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从嘉嘉利佳购物中心出来,李晓雪再也无心逛街,一看时近中午,便领着刘德铭来到了本市最高档的西餐厅——蓝色港湾。
蓝色港湾是一个旋转餐厅,设在市内最高的建筑国贸大厦的顶层69层,在此可以360°无死角的一览全市的景色。李晓雪和刘德铭选了一个比较安静的位置坐了下来。
一位个子高挑、英俊的侍应生拿着菜单走了过来,弯腰向他们鞠了一个躬道:“小姐,先生中午好!您用点什么?”
李晓雪用手指了指刘德铭,服务生把菜单递了过去。
“还是你点吧,这里我还是第一次来。”刘德铭把菜单又推给了李晓雪。
“那好吧,我今天请你喝真正的大拉菲。”李晓雪把菜单合上,然后熟练的说道:“一份蔬菜沙拉、两份奶油蘑菇汤、两份煎鹅肝、两份和牛神户牛扒、两份白色布丁,最后再来一瓶ChateauLafiteRothschild,Pauillac,France(大拉菲)。”
“好的,您稍等。”侍应生礼貌的点了点头,拿着菜单走了。
刘德铭开始环顾四周,整个西餐厅装修典雅庄重,华美的欧式桌椅、小巧精致的吧台都漆成纯白色,处处散发着贵族气息。每张桌子上都摆放着一个白色的瓷花瓶,花瓶里粉色的玫瑰柔美地盛开着,与周围幽雅的环境搭配得十分和谐。柔和的萨克斯曲充溢着整个餐厅,如一股无形的烟雾在漫延着。华丽的环形吊灯投下淡淡的光,使整个餐厅显得优雅而静谧。
刘德铭透过大大的落地窗户望去,整个雁同市尽收眼底。古老的钟楼似一位巨人耸立在街心广场上,墨绿的梅山如卧龙一般盘踞于秀水公园内,碧蓝的滨河像一条玉带环绕着城市。刘德铭在这个城市生活了十多年,从来没有发现它这么美过,他不禁赞叹道:“真美!”
李晓雪看着正在透过玻璃窗专心欣赏风景的刘德铭,轻声问道:
“还生气吗?”
“生什么气呀?”刘德铭似乎忘记了前一阵的不快。
“刚才那两个女人呀!”
“和她们生气?犯不上!没素质!”刘德铭虽是这么说,但心里仍然忿忿的不快。
“是的,用不着和她们生气,她们确实没什么素质。你大概不知道,但凡进嘉嘉利佳购物中心消费的女人,老些的一定是官太太或者大款太太,而长得漂亮的小姑娘大多数是二奶。尤其是这些老女人,她们仗着自己有钱,刁钻蛮横,挑三拣四,这里的导购员见了她们就头疼,可是,为了业绩,也只能忍气吞声,强装笑脸相迎。”
“是啊,挣钱真是不容易呀!多少英雄豪杰,为了钱不得不低眉折腰啊!”刘德铭眼睛仍旧盯着窗外感叹道。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转过头来问道:“那你是算作官太太?还是大款太太?”
还没等李晓雪回答,他立即否定了自己的问话:“你哪个也算不上!”
“为什么这么说?”李晓雪笑了笑问道。
“你和她们不同,你温柔尔雅,有文化、有修养、有素质。”
“不是吧,我有这么好?”
“嗯。”刘德铭十分肯定地点了点头。
说话间,菜就上来了。李晓雪端起杯子,对着刘德铭:“来,干一杯!”
刘德铭端起杯子,轻轻抿了一口道:“真是好酒!”
“你要喜欢喝的话,我每周请你一次。”
“不敢,我怕自己没有福报享受!”
“怎能这么说了?你相貌堂堂,文采横溢,能和你一块吃饭,是我的荣幸啊!”李晓雪说到这儿,停顿了一下,问刘德铭:
“你是不是觉得我是个奢侈的人啊?”
