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刘德铭从海南回来,把自己关在宿舍整整三天没有出门,张慧给他送来的饭菜一口也没吃,却是喝了两箱啤酒。第四天早上,他早早的起了床,破例的没有叫外卖,而是亲自到楼下的肯德基吃了个早餐,然后给冷总编发了个短信,说他有事请几天假,便径直来到医院,去找李晓雪办理住院手续,他要给张琳捐肾。
“你确定考虑好了?”李晓雪再一次提醒他。
“考虑好了。”刘德铭毫不犹豫的答道。
“张教授会同意吗?”李晓雪还是绕着弯子想劝住刘德铭。
“暂先不要告诉她。”刘德铭叮嘱道。
李晓雪一看刘德铭已经下了决心,觉得再劝他也没有了意义,便给他办理了住院手续。为了避免和张琳碰面,特意安排在另一个病区,并且还给他挤出一间单人病房。
办好手续后,刘德铭问李晓雪:
“你为什么要帮我了?”
“因为你呀!”李晓雪不加思索的回答道。
“可你也知道张琳是谁呀?”
“知道呀,但我是个医生,不管她是谁,在医院里,她就是我的病人。”李晓雪严肃的说,随即,她又补充道:“再说了,我也心存愧疚,也许没有我的出现,乔志军也不会和她离婚,也许就不会得这样的病了。”
“她现在对你怎样了?”刘德铭关切的问。
“好多了,已经不排斥我了。”李晓雪淡淡的笑了笑应道。
张琳住院后,刘德铭就让张慧时不时的过来协助姜丽陪侍,而自从刘德铭住院后,张慧就干脆泡在医院里,除了张琳那里有事时过去一下,大部分时间则粘在刘德铭的病房里,每天和刘德铭说着她听到的八卦。这天,她又和刘德铭叨叨起来:
“骨科的马主任和护士长在外面开房被人发现了……”
“手术室的麻醉师刘医生收红包被人举报了……”
“咱们科的李主任是乔院长的爱人,乔院长外面有小三……”
“嚼什么舌头了?从哪学的这些坏毛病!”张慧正津津乐道的说着,被刘德铭喝住了。
张慧被刘德铭这突如其来的断喝声吓了一跳,不由的愣在那里。她还从来没有见过刘德铭这么说过她,气得她浑身直发抖。她不想再理他,一扭身,赌气的跑出了病房,谁知一出门,撞上了气喘吁吁的杨娇娇。
“德铭呢?”杨娇娇问。
“发神经了!”张慧没好气的回答道。
其实,刘德铭要为张琳捐肾的消息,还是张慧偷偷的告诉杨娇娇的,没想到杨娇娇赶回来这个点,正赶上张慧不高兴,张慧也就懒得理她。
杨娇娇顾不了许多,径直来到病房,看见刘德铭,一头扎在他怀里,竟然哭了起来。
刘德铭此刻正在为刚才对张慧发脾气后悔呢,他见杨娇娇跑了进来,一阵惊喜,问:“你怎回来了?”
“是慧姐告诉我的。”
“唉,这个张慧!”刘德铭无奈的摇了摇头。
“我刚才看见慧姐不高兴,你说她了?”这时的杨娇娇已经恢复了正常,她这才想起刚才张慧撅着嘴的样子。
“没什么。”刘德铭搪塞了一句。
杨娇娇拉着刘德铭的手,详细的问明捐肾的情况后,责怪他为什么这么大的事不和她商量,刘德铭说不想给她添麻烦。杨娇娇一听这话,也有点不高兴了:“这叫什么话?怕给我添麻烦?”
