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十四章 儒家与皇权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问询室内,一众人尽皆面露沉思。
    老年方逸视线缓缓掠过众人继续道:
    “从现在的眼光看,一切似乎都顺理成章,早有预兆。
    但在当时,所有事情的发生都如此凑巧,像是书中写好的情节。
    那些不经意的瞬间,后来都成了故事里不可或缺的部分,让人感叹命运的无常与奇妙。”
    李明迫不及待的打断道:“哎呀,你就别铺垫了,赶紧说说看。”
    老年方逸无奈摇头,继续道:
    “你还真是没耐心……”
    “这首先得解释一下中原之地的政治结构,以及每朝每代必须面对的问题。”
    “其一,官僚体系与皇权之间的微妙平衡与激烈博弈。
    从最初的贵族与皇权共治天下,到世家大族逐渐崛起,与皇权形成制衡之势,权力的游戏愈发复杂多变。
    皇帝作为权力的巅峰,自然不愿受制于人。
    然而,除却开国之初的几位雄才大略之主,后世的皇帝多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
    所学皆限于书卷,缺乏实战经验,往往难以驾驭群臣,反被官僚与氏族所架空。
    但古代皇权至上,历代帝王又岂能甘心成为傀儡?
    于是,一场场权力与智慧的较量悄然上演,其过程惊心动魄。”
    “其二,谈及中原帝国的根本,首要便是皇帝统治的合法性。
    父终子及,这本是农耕民族的必然。
    但世事无常,总会出现各种意外。
    比如皇帝嫡长子早夭,便只能次子或旁系之子接掌大统,难免引发非议。
    更有甚者,无子嗣可继,只能从宗室中过继孩童,以承大统。
    此举更添变数,皇权的正统稳固性就会蒙上一层阴影。”
    “最后,就是变幻莫测的气候,如同一位无形的推手,左右着中原王朝的兴衰更迭。
    农耕民族,命脉系于土地,而土地之丰饶,又全赖风调雨顺。
    一旦气候转冷,庄稼歉收,就民不聊生。
    加之草原部族也会受到气候影响,以至于资源匮乏而南侵。
    中原王朝便不得不面临内忧外患的双重打击。
    战事频仍,国库空虚,唯有加重赋税以资军需,
    而此举无异于雪上加霜,将百姓推向了绝望的深渊。
    于是,逃难者四起,帝国根基动摇。”
    大汉也难逃这样的命运,几乎是三点都全部占满了……
    问询室内所有人都静静听着,无人言语。
    “刘邦初建的汉朝,将郡县制与分封制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既新颖又充满挑战的政治格局。
    这一时期,国家犹如置身于一场未完的棋局之中。
    刘邦死后,吕氏上位。
    再到后续七国之乱的爆发,更是如狂风骤雨般冲击着初生的帝国。
    经过一番厮杀后,刘家才坐稳江山。
    刘邦的第四子刘恒继承皇帝,称汉文帝。
    他选择了黄老之术作为国家的治理哲学,“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
    两次大幅度削减田租税,甚至一度全免。
    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让社会经济在废墟中重获生机。
    继而,汉景帝,秉承了父亲的遗志,将这一政策推向了新的高度。
    进一步强化了重农抑商的策略,继续减轻百姓负担,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安定与富庶。
    在汉文帝与汉景帝两代的共同努力下,大汉王朝迎来了其历史上的第一个辉煌时代——“文景之治”。
    百姓的生活是日渐富足了,然而,黄老之学却难以全面解答汉朝的统治合法性。
    于是,引入了儒家思想,以其独特的“天命观”为汉朝皇帝提供了新的合法性解释。
    后续的儒家学者,董仲舒更是提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按照儒家的观念,一朝一姓的天下并非永恒不变,唯有德行兼备者,方能得天命所归,坐拥九五之尊。
    这套理论,最初源自周朝人对“天命”的深刻理解,而在汉朝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与发扬。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难以回避的内在逻辑矛盾。
    若刘家取天下是合理的,那么一旦刘家治理不善,是否就意味着天命应该转移,换人来做皇帝。
    汉景帝时期,就发生了一场争论,“辕黄之辩”。
    儒家学者辕固生与道家学者黄生,就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的正当性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辩论。
    黄生认为,商汤与武王作为臣子,犯上作乱,其行为并无正当性可言。
    而辕固生则坚持认为,当君王的统治违背天道时,其统治合法性便自然丧失,因此商汤与武王的行为是正义的。
    这让当时的汉景帝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若赞同其观点,无疑为未来的乱臣贼子提供了推翻刘家统治的理论依据;
    若反对,则又难以解释当年刘邦造反的合理性。
    面对这一棘手的问题,汉景帝不得不采取和稀泥的态度说:
    “吃马肉不必非吃有毒的马肝,做学问也不必纠缠于汤武造反的事。
    以后这个问题,谁都不许再提。”
    然而,尽管嘴上是没人说了。
    但儒家“天命无常,惟有德者居之”的观念却如同种子般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中。
    随着儒家势力的日益壮大,这套观念不仅没有被遗忘,反而在民间与朝堂之上悄然流传。
    再加上董仲舒引入了灾异说,将天视为至上的人格神。
    认为如果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
    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更是让所有人笃信不疑,甚至皇帝本人都不例外……”
    李子星眼神中闪烁着对历史智慧的敬畏,缓缓道:
    “古人的天命观,确实阐述得条理分明,令人叹为观止。
    那一套套理论,让人不由自主地被其深邃所吸引。”
    这时,一旁静默许久的清风小道士也接话:
    “道家所追求的,乃是道法自然,顺应天地万物之本性。
    对于百姓而言,无为而治,不言之教,方为上策。
    让一切按照自然的规律去发展,不加过多的人为干预,这才是真正的和谐之道。”
    李子星眼中闪过一丝灵光,笑着接话道:
    “言之有理,这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提的市场经济理论不谋而合。
    那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着市场的供需,引导着资源的配置。
    何尝不是一种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体现呢?
    说不定,亚当斯密也是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道家老子思想的影响,”
    清风小道士微微点头,若有所思。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俯仰人间二十春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我刚换麒麟肾,你们就要跟我退婚? 万古第一婿许无舟秦倾眸 温小姐独美后,偏执靳总悔红了眼 割鹿记 重生之都市仙尊洛尘张小曼 夫妻双穿越,抄家我有位面金手指 玄幻:一觉睡醒我的坟竟然被人刨了 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当我拿错三次猫之后 护你家三年你要离婚?不装了,我修仙的! 田小溪陈家旺 嫁残疾相公种田养娃田小溪陈家旺 界起通天 小妻招人疼,禁欲霍少被撩到失控 静湖往事[京圈] 御医嫡女掌医馆[九零] 人在县城,你说我是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