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49、049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不过既然月莺过来了,杜母就直接问了:“月莺,老五她姑钱丢了,你见着了吗?”
    于月莺:“我可没见着,昨天文秀在她们屋呆了一天,后来还是老四回来,文秀才出来。不信等老四回来你问她。
    她再三强调,“我可没见着什么钱。”
    又嘀咕,“昨天又不是只有一个人。
    这嘀咕声可不小,就是说给杜得敏听的。
    于月莺可不傻,说钱丢了,不就是怀疑她拿的吗?
    虽然之前她生过这种想法,但是,杜爷爷如今好了,这一个铁饭碗的工作不比拿点小钱强?
    而且,听姨妈说,杜爷爷的病就是老五小姑气出来的。
    这下她工作的事八拿九稳了。
    “得敏,你听到了,月笃说钱不是她拿的。要不这样,既然文秀也在家,等文秀回来,你问问她吧。”杜母道,“我这边还有点事,家里就交给你了。”
    杜母说完就出门了。
    一是去贺家,把两个孩子见面的事定下来,二呢,她要去菜市场买点好菜,烛点汤。
    要是买不着肉,买点鱼炖鱼汤也行啊。
    病人得补。
    于月莺紧紧的跟上了杜母,“姨妈,我陪你去。
    杜母回头瞧了于月莺一眼,“现在去会不会太早了?”她是去贺家。
    于月莺:“我就在外头看一眼,不进去。”
    她要瞧瞧贺家的人。
    十几块钱。
    对杜得般来说,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算了。
    等回头她妈出了院,再从她妈那把这钱补回来。
    现在最重要的搬家。
    杜得敏回屋,清点了一下收拾好的东西,然后出了门,去了附近的代销点,给冰棒厂那边的朋友打了电话。
    “我东西都收拾好了,你们过过来帮我搬点东西,中午我请客。
    邮局。
    余凤娇教他们怎么寄东西。
    “你回去找些打了补丁的旧袄子过来,回头把里这药片塞到旧袄子里。还有这麦乳精,不能这么寄,这太扎眼了。”余凤娇有经验,“弄点糠,把麦乳精混进去,回头你在信里写清楚,让你家亲戚泡着吃煮着吃都行。”这样吃味道是差点,但是别人不会没收。
    都到农场那种地方了,该忍得忍。
    像麦乳精这种好东西,就算寄到农场,跟人打了招呼,也落到这小杜的亲戚手上。
    农场偏,好东西少,但凡中间过几道卡,这东西就没了。
    杜家老三受教了。
    原来寄东西也是有门道的。
    文秀犹豫着:“这糠不好吧。”
    余凤娇不说话了。
    杜家老三:“挺好的,东西能到(姑父)手上就好。”还讲究那么多干什么。
    余凤娇又说了一句:“农场那边一下雨路可就不好走了,你们最好寄点防水的东西去,我听说那边大多住的是棚屋。”漏雨的。
    “糖果就明着寄,让他们收,红糖分成几小包,他们总会留一点给收件人的。”
    文秀在邮局写信。
    杜家老三去买油毡纸了,这东西防水。旧棉衣,小姑父家里应该有,可是那边这会不好过去。
    老三决定回杜家,拿二哥的旧棉衣给姑父寄去,反正二哥今年得了父亲的单位发的绿色大袄子。
    还是他亲自寄的呢。
    机修厂。
    上午杜思苦从一车间出来后,回女工宿舍补了个觉。
    到宿舍的时候碰到张阿姨,又说了一遍家里人病好转的事,这才上楼。
    这一睡就睡了两个多小时,一下子就中午了。
    她往窗户外对一瞧,远远的看到人都往食堂那边去。
    肖哥说中午去一车间拿毛线,她得先去车间。
    杜思苦起来,就出去了。
    路上碰到几个回来拿饭盒的女工,又一一问询杜思苦家人的情况,好不容易才出了宿舍。
    结果,她走到一半,还没到一车间呢,就看到肖哥骑着自行车,车后座系着一大包东西。
    特别大一包!
