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八十年代,很多名胜古迹都还没有保护起来,国家没有财力、精力和人力来修缮维护这些名胜古迹。
人都还挣扎在温饱线呢。
《少林寺》拍摄的时候,嵩山少林寺破败不堪,整个山门,也就只有十个上了年纪的老和尚在看守。
《少林寺》火起来之后,嵩山少林寺的情况才逐渐好转。
李稻花他们看中的园林,长驱直入,没有收门票的,也没有管理打扫的,就像个普通的公园。
“糟蹋了啊。”李稻花看着园林里有些地方被破坏的不像样,还有人写上某某到此一游的字。
跟当地政府交涉借园林,这一步是最简单的,难的地方在修缮园林。
再怎么说,他们是要把这地方当楼王拍的,总不能破破烂烂的,那像什么样子。
“尽量维持原貌,不要过多的破坏,我们用的时候,大多数只是拍外景,里面挑选一处装修就行。”
“这装修......”
剧组有些麻爪,如果按照纯复古装修,很多地方不方便,跟他们剧组也不太搭,港岛的富豪也不太追求纯古。
“古今结合嘛,借鉴古代的装修思路,家具采用偏现代,但是又不是纯西式的那种。”
李稻花说的是新中式,既有中式韵味,又结合现代化。
只是,新中式设计的不好,很容易画虎不成反类犬。
新中式的装修思路要走复古,虚实结合,有留白,有点缀,不能走现代极简装修思路。
只是这样一来,家具就要另外定制,他们没有那么多钱,也没那么多时间。
“其实我感觉稻花老师家就挺好的,之前就想在稻花老师家拍摄。”
李稻花家就是新中式装修,张鑫炎第一次去的时候,还觉得看起来有点奇怪,不是令人讨厌的那种奇怪。
觉得看着顺眼,又不知道哪里顺眼,等到离开之后才反应过来,她家跟他之前见过的装修都不一样,才会觉得奇怪,顺眼是这样的搭配在四合院一点也不突兀。
“那就外景用园林的,内景在我家拍,拍完剪辑在一起。”
“这个好!”
张鑫炎本来就是剪辑师出身,这样的剪辑方式对他来说小菜一碟。
剧组人员带上请的外援,一堆人花了一天时间把园林打扫出来,选择最好的几个角度拍摄一堆外景,方便以后剪辑。
打扫过后的园林里,看不到枯枝落叶,还有不少开的正艳丽的花,许多花北平都没有。
这就是为什么要在苏州拍摄的原因,南北方气候的差异,导致双方在园林建设方面选择的植物也大不相同。
李稻花回家没有提前说,林金凤看到她回来的时候惊喜不已。
“哎呀你可算是回来了,妈想死你了,你看你,都瘦了。”
这可不是林金凤亲妈眼,李稻花确实是瘦了,这段时间在港岛吃的不习惯。
她不太喜欢跟人应酬,港岛那地方,很多时间又不得不应酬,吃中餐还好,吃西餐对李稻花来说更痛苦。
半夜让厨师给她加餐吧,又会有负罪感,总觉得半夜吃,长在身上的都是肥肉,不是肌肉。
“回来我可得好好补补,妈你一定要多做点好吃的!”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尤其是对她来说,身体更重要。
“妈,剧组想在咱家拍摄几天,这几天你们就跟我们一起住酒店吧。”
“啥,在咱家拍……………”林金凤有些不太愿意。
如果是以前,听说有剧组要在自己家拍?,那她肯定是觉得蓬荜生辉,觉得是自己家的荣幸。
来北平这一年多,见的人多了,也知道自己闺女多有本事,在人前自然就不会露怯。
剧组拍摄是很好,但是这家里的东西可都是闺女辛辛苦苦挣回来的,都不便宜呢,还有不少东西,一般人都买不到,用外汇才能买到的。
剧组那么多人,难免有些人毛手毛脚的,就算没人偷东西,不小心碰坏家里什么东西,以后还要再修,不够麻烦的。
最后还是李稻花把她说服了,林金凤才勉强同意。
李三柱他就没什么问题,每天甩手掌柜一样,除了听林金凤的吩咐买东西,最近他迷上了下象棋。
正在跟胡同里的老大爷们一起学下象棋呢,换地方住对他最大的影响就是每天要早睡早起,走更远的路下象棋。
“哎,这酒店也有电视机,正好,我之前看的电视剧还没演完呢。”
李稻花他们住在北平饭店里,欧阳远就去之前的小四合院跟李丰获他们挤挤,从那去上班还更方便。
