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六十三章 胸怀四海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王莽此言一出,众人顿时欢呼雀跃。
    随后王莽迅速命人将竹简内容整理规划,给那些祥瑞之兆与编号。
    再向老太后禀报,陈崇他们走遍山川河流,深入民间,收集并记录下了这些祥瑞。
    在三万多根木简中,密密麻麻地记录了各式各样的祥瑞之兆。
    诸如“嘉禾、灵芝并见”,描绘了五谷丰登与灵芝共生的盛景。
    “五枝合为一心”,则展现了五根枝条神奇地合并为一的景象,寓意着团结与一心。
    “葛根下有铜”,在葛根之下发现了铜矿,这无疑是大地赐予的宝贵财富。
    还有“礼乐长常甘露下”,甘露随礼乐而降,滋润万物,昭示着国家的昌盛与太平。
    木简中各种编号,如“瑞十二”“瑞五十九”等等……
    每一编号背后,都代表着一个具体的祥瑞事件或现象,它们被精心分类、整理,最终呈现在这些木简之上。
    就这样,在欢声笑语中,王莽又加封了十二位列侯。
    分别是治明堂有功的平晏、刘歆、孔永、孔迁四人,以及宣明教化有功的王泽、阎迁、陈崇、李翕、郝党、谢殷、逯普、陈风八人。
    班稚眼看着局势如此,便主动上书请罪,提出要去给汉成帝守陵。
    再加上王老太后也出面为他说好话,王莽最终应允了班稚的请求。
    从此之后,全国上下都遵循着“报喜不报忧”的潜规则。
    每天,王莽耳边都回荡着悦耳的赞歌和喜讯,仿佛整个大汉都沐浴在了和平与繁荣的阳光下。
    王莽加九锡之后,心中的雄心壮志依旧继续燃烧。
    他认为,要让这个九锡加得货真价实,仅仅海内大治还远远不够。
    更需看周边的“四夷”是否真正宾服。
    毕竟,王化之业的完成,离不开四夷的归心。
    在此之前,南边,东边,北边,更是各种示好。
    然而,四夷之中唯独西边没有动静。
    王莽心中不免焦虑,于是派遣中郎将平宪携带重金前往西羌部落,试图以金钱为饵,怂恿他们成为汉朝的附庸。
    平宪自然狠狠地把握住这个大好机会,拿着大量真金白银去贿赂羌族首领,不计成本地砸钱求人家臣服。
    再次回朝时,就带来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那些居住在青海湖附近的羌族部落,早就被汉朝的威名和安汉公的仁德所折服。
    愿意将青海湖和附近的盐池献给汉朝,自己则迁移到偏远险阻的地方,充当汉朝的藩篱。
    实际上却是,西羌臣服与匈奴改名都名实不符。
    匈奴的人名和单于的王号虽然有汉文译名,但把“囊知牙斯”改成“知”只是汉人的自娱自乐,对匈奴并无实质性影响。
    而西羌此时主要还是游牧民族,少有农业。
    他们逐水草而居,土地献与不献只是个形式。
    向汉朝称臣既能得到汉朝官方的保护又能拿到一笔财富,对自己的传统习惯也没有影响,何乐而不为呢?
    况且“四夷”外交事务从来不是纯粹的外事。
    那些与外国真正相关的实质事务,臣民们一般是看不到的。
    能让普通臣民看到的所谓外事,都是为了应对国内的民意。
    匈奴、西羌与汉廷心照不宣、两边满意,各自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这也丝毫不耽误王莽小弟平宪的表演。
    回朝后就开始了自导自演的一番说辞:
    “臣问他们为何要如此慷慨?”
    羌族部落首领感慨万分地说道:
    “太皇太后圣明,安汉公至仁。
    如今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禾苗长达丈余,一粟能结三米,甚至有土地不种自生,蚕茧不蚕自成。
    甘露从天而降,醴泉自地而出,凤凰来仪,神爵降集。
    自从安汉公执政以来,我们羌人没有受到任何疾苦,因此思乐内属。
    而且汉朝有安汉公这五年里,我们羌族更是没病没灾,生活美满。
    所以,我们更愿意成为汉朝的藩属,共享太平盛世。”
    王莽自然是心中大喜,再次眉开眼笑,满脸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啧啧!诸位,看到没有?
    这便是教化的无穷威力!
    想当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那是何等盛况。
    如今在我们大汉,可是丝毫不逊色啊!”
    平宪在一旁,连忙应声附和:“安汉公所言极是!
    如今的大汉,真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您看,那越裳氏不远万里,辗转进献珍贵的白雉。
    黄支国更是从三万里外,跋山涉水,只为进贡一头活生生的犀牛。
    东夷王也是漂洋过海,不惜一切代价,奉上了他们的国宝。
    匈奴单于更是景慕我汉家制度,毅然改去了双名。
    如今,西域的良愿又主动献出土地,甘为我大汉的臣仆,这份威仪,这份荣耀,即使是古时横被四表的唐尧也无法与之匹敌啊!”
    王莽听着平宪的夸赞,心中愈发得意,如今不费一兵一卒便让西羌内附,终于达到了东西南北四夷宾服的盛况。
    他微笑着颔首,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嗯,不错。
    大汉的威仪,如今已是无远弗届。
    这一切,都是教化之功,都是大汉之幸啊!”
    王莽高兴地想要在这里设立一个“西海郡”。
    并上奏朝廷道:“汉家有东海郡、南海郡、北海郡,唯独没有西海郡。
    如今就差这一个便“四海俱全”了。
    既然羌人愿意献地,所幸就把这片土地设为西海郡,让汉民移民过去开发。
    同时,对归附的羌人设置官吏进行统领。”
    然而,让“西海”回归大汉的怀抱,这是王莽犯的一个错误。
    因为青海湖是咸水湖,盐池附近是盐碱地,从事农业开垦十分困难。
    所以,没人愿意移民到西海郡。
    王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新增加了五十条律法,把触犯律法的上万名犯人强行迁徙过去。
    当初汉武帝看谁家的地,都像是自家的地,也没想过要去动那块地方。
    但王莽仅为了使这块荒地更像一个郡,就开始了强制移民。
    将很多罪犯和壮丁都移民到青海湖戍边看牦牛。
    那个地方土地产出低,根本养不活这么多人。
    非得派这么多人过去的结果,就是大多数人都死在那里。
    这一举动略微激怒了一些民间百姓,但也只是罪犯和壮丁那一小部分。
    但这已经与陈崇所说的“官无狱讼”“犯者象刑”背道而驰。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终于在民间第一次出现了对王莽这种行为的怨念。
    或许只有真正利益关系到了自己头上,人们才会直观地感受到其中的不公与苦难。
    但王莽哪管这些,既然要复古,那周朝的一切都是好的,都是政治正确。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玄学千金是大佬,三少追着要入赘 一品宫女苏吉祥 她掉马甲后,矜贵老公茶化了 灰烬领主 穿越星际:妻荣夫贵 初之心盛霆烨 特战之王 NBA:开局一张三分体验卡 逆徒下山:绝色娇妻投怀送抱 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 秦峰江晓晴 龙王出狱,我靠师姐就能无敌 我走后,为什么又哭着求我回来? 穿书反派:修为尽失,女主逆推 高冷校花重生了,疯狂倒追我 西幻:从鹰人部落到天使帝国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人在县城,你说我是大佬? 吹彻小梅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