    往她这来了。
    她的毛线团没这么多吧。
    肖哥的自行车停到了她跟前:“这东西多,要不我送到女工宿舍门口,你再提进去。”
    这里离女工宿舍还有些距离。
    他身后,除了留在家里的三斤毛线,剩下十二斤跟杜思苦的一斤半,全送过来了。
    不光这些,还有先头从纺织厂拿的红布。
    肖哥说:“还有上回那红布,上头的鸳鸯都坏了,我不要。我给分成两份了,这份好一点的给你的。”
    次的一点的送到鹏子家去了。
    鹏子媳妇看到乐呵呵的给收了。
    “等会,肖哥,你到底买了多少毛线团?”杜思苦从袋子外头看到好几个色了,“你买的东西往我这里送怎么回事?”
    她就一斤半的毛线啊。
    “凤樱说了,这上头这个,桃红色的,最艳的这个是给你留的,就这一份。”肖哥指着上面的说。
    什么?
    桃红色!
    天啊,杜思苦可受不了这个颜色,“这颜色不耐脏》“还艳。
    妈啊。
    杜思苦看到袋子里的白色毛线团了,“我要这白色的。”这个色不挑人。
    她又看到灰色了。
    “灰色也行。”这个耐脏。
    还有蓝色的,浅蓝色的,黄色的,土黄色的。
    还有深蓝色跟黑色。
    挺多啊。
    “我家凤樱说了,这桃红的色可少见了,他们纺织厂都没几份,比大红色还少见呢。你就留着吧,这还是她用的自己的份额换的。”肖哥非要杜思苦拿桃红色,“要是你嫌艳了,这个浅色的你也拿一份去。”
    至于剩下的,“你帮我看看宿舍这边有没有要,成本价卖出去就行。”
    肖哥在风樱面前充大头,花了七十市尺布票。
    这会又就想着把毛线团卖了,再把布票换一点回来,风樱一直说商场里的衣服样式好看,有外国货,他想攒点布票去过年的时候去商场给风樱买件呢子大衣。
    “怎么你家的了,她同意了?”杜思苦纳闷道。
    不该啊。
    凤樱不是觉得肖哥年纪大了一轮吗。
    “她也没拒绝啊。”肖哥习惯性的摸了摸息的大胡子,一摸扎手,赶紧收回手。
    又补了一句,“我看出来了,她喜欢生的,我这不是把胡子给刮了吗。”
    嫩了吧。
    杜思苦,“你这毛线多少钱买的?”
    “跟你一样,五块钱一斤。”
    肖哥买了十五斤,花了七十五块钱,这还没算布票。
    杜思苦:“这样,宿舍要是有人要,那就五块五毛钱一斤。要是我熟人,那就成本价出,行吗?”
    “行。”肖哥说,“布票我年底有用,要是下回你发工资布票用不上,就跟我换。”
    用粮票换。
    不说了,肖哥骑着自行车往女工宿舍去了。
    杜思苦跟在后面走。
    到了女工宿舍,肖哥那大袋子东西放下,这些东西只能杜思苦自己拿进去,女工宿舍他可进不去。
    肖哥道,“我就先走了。”
    他要去食堂,他还没吃饭呢,早班刚下,他就回家拿给杜思苦拿毛钱团了。
    “不用,我等会自己过去。”杜思苦得把这毛线收拾好才能过去。
    再说,肖哥现在这形像,怎么看都不像三十出头的,她跟肖哥一块去吃饭,怕被传闲话。
    尤其是这会,肖哥把胡子刮了。
    这大新闻,别说一车间,三个车间都传遍了。
    这毛线加起来不到十五斤,算上布,差不多二十五斤。
    一卷布十公斤,分成两份,一份五分斤,也就是十斤,其实挺多的。
    杜思苦觉得这红色布料挺厚实,等棉花买着了可以做棉衣,就是,颜色太红了。不管了。这自得的布,过年就该喜庆。
    怎么说也能省一笔钱跟布票呢。
    说起来,她的小金斤今天又少了十块钱呢(给三哥了)。
    二十五斤,不是特别重。
    杜思苦提起来还行。
    路过宿管办公室。
    杜思苦在那纠结了半天,还是把桃红色的毛线团拿了出来,“张阿姨,这毛线团麻烦您帮我织件毛衣。”
    她下次还要找凤樱买棉花,这颜色是凤樱好不容易挑的,还是穿了吧。
    到了冬天,外头套个棉衣,里头穿什么颜色都不要紧。
    又没人看。
    张阿姨听到声,从水房那边出来了:“毛线买好了?”
