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更重要的是,他们兄弟的存在已经对刘玄的帝位以及绿林高层利益构成了威胁。
一时间,许多势力纷纷表示归附刘家兄弟,而对所谓的“皇军”不屑一顾。
在昆阳之战后的不久,刘玄下令诸将前往宛城会合。
此时的刘秀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了气氛的异常。
他提醒刘縯要提高警惕,但刘縯却只是笑笑,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刘縯不知道的是,这次宛城大会,刘玄已经对他起了杀心。
刘玄精心安排了一场“宛城宴”,并设定了暗号:
“一旦举起玉佩,便是诛杀刘縯的信号。”
然而,在这次宴会上,刘玄并没有下令擒杀刘縯。
也许是心生愧疚,也许是老天在给刘縯一个逃生的机会。
刘縯的舅父樊宏在宴会中察觉到了杀机,在会后提醒刘縯:
“今天的宴会就如同当年的鸿门宴一般,充满了危险,必须要小心行事。
除了樊宏之外,还有不少人看出了局势的不对劲,并纷纷提醒刘縯。
然而,刘縯却只是笑笑,并未将这些警告放在心上。
在宛城大会期间,刘秀还注意到了自家的墙头开始出现松动。
南阳派中的老兄弟李轶开始与绿林派的大佬朱鲔等人打得火热。
刘秀再次提醒兄长刘縯,不要过于信任李轶。
然而,刘縯依旧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仍然对李轶推心置腹。
然而,事实证明刘秀的担忧并非多余。
后来正是这个李轶和朱鲔亲手布局,下手杀害了刘縯和南阳派的第一悍将刘稷。
刘稷是刘縯兄弟的心腹爱将,当他得知刘玄被立为皇帝时愤怒异常。
直言不讳地表示咱们都是跟随刘縯兄弟起兵的,对刘玄的帝位表示不满。
刘稷的这番话很快传到了刘玄的耳中,刘玄决定对刘稷也一起下手。
尽管刘縯竭力保护自己的爱将,但刘稷并没有像岑彭那样幸运地逃脱厄运。
最终,他与刘縯一同被阴谋所害,同日遇难。
刘縯性格豪爽、待人坦诚、侠肝义胆,这些品质使他能够成为南阳的黑社会老大。
然而他有雄才大略却缺乏足够的政治智慧。
过于锋芒毕露,不懂得在权力斗争中收敛自己的锋芒。
对于权力斗争中的险恶和阴谋严重估计不足,最终导致了悲剧结局。
他的死不仅让绿林军消除了一个心头大患,也让一些自己人都对他心生不满。
虽然刘縯的离世让人扼腕叹息,但客观来说他也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任务。
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使命就是将弟弟刘秀带上了历史舞台。
另一边,一个曾被遗忘的谣言再次在民间流传。
那是关于翟义指责他毒死了汉平帝的旧事。
这一指控再次刺痛了王莽的内心,他决定在王路堂召集群臣,以正视听。
在庄重的朝堂之上,王莽取出了当日所写、曾深藏于汉家宗庙的金縢策书。
他一边朗读,一边泪水滂沱,情感之真挚,令人动容。
他以此表明自己绝无杀害女婿汉平帝之心,
群臣在沉默中聆听,感受着皇帝的悲痛与坚定。
然而,透过模糊的泪眼,
王莽发现,自刘歆离世后,朝廷中的旧人已寥寥无几。
那些他熟悉的面孔,如同逝去的时光,渐行渐远。
桓谭也因与典乐之争被免职,回到了故乡沛县。
回想立国之初的“十一公”
如今“四辅”中仅剩哀章
“三公”中仅有王邑,“四将”里只有王盛还在。
这三人中,哀章贪婪成性,此刻正在洛阳守城,战绩平平。
王盛出身卑微,曾以卖饼为生。
如今只有他的堂弟王邑,成为了王莽身边最后的得力助手。
昆阳大战的失利,虽然王邑负有主要责任,但他的忠诚却是无可置疑的。
王莽决定召回王邑到长安,委以重任,组建新的执政团队。
为了打消王邑的顾虑,王莽特意在诏令中提到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
“予年事已高,嫡子们都已离世,有意将天下传于你。”
王邑闻讯后,迅速返回长安。
虽然最终并未明确立王邑为太子,但他确实成为了新朝的顶梁柱。
王莽拜他为大司马,权势仅在皇帝之下。
王邑的执政团队中,大司徒张邯和大司空崔发都是中生代中最受王莽信任的人才。
然而,他们二人虽擅长符命之术,却缺乏政事经验。
曾任大司马的苗接替了刘歆的位置,被拜为国师;侯林则被拜为卫将军。
与汉末新初的风云人物相比,这几位新任官员显得平庸无奇,并无公辅之才。
然而,在这个动荡的时期,平庸与否似乎已无关紧要。
王莽在去年制造升仙车时已然显得自信满满,甚至有些癫狂。
此刻在内忧外患的重重困境中,已近暮年的王莽,处境可谓凄凉。
自刘歆事件后,王莽的精神状态每况愈下。
作为新朝的皇帝,此刻他除了更加沉迷于谶纬之术,
似乎已无法找到其他能够挽救大新王朝的方法。
面对无法挽回的战事,他忧虑得食不下咽,夜夜难眠。
每日疯狂地研读兵书,试图找到平定叛乱的策略。
疲惫困倦时连床也不沾,直接在席子上凭几而眠。
皇后和众多佳丽,此刻在他眼中都如同虚设,无法给他带来任何安慰。
日常政务被他完全抛诸脑后,遇到急事便用厌胜之法来应对。
而朝廷中,总有一些人会迎合他的喜好,提出各种建议来取悦他。
有臣下这样提议:
“既然民众都怀念汉朝,那我们就应该拆掉汉室渭陵、延陵墓门的屏网,破坏他们的风水。”
王莽听后,毫不犹豫地下令:
“拆!一定要拆!”
接着,又有大臣提出新的建议:
“汉朝以火德自居,而水能克火。
我们应该用黑色将这两座陵墓涂黑,以水克火,破除他们的气运。”
王莽听后点头赞同:
“涂黑!
立刻去办!”
尽管事到如今,王莽却从未有过投降的念头。
因为这便是他以圣王自居的宿命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