“我觉得是。”刘德铭倒是实话实说。
“你觉得奢侈吧?其实,我这也是在做善事。”
“善事?这么大把的花钱也算是做善事?”刘德铭惊的瞪大了眼睛,他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从大的方面讲,是拉动内需,增加GDP,为区域经济发展做贡献。从小的方面来讲,给这些导购员、侍应生增加点收入,别看这里哪件衣服都是上万元,可是导购员他们的工资并不高,他们很多人都是要养家糊口的。”李晓雪给他讲起了经济学。
这么个做善事法,刘德铭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些有钱人,挥霍浪费还振振有词,他觉得她们这是对“善事”这两个字的玷污,他不满的从鼻腔里“哼”了一声。
李晓雪看出了刘德铭对她的鄙视,她抬头望了一眼如漫天繁星般的天花板,叹了口气说道:“德铭,你是知道的,我自己也是从农村出来的,特别知道柴米油盐的不容易,我很多时候出来花钱,其实是为了赎罪。”
“赎罪?”刘德铭感到大惑不解。
“是,替我那口子赎罪。我现在花的钱都是老乔的,他的钱来的不是很敞亮,我觉得有罪恶感。”
“啊?”刘德铭一脸疑惑。
“不过,别担心,肯定不是偷来的,也不是抢来的。”李晓雪看了刘德铭一眼,接着说道:“来干一杯!我慢慢讲给你听。”
两人碰了一下杯,李晓雪把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刘德铭看到,李晓雪的眼睛里闪着泪花,他连忙从桌上的纸巾盒里抽出几张纸巾,递了过去。
李晓雪接住纸巾,并没有去擦眼角的泪花,而是把纸巾在手中折来折去。她沉默了一会儿,开始慢慢讲起她丈夫乔志军的故事来:
“我之前和你说过,老乔原本是市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他钻研业务,技术精湛,是医院的第一把刀。我们结婚不久,就被提拔为医院的副院长,从业务上讲,他的确是个好医生,可从医德上讲,他就不怎么的了。他分管着医院的基建,市人民医院是本市最大的医院,基建项目很多,那些老板为了能拿到医院的基建项目,常常给老乔送钱,就连做手术,他都收红包。因为他的手术做得好,所以想让他做手术的人排队都能排到一个月以后。有的病人很可怜,本来看病花了不少钱,还得给做手术的医生送红包。我曾经劝过他,可老乔还振振有词的说,收红包是为了给病人吃个定心丸。我没有办法改变老乔,自己常常感到良心受到谴责,这也是我们产生隔阂的重要原因。”
“可眼下就是这样的风气呀,哪个做手术的人不给医生送红包了。给主刀医生送,给麻醉师送,还得给护士长送,甚至连小护士都得关照到,现在老百姓看个病,真是看不起呀!”刘德铭插嘴道。
李晓雪并没有理会刘德铭,而是继续讲老乔的故事:
“有一回,我在医院住院部的楼道里,看到一对四十多岁的夫妇,守着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只见他们从一个很破并且洗的发白的军挎包里,摸出两个干硬饼子,一人一个的啃着。男人手里还端着一个已经磕碰的满是坑坑洼洼的破瓷缸,可瓷缸上面红色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字却清晰可见。他们啃几口饼子,喝一口水。我看着这情景有点鼻子发酸,就上前问询了情况,才知道他们来自很远的农村,男人是退伍军人,他们的孩子患的是先天性肾病综合症,需要住院做手术,由于没有关系,已经等了十多天了,也没有住了院。为了给孩子看病,他们把家里的房子都卖了,为了节省钱,他们就在楼道里凑合着住了十几天,舍不得吃舍不得喝,每天就靠买几个饼子充饥。听了这些,当时我就掉泪了,我立即给老乔打了电话,很快就给他们安排了病床,并让老乔亲自给这个孩子做了手术。”
“你可真是办了件大好事呀,我代表我们农民谢谢你!”刘德铭一本正经的站了起来,恭恭敬敬的对着李晓雪鞠了一躬。
“滚一边去!干啥了?我也是农民。”李晓雪把她的两只长着长长睫毛的大眼睛一闭,做出一种娇嗔的样子,接着说道:
“说实在的,这也是我和老乔结婚后,第一次求他。之前,凡是来家送礼或红包的,我都躲着不见,都是由老乔接待,图个眼不见为净。但自从这件事后,我改变了主意,只要来家送红包的,我都接收,除去那些老板、权贵等有钱人,我都悄悄记住他们的名字,在手术做完后,想办法把钱退回去,甚至多给他们些。”
“乔院长知道你这样做了吗?”刘德铭问。
“我想他应该知道,但他从来没有问起过我。”李晓雪回答道。
“那这些红包你为什么不当时送回去,而是等手术做完呢?”刘德铭刨根问底了。
“这就是正如老乔说的那样,收红包是为了给病人吃个定心丸。如果要是当时就把红包退回去了,患者和家属就会误认为你在手术时不会尽心尽力,他们就会不踏实、不安心。说老实话,作为一名医生,当他上了手术台后,送不送红包他们根本不放在心上,他们想的是怎样做好这台手术。因为我也是医生,我了解他们。”李晓雪说道。
“你说得对,但现在世俗都认为,不送红包,医生就不会给你好好做手术。”刘德铭道。
“就是啊,可实际并不是这样。从某种意义上讲,送红包这种不正之风是患者和家属助长的。”李晓雪应了一句,随而感叹道:“看着那些病人真可怜,尤其是那些没钱的穷人,我很想帮助他们,但能力有限,如果可能的话,真想变成观音菩萨,杨柳枝一挥,一切都变成美好。”
“不用变,你就是菩萨!”刘德铭赞叹道。
“我没有那么伟大。”李晓雪笑了笑答道。
李晓雪和刘德铭吃完饭后,又点了咖啡,一边聊天,一边慢慢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直到下午四时。
这次,刘德铭不再抢着去买单,只是默默注视着李晓雪从她粉红色的LV手包中,掏出粉红色的LV钱包,把银行卡递在了侍应生的手中……
从餐厅出来,李晓雪对刘德铭道:“怎么,想通了没有,为了做善事,把那块表买了吧?”
刘德铭摇了摇头道:
“我的姑奶奶,你就饶了我吧,这个善事还是别做的好。《了凡四训》中有这样一句话,‘百金财富必是百金人物,千金财富必定是千金人物。’像我这样的一介草民,你就是买得起,我也享受不起呀,自己没有这个福报。”
李晓雪见刘德铭这么坚持,就没有再勉强他。而是开着车,到了郊外的一家庄园,两个人一直玩到吃了晚饭才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