    她在洗菜呢。
    等会准备起炉子做饭。
    “买好了。”杜思苦把桃红色的毛线团递了过去,“您看看,我就是觉得颜色太艳了,托人挑的。”
    唉。
    “这颜色好啊,独一份,”张阿姨擦了擦手,这才拿起毛线团,一捏,手感好得很,“这是好毛线。”
    她织了二十多年的毛衣,这毛线好不好手一摸就知道。
    张阿姨把毛线放到了篮子里。
    杜思苦把那一袋子提到了宿舍室,问张阿姨:“张阿姨,你这边买毛线吗?”这会颜色特别齐全。
    要是张阿姨要,先挑。
    成本价给。
    “你怎么买了这么多?”张阿姨吃惊。
    “别人的,在我这放一放,您要是要,就成本价给您。”杜思苦赶紧说,“我可不是在这边推销东西,我是想着咱们宿舍要是有人需要,可以拿一点。要是都不要,人家还要过来拿走的。”
    反正是肖哥的东西。
    真卖不出去,肖哥可以拿回去,看车间的男工有没有给家里人买的。
    或者,拿到黑市去卖。
    张阿姨瞧中了一个深蓝色,跟一个大红色的。
    蓝色给儿子的,大红色给孙女的,儿媳妇的就大红色织个围巾吧。
    蓝色跟红色各要了一斤半。
    她儿子个头不高,一斤半够用了。
    “五块钱一斤,一手五市尺布。”杜思苦说的是成本价。
    这么便宜。
    张阿姨赶紧把自己的要挑了出来,“供销社那边最便宜都要八块钱呢,像这样好的,十五块钱都不止。”
    小杜这是给了大实惠了。
    “你答应给我织毛衣呢,当然得成本价。”杜思苦道,“要是我自个买的,我都打算送您。”
    张阿姨笑了。
    这话听着让人舒服。
    张阿姨数了十五块钱跟十五市尺的布票给杜思苦。
    杜思苦接了后,提着袋子上楼了。
    刚到门口,就碰到人了,隔壁的鸡窝头,“杜思苦,你怎么回来了?昨天广播你家里不是有人病重吗?”
    “好转了。”杜思苦拿出钥匙,打开宿舍的门,把袋子提了进去。
    鸡窝头跟了进来,“你哪来的这么多毛线啊?“
    这人是大嘴巴。
    杜思苦脑子一动:“别人的,在这两天,明天就拿走了。”
    她宿舍住了三人,有地方放。
    鸡
    窝头伸着脑袋瞧。
    颜色挺齐全,看着比供销社的还新呢。
    “卖吗。”鸡窝头已经在想怎么讲价了。
    “不卖不卖。”杜思苦道,“我马上就去食堂了,你别档门口。”
    她拿了饭盒,关上窗,锁上门。
    锁门的时候鸡窝头还扒在门边看她的毛线团呢,“那黄色的真好看,真不卖啊?”
    “又不是我的,不卖。你脚挪挪,我要锁门了。”
    杜思苦说道。
    鸡窝头还说讲价呢,人家不卖,价都不肯开。
    真是的。
    她眼珠子一转,有主意了!
    她一个人劝不动,可以找别人一块跟杜思苦说说情啊,人多力量大!
    说干就干!
    宿舍里头,以前庞月虹最爱手工活,爱针线,可惜她走了。对了,还有一个,徐丽莲。徐丽莲不常住在宿舍。
    对了,她可以去财务科。
    杜思苦下了楼,“张阿姨,我毛线团全在宿舍里头,您要是听着动静,帮我看看。”怕被人偷。
    “放心。”张阿姨肯定会帮着看的。
    再说了,女工宿舍前一阵出了事,保卫科往这边来得勤,小偷小摸的事都没了。
    食堂。
    宋良眼前的饭盒已经空了,他早就吃完午饭了,但是没走。
    他往食堂门口看了好几回了。
    在等人。
    杜思苦拿着饭盒匆匆跑进来的时候,他稍稍松了口气。
    他就知道能在这碰到这位小杜同志。
    等小杜同志打完饭,找了个位置坐下,宋良才慢悠悠的走过去,“小杜同志。”
    杜思苦嚼着饭,抬头看去。
    今天她来得晚,只有素菜了,就打了土豆跟茄子。
    食堂这会人不多,杜思苦旁边没人。
    “我能坐这吗?”宋良问。
    杜思苦点点头,把饭咽下去,才问:“有什么事吗?”
