一个缺口,让河水能淌过去,还得再两头建好水闸。
等这一些列的工程完工,这计划也就完成将近一半的任务量了;剩下的一小半工作,就是给漫长的河道疏修剪通,查缺补漏了。桑洛国那边那些官僚给雀环说了,他们收的那些钱,再加上国家修葺河道的专款,足够雇人给苍梧河改道了。
而这还只是对任务量来说,如果单从科技含量上来说,那座矮山几乎囊括了苍梧河改道工程的全部脑力。
在刚刚开始的时候,白露听小钩儿能开山,还以为他是把开阔地堵上,直接开凿矮山这边的大山呢,因为那样一来,河水不用拐弯就能直接下行了。
但是小钩儿说那样不是不行,可那样会多用三倍的时间,他本着什么办法快什么办法省劲的原则,所以才选择了那片开阔地。虽然那样一来,河道会连续出现两次拐弯,行船也更麻烦更费事了,但是修建起来却要容易的多。
一听这个,白露赶忙承认错误,再也不在这些专业问题上多嘴多舌了。
赶走白露以后,小钩儿出来大喊一声:“兄弟们,给我组装起来,操练起来!”
于是,一个巨大巨大的扁平大轮子,就在众人的齐心合力之下,被组装被制造了出来。当然,这么大的玩意很不好运输,而这时候才组装起来的目的,就是要一下子把它放在他它改该在的地方。
但是跟绝大多数人想的不一样的是,这巨到比旁边的大山还高的扁平轮子,并不是准备运什么东西,或者提升什么东西的。小钩儿发明创造的这个轮子,边缘包裹镶嵌了密密麻麻的金属锯齿,转动起来以后慢慢的往下压,理论上就能开山劈石了。
当然,书上只给了小钩儿一个设计理念,具体在实践中还会遇到什么问题,还要解决什么难题,还要在为此发明创造些什么零部件,还要修改哪些零部件,那就只能是小狗儿自己的难题了。
转动不是问题,压下去不是问题,摩擦也没问题,这玩意也确实能劈开石头,但是小钩儿还是立刻就发现了问题,并采取了措施,他早就为此做好准备了,虽然问题出的完全不在他的想象中。
小钩儿把巨轮边缘的铁齿换下,直接贴上一圈厚重的铁板,再转起来压下去一试,效率立刻提高了十倍不止!随着大家转动的速度加快,石头被劈开的速度竟然还在加倍,但是小钩儿还是立刻又发现了问题——温度。
再换上新铁板,派上专人给石头缝加水以后,大家这才知道什么叫速度,什么叫削铁如泥!还十倍,还百倍,到了最后,大家都没法计算这速度是原先的多少倍了!因为高科技的出现,开阔地转弯处的工程,最少能减少一半的时间。
而这里还只是劈掉一个水库大山,甩到开阔地里面的一个山脚尾巴而已,这要是到了矮山那里纯粹的劈山开石,还不知道能节省多少时间呢。
这里的石头现劈下来,现场就垒砌到旁边了,还比较简单,等到了矮山那里,劈山是容易了,可这运输大石头却又成了大问题了。
因为知道自己批下来石头都是长条状,或者是长方形的,所以小钩儿早就给这些石头设计了木头轮子。这些轮子都是能组装能拆卸的,石头劈下来,在脱离山体以前就给它套上轮子,开下来的同时就能滚动了。
但是小钩儿设计的这种轮子有个缺点,那就是在平地上是很好使,一上坡度就不行了,下坡不好控制,滚的太快了容易坏不说还容易伤人。并且因为这玩意的构件都很精巧,所以损坏了不好补充,真不是个合适的易耗品啊。
就在小钩儿为此冥思苦想的时候,有个来自天奇国的匠人,很小心的提出了一个设想:“要不咱们用藤蔓试试?我们以前运输这种大石头的时候,就是给它缠上一圈圈的藤蔓,然后往下滚就好了。”
小钩儿虽然聪明,但是要说这种工程经验,他还是稍有欠缺啊。而天奇国本身就是古老晨家的据点,所以这里的很多匠人,也都是东洲百国最有经验,最有能力的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