“你最好还是跟稻花商量好,要是稻花不同意,我劝你还是听稻花的。
晚上吃饭的时候,李丰获他们吃的包子,一大盆包子,三个男人很快就吃的见底。
“对,这是还是跟弟妹商量商量。”
“我知道,我肯定要跟稻花商量的,只是稻花最近在忙,我想等稻花忙过这阵再说。”
这时候暑气还未完全消散,吃顿饭都能吃的满头大汗。
北平饭店里,李稻花正在吃饭,张鑫炎给她带过来一个消息,说是内陆准备引进《天台之上》。
说引进也不准确,《天台之上》算是合拍,也有内陆的一份。
只是内陆播放,就要等《天台之上》全部拍?完成,然后再播出。
“内陆的影视节目本来就少,之前也是要引进的,与其引进其他电视剧,当然要照顾自己家的产业了。”
张鑫炎看的清楚,而且,港岛很多影视节目,也不符合内陆的引进标准,《天台之上》会被选上也是情理之中。
拍到现在,这部剧已经拍了有大半年,楼王部分也是电视剧临近大结局。
从开播以来,《天台之上》以摧枯拉朽之势,把亚视的收视率拉的高高的,TVB的《十三太保》最后草草完结,大结局收视率甚至还不如首播收视率。
之前唱衰银都现代剧的报纸纷纷转变风向,开始唱衰武侠剧。
甚至有人采访到张鑫炎头上,问他对武侠剧怎么看,以后是否会拍摄武侠剧。
张鑫炎能怎么看,他之前也问过李稻花这个问题,李稻花的回答是这个年代,不管什么剧,都远没有到什么衰落的时候。
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会让每种类型的电视剧都大放异彩,这时候正是多拍摄攒口碑的时候。
等以后人们越来越挑剔再去拍?,就不好出头了。
武侠剧,他肯定也会拍摄的,就是不知道李稻花有没有这方面的打算。
他觉得,他跟李稻花还是挺合得来的,他们这次的合作不就大获成功。
关于内陆引进《天台之上》她并不看好,这部剧就不是拍给这时候的内陆老百姓看的,大家连商品房都还没完全接受呢,更别说这里面关于商品房的深度挖掘了。
“反响绝对不会太好,可能再过个十几年,几十年,这部剧才适合内陆。”
等到零几年,炒房团在国内出现,房价不断攀升,才是国内的房地产真正发力的时间。
张鑫炎不太在乎这部剧在内陆的反响,他作为港岛导演,更关注的还是自己的基本盘港岛。
等吃过饭,李稻花往小四合院打电话:“你们最近还跑车吗?”
“跑啊,现在我们也算是个小车队,又加了十几个人,几辆车。”
加的车是欧阳远朝李稻花打报告,申请贷款买的。
这钱是李稻花的投资入股,车队对外说是欧阳远的,其实最大的股东是李稻花,等到以后他们正式开公司,都是要分清楚的。
“你们最近去南边拉点衣服回来,就根据《天台之上》上面的服装来拉,要不了多久《天台之上》就要播出了,最早的一批才能挣更多钱。”
很多行业拼的就是个效率,打的就是个时间差。
第一波人吃肉,第二波人喝汤,剩下的人汤都不一定喝的上。
既然知道《天台之上》要在内陆播出,当然要赚上一笔。
剧情大家可能看不懂,不喜欢,不妨碍服装爆火。
港岛现在最流行的穿搭就是《天台之上》,即使《天台之上》在内陆不火,过段时间,港岛那边的穿搭风格传到内陆,一样会受人追捧。
港岛,今天演到安娜负责的港寨新开发楼盘揭幕,其中的楼王更是引人关注。
剧里,据说楼王是请的名家进行设计,成功人士,巅峰住宅……………
不少人坐在拥挤的家里,手里端着饭,一边吃,一边看电视。
楼王出现的时候,从俯拍,到近景拍摄。
“哇,这跟公园有什么区别啊!”一个年轻人用筷子指着电视,电视里楼王家郁郁葱葱的树木,一眼望不到边。
“当然有区别啦,你有看到我们这里有这么大的公园吗?吃你的饭啦!”
年轻人噘噘嘴,他家附近确实没见过这么大的公园,岂不是说,公园还不如人家家。
“哎,这个房子讲究啊!”楼王内部装修出现的时候,老伯才缓缓开口。
“这才叫楼王啊,一看就是有钱人家专门请人定制的,不是街上买的大路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