    户口的事?
    总务那边的流程说得很清楚,宋良又是技术员,以他的脑子,不可能不明白手续该怎么办。
    “户口的事。”宋良直接说了,“我就想问问,如果没办法去前单位开证明,这户口能迁过来吗?”
    这杜思苦哪知道啊。
    她也没前单位啊。
    “你户口是不是在以前单位?你不想去办,可以让他们寄过来。”杜思苦说道。
    饭快凉了,再吃一口。
    嚼嚼嚼。
    这位宋良同志,就不能等她吃完饭再问吗?
    宋良:“可能不行。”
    杜思苦:“那你就自己去这边的接收派出所问问,就说前单位没法开证明,你看派出所这边需要你提供什么补充资料。”
    她是规规距距的迁户口,资料都给上去了。
    “我知道,我听他们说你这户口迁得特别快,是不是这边派出所有什么认识的人?”宋良打听。
    找熟人的话,可能会更顺利一些。
    杜思苦听到这话都笑了,“宋同志,我才来几天啊,你该问问厂里的老人,看他们在派出所有没有相熟的人。你问我还不如去找主任,或者你们领导,他们肯定都是老员工了,比我的关系靠谱。”
    怎么想的,找她?
    她哪有什么熟人。
    宋良认真的考虑了一下杜思苦的建议,“你说得对。”应该去找彭科长。
    “谢谢。”
    宋良站好起来,转身往外走。
    一个姑娘端着饭盒过来了,正跟朋友聊天呢,没看到宋良,两人就这么撞上了。
    还撞得挺狠。
    饭盒都飞了。
    杜思苦急忙端着自己的饭盒往后连退三步。
    被撞飞的饭盒飞到了杜思苦刚才的座位上。
    要是她没让,那饭盒里的剩菜剩饭只怕要跟她的脸部来个零距离接触。
    无妄之灾。
    杜思苦黑着脸换了个桌子,离这边远远的。
    “你走路怎么不长眼睛。”被撞的姑娘怒瞪着宋良,没看到有人在这边吗。”
    还好饭盒没砸到人。
    就是里头的饭菜全泼了。
    宋良转身的时候明明没有看到人,这姑娘怎么就出来了?
    同时,他疑惑的看了一眼饭盒的落点。
    咦,人呢?
    宋良看了一圈,最后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正在吃饭的杜思苦。
    这小杜同志什么时候过去的?
    “喂,跟你说话呢!我饭盒是你撞的,这边的东西你自己收拾!”姑娘跟个小辣椒似的。
    “好的。”宋良点头答应。
    确实该他负责。
    小辣椒本来还准备狠狠骂宋良一顿的,可是看到宋良认错态度挺好,还愿意再给她打一份饭,她就没追究了。
    “午饭就不用了,等晚上你帮我打份晚饭吧。”
    “好的。”宋良同意。
    确
    实是他把人家女同志的的饭弄洒了,该赔。
    角落里。
    杜思苦总算是吃完了。
    刚才她端着饭盒走的时候,可看到了跟宋良吵架的小姑娘身上飘着三个字:女三号。
    杜思苦脑子里在想:早上的提示,不是该女二号先露面吗?
    还是说,女二号出来了,也跟宋良遇上了。
    只是她没见着?
    那这有可能。
    “小杜,你在这呢,”徐丽莲风风火火的找过来了,“你吃完了吗,我有事找你呢。”
    她旁边还跟着嘿嘿笑的鸡窝头。
    “刚吃完,正要回宿舍呢。”杜思苦道。
    她一看到鸡窝头,就猜到可能是毛线的事了。
    果然,回宿舍的路上,徐丽莲说迫不及待的说了:“小杜,你那毛线颜色挺多是不是,我想去看看。咱们这么熟了,要是真有好看的,你可得帮帮忙,我一些。”
    “别人的东西。”
    “我不管,肯定是你熟人才会放你这,匀几团出来没事的,”徐丽连说,“我要织个花毛衣,主毛线团有了,现在就差其他跟它配的花色。”徐丽莲举着手,“我保证不多拿。”
    杜思苦一脸拗不过的样子,带徐丽莲回女工宿舍看毛线了。
    鸡窝头跟在后面,说了一样的话,她也要。
    铁路家属大院。
    杜
    家老三一回到家就发现不对了,家里是不是遭贼了?