刘德铭连忙和杨娇娇说对不起,杨娇娇这才破涕为笑,她对刘德铭说:“我先去看一下姑妈,马上就回来。”
“千万不要和你姑妈说我的事。”刘德铭叮嘱道。
“知道。”杨娇娇嘴上答应着,脚步已经跨出房门。
在门外的张慧看见杨娇娇和刘德铭腻歪的样子,很不是滋味,嘴里嘟囔着:“没良心的!没良心的!我伺候了你这么多天都对我这样,人家一回来你就那个酸劲,哼!”但见杨娇娇出来,又高兴的领着她奔张琳的病房去了。
最终,还是杨娇娇把刘德铭要捐肾的事告诉了张琳。张琳听后坚决不同意,无论大家怎样劝说,都不行,没办法,刘德铭只得亲自去见张琳。
“你为什么这样做?”张琳质问刘德铭。
“是观音菩萨派我来救你的。”刘德铭嘻嘻哈哈。
“说正经的。”张琳把脸绷了起来。
“我愿意呀,况且你为我们做了那么多事,我帮你也是应该的呀!”刘德铭还是那个老调子。
“那都是我应该做的。”张琳说道。
“这也是我应该做的。”刘德铭回了一句。
张琳见刘德铭和她死犟,便又说:“你比我年轻,而且还没有结婚,你更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
“我了解过了,捐一个肾,不会影响以后的生活的。”刘德铭说道。
李晓雪此刻就在门口,她听到张琳不肯接受刘德铭的意见,便走了进来,以一个医生的角度劝着张琳:
“张教授,现在肾源非常紧缺,况且配型合适的肾更难找,德铭同志的肾正好和你的肾匹配,这也许就是缘分,如果您要是拒绝这次机会,再等合适的肾源还不知道到了什么时候,恐怕会影响对您的治疗,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李晓雪这时,故意在德铭后面加了“同志”二字。
“我不怕死。”张琳的倔劲又来了。
“这不是怕不怕死的问题……”李晓雪被呛得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其实,这时的张琳,对李晓雪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对她不再排斥,相反,感觉她是一个不错的女人。再说了,乔志军和她离婚也不完全是李晓雪的错,这个账不应该记在李晓雪的头上。她看到李晓雪一时语塞,连忙又说道:
“李主任,对不起,我不是和你发火,这是我的真实想法。”
“那您再考虑考虑吧。”李晓雪离开了病房。
刘德铭非常清楚,张琳之所以态度这么坚决,就是不愿意让他做出牺牲。可是,眼下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肾源,小梅虽然愿意捐出自己的肾,可惜和张琳配型不符。眼看着张琳的病情日渐严重,换肾的事刻不容缓,无奈,刘德铭只好让杨娇娇请来张居正做工作。
果然效果不错,张琳最后同意了接受刘德铭的肾源,但她有个要求,必须在钙果加工厂开业后再手术,而且开业时她必须到场。
张居正做通了张琳的工作后,特意见了见刘德铭,以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意。其实,张居正对刘德铭是没有好印象的,只是碍于张琳的面子,才不得不过来看望刘德铭。他见了刘德铭后,对刘德铭的行为大加赞赏,这反倒使刘德铭很不自在。
“谢谢小伙子了。”张居正在离开前,再一次对刘德铭感谢道。
“没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刘德铭虽然说的是客套话,但也是他的真心话,为张琳捐肾,是他自愿的。
张琳同意了接受刘德铭的捐肾后,李晓雪就将他们俩的的病房安排成了隔壁,便于大家互相照顾。刘德铭催促着燕雨欣尽快做好钙果加工厂的开业工作,李晓雪和杨娇娇在为他们的手术做着前期准备。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刘德铭和张琳也就有了空闲,他俩就常常到一起聊天,有时候是张琳到刘德铭的病房,有时候是刘德铭过去,但大多的时候是在张琳的病房。
“你怕死吗?”一次聊天中,张琳突然问起了刘德铭这个问题。
“我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刘德铭随口答道,随后挠了挠头,想了想,说:“也许怕吧,也许不怕。”
“这叫什么回答?怕就是怕,不怕就是不怕,也许怕也许不怕这等于啥也没说。”张琳不满意刘德铭这个回答。
“我真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刘德铭笑了笑,又反问道:“你怕吗?”
“出生是最明确的旅行,死亡难道不是另一种出发?”张琳笑着看着刘德铭,说道:“这是台湾作家三毛说的。”接着,她沉思了片刻,继续说道:“死亡是每个人必须要面对的现实,但是,每个人却有不同的理解。如古罗马哲学家奥里利厄斯说:‘人不应当害怕死亡,他所应害怕的是未曾真正地生活。’又比如法国作家纪德说:‘我相信疾病是一串钥匙,可以为我们打开某些门户。我相信有些门户,唯有疾病才能打开。’德国哲人左伊默也说过:‘谁怕死,谁就已经不再活着。’但我更欣赏英国著名哲学家、散文家罗素对生死的理解,他说:‘每个人的人生都应该像河水一样,流得平稳,最后流入海洋,不再有明显的间断和停顿,尔后毫无痛苦地摆脱了自身的存在。’如果我们都能像罗素那样,把人生比作河水,不知不觉地融入大海,毫无痛苦地失去自身的存在,那就不会感到死的恐惧。当死亡来临之际,我们就能坦然面对死亡,把它当作生命过程里的一个环节。像雨果那样,轻松地说:‘我该休息了!’”
接着,她吟起了英国诗人约翰·济慈的《夜莺颂》:
我在黑暗里倾听;啊,多少次
我几乎爱上了宁谧的死亡,
我在诗思里用尽了好的言辞,
求他把我的一息散入空茫;
而现在,哦,死更是多么富丽;
……
刘德铭看着眼前这位被病魔折磨的黒瘦的女人,一时间竟是那样的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