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一章 司马八达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兴平二年(公元一九五年),年关刚过,温县传来消息,司马家和赵家从冀州返回家乡。
    蔡琰虽然任命高柔为温县令,但高柔仍在酸枣镇守和屯田,不过温县蔡琰一直都有派人盯着。
    温县司马氏,项羽所封的殷王司马卬之后,此时的家主为司马防,字建公,在长安担任京兆尹,还是曹老板早年的举荐之人。
    司马防跟种猪一样,生了八个儿子,因为表字中都有“达”字,号称司马八达。
    其中最有名的,自然是老二,司马懿,司马仲达。
    董卓专权的时候,司马防亲近董卓,却让长子司马朗带着家人逃回家去。
    司马朗,字伯达,也是一位贤才,看出河内温县也不安全,回乡后又和同县赵咨一家子前往冀州魏郡黎阳县投奔统领兵马的乡里姻亲赵威孙。
    可惜黎阳也不安定,前有南匈奴盘踞,后有黑山贼勾结魏郡郡吏反叛袁绍,接着又有袁绍南下攻击吕布、西进攻击蔡琰。
    另外,司马朗还听说蔡琰把司马家和赵家的田地都没收了。于是,司马朗便回乡了。
    此时,司马朗二十四岁,司马懿十六岁,司马孚十五岁,司马馗、司马恂、司马进、司马通、司马敏就更小了。
    听说此事,蔡琰亲自来到温县,在县衙召见还没长成的司马八达。
    “司马朗拜见蔡将军!”
    司马朗内心有些懵逼,自己想要回自家百余顷田地的小事,怎么会让这位河内太守、征胡将军亲至,但只得压下心中不安,不敢直视蔡琰,带着弟弟们行礼。
    司马朗身穿一袭象牙白色的儒衫,身材修长,面容清癯,眉宇间透露出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与睿智,发髻用一根简单的玉簪束起,额前几缕碎发随风轻扬,为他平添了几分温润如玉的气质。
    司马懿身着蓝色长袍,身材适中,面容俊朗,鼻梁高挺,眼神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年纪轻轻却已展露出不凡的气度。
    司马孚穿着一件素色的长衫,面容清秀,眼神清澈如水,透着一股子书卷气,显得温文尔雅。
    其余五位,也都生得容貌端正,举止有度,一看就是很有教养的孩子。
    “不必多礼,司马氏不愧是世家豪门,竟有如此多俊才并世。吾初任河内,正求贤若渴,伯达以及二位少年英才可愿入吾府内任职?”
    蔡琰看向司马朗、司马懿和司马孚,问道。
    其中,主要的视线都集中在司马懿身上。
    蔡琰对司马家的印象,那可是极其不好的,但他们最终能推翻曹氏,能力也确实没得说。
    至于司马懿活了七十多,司马孚活了九十多,但想要熬死自己,那是不可能的。
    故而,蔡琰准备把他们都收为麾下。
    “朗才疏学浅,二位胞弟年纪尚幼,承蒙蔡将军错爱。”
    司马朗婉言拒绝道。
    他虽然听说过蔡琰的事迹,但在一女子手下,能有什么大作为。
    “呵,司马氏盘踞河内三百余载,侵占田地一百三十六顷,蓄养奴婢一千四百三十八人。
    仅近十年,就有十八条人命冤死于司马氏手中,既然伯达拒绝出仕,那就好好清算一番。”
    蔡琰冷笑道。
    司马朗带着家人避祸的时候,只带了百余奴婢,剩下的都留在温县看家、守护庄园田地。
    蔡琰之前直接派人把这些田地没收,奴婢遣散或者编入军中了。
    司马朗一行回家,只有宅子和本姓的管家、家仆等还在,最近正在想办法弄回来呢。
    听到蔡琰的话,司马朗冷汗涔涔。
    “将军,只要吾等出仕,就能拿回田地了吗?”这时,司马懿问道。
    “当然,不能。若是汝等答应出仕,吾可返还百亩田地,余者便算抵罪。”蔡琰笑盈盈地道。
    “将军,吾司马氏非是任人欺侮之辈!”司马朗硬着头皮,直视蔡琰说道。
    蔡琰毫无瑕疵、吹弹可破的脸蛋没有让他产生丝毫波澜。
    “是嘛?”蔡琰“噌”的一声拔出一柄横刀,拿起一旁的丝帕,开始擦拭起来。
    这声音吓得司马八达齐齐一颤。
    司马懿拉了一下司马朗的袖子,轻轻摇了摇头。
    “承蒙将军看重,吾等愿在将军麾下效力。”司马朗暗吸一口气,说道。
    “甚善。吾便任伯达为军中主簿,司马懿和司马孚为军中从事,司马馗、司马恂、司马进、司马通、司马敏前往壶关学院学习。”蔡琰微笑,道。
    “多谢将军。”司马朗等人说道。
    “嗯,十日之内,记得来野王赴任。”蔡琰说完,走出了司马家。
    “这蔡琰,真是欺人太甚!”司马朗恨声道。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为之奈何。彼一女子,终将败亡,且暂忍之。”司马懿劝道。
    “只能如此了。”司马朗叹息道。
    蔡琰又用类似的方法,征辟赵咨为从事,赵咨的儿子赵酆送到壶关学院改造,阿不,学习。
    司马朗、司马懿、司马孚、赵咨来到野王县之后,发现办公竟然都是用的昭姬纸,他们在冀州的时候买过一点。
    蔡琰又将自己编的教材印刷本给他们每人送了一本,又深深震撼了他们。
    “这书字迹竟然一模一样,怎么可能?”司马朗不敢置信地道。
    “此怕是用类似印章之法印制而成。”司马懿仔细观察,沉吟半晌说道。
    “昭姬纸、昭姬犁、书籍印制法、还有这算学、这什么拼音,难道这蔡昭姬真乃天人乎?”
    大致看完书籍内容,司马懿感慨道。
    之后数日,司马懿等人又看了蔡琰的练兵之法、耕种之法、灌溉之法等等,屡屡被震惊到。
    其中灌溉之法,蔡琰使用了龙骨水车和筒车,前者据说是由十常侍之一的毕岚发明,后由曹魏给事省中马钧改良,后者则出现于隋唐时期。
    马钧还发明了新式织绫机,还改进了诸葛亮的连弩。
    新式织绫机被蔡琰毫不犹豫抢先“发明”了,甚至让后勤部开了几家织布作坊,雇佣女工织布。
    至于连弩,她没有弄出来。
    对于军事装备的升级,蔡琰一直是很保守的,比如更完备的马镫、马掌、回回炮等。
    一方面她不想战争烈度升级,以免死更多人。
    另一方面,她需要维持自己的力量优势。
    但此时已经出现的弩,蔡琰正在加紧制作,并成立了新的一部——弓弩部。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刚想艺考你说我跑了半辈子龙套? 渊天辟道 CS:才16岁,让我老登逆袭? 刑侦专家[九零] 救命!病娇游戏男主角被我性转了 一人之下的儒修 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 至死靡他 金龙:帝国六千年 旧神,连发枪和禁酒令 登神 海贼×小动物√ 东京:兔子警官和她的邪恶搭档 在虐文世界发疯 什么金盆洗手,我又不是龙头大佬 修仙,写狗血文成神 我太想重生了 仙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