    厨房的锅碗瓢盆有一半都不见了。
    杜爷爷的房间门是开的,锁坏了,像是被人撬开的,柜子跟抽屉也像是被人翻过的。
    小姑的屋子门也开着,里头的东西几乎搬家了,连被褥都搬走了。
    就剩文秀的两双鞋跟几件衣服。
    杜家老三见家中的惨况,二话没说,去了派出所,报案了。
    没过一会,派出所的两位民警同志就跟着杜家老三过来了。
    “屋里你检查了吗?丢了什么东西?”
    “我小姑屋里的东西都丢了,我爷爷那屋,床底下都空了,以前床底下放了东西。”杜家老三说了一下家里的情况。
    两
    老最近住院,这丢了什么确实不清楚,得等老人出院,回家点一点。
    但是,这遭贼的事他这会又不能跟老人说。
    怕刺激病人。
    “小姑我记得有两件皮袄子,还是结婚那会我奶奶给买的,好几百块钱呢。”袄子老三记得清楚。
    真皮的袄子,里头不知道是兔毛还是狐狸毛,反正挺贵的。
    就为这事,她妈还在家里大闹了一场呢。
    两件皮袄子,杜奶奶都给亲闺女,不给儿媳妇留一件,这事说不过去。
    民警一听,就给立案了。
    几百块钱的东西,可不是小数目,他们给老三做了笔录。
    之后开始走访附近的邻居,问早上的时候,这家有没有什么人过来?
    杜母跟贺母定了相看的日子。
    11号。
    贺母说了,她查了黄历,这天日子最好,适合两个孩子相看。
    母今年四十八,比杜母还小一岁,可看着比杜母老不少,估计是太瘦了,脸上没肉。虽然她脸显老,便是头发却不少,还挺黑。
    贺
    从背后瞧,比正面瞧年轻一些。
    “黄姐,我家大富你是知道的,老实本分,不抽烟不喝酒,顶好的孩子。是我们把他给耽误了啊。”贺母握着杜母的手,“你外甥女到时候可别嫌弃我家大富啊。”
    她打听过,黄姐的外甥女虽然是从乡下来的,但是长得好,人懂事,来杜家后,杜家的活都是这外甥女干的。
    除了出身差些,没别的毛病。
    她家大富今年二十八了,虚二十九,进三十。
    这年纪实在是大了,想到城里的姑娘,这年纪就没有合适的,年纪小些的,压根就不愿意跟大富相看。
    贺母也是愁啊。
    “你就放心吧,我家月莺不是那样的人。”杜母说得心虚。
    但
    是有什么办法呢。
    于月营找对象这事她应下了,总不能两手一摊什么都不管,就算是装,也得装着找个人见一见。
    再说了,这贺大富除了年纪大些,还真没什么大毛病。
    老实本分,可以了。
    杜母从贺家出来,没瞧见于月莺,走了一阵之后,于月莺才从前面拐角出来。
    “姨妈。”
    “你刚才在外头瞧见贺家人了吗?”杜母问她。
    “瞧见了。”于月莺道,“贺家的院子挺小的。”
    不如杜家大。
    看那屋子布局,也没杜家的屋子的多,贺家现在是五口人,要是她嫁过去,就是六口人。
    有婆婆,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妹妹。
    上
    还得照顾着。
    于月莺越想越不满意。
    “约的11号早上见,”杜母问于月莺,“不管你想不想,11号都得过来见一面。”约好的。
    要是于月莺不肯来,那杜母可不好跟贺家交待。
    “好。”
    于月莺点头。
    见就见吧,主要是冰棒厂的工作还没下来。
    “姨妈,那个老五小姑什么时候走啊?她这冰棒厂的工作到底要干到什么时候?”于月莺想看看姨妈这边有没有新消息。
    “这得看爸他什么时候回来。”杜母说。
    依她对小姑子的了解,走?
    去农场吃苦?
    不可能。
    小姑子压根就不是肯吃苦的人,别看平常吵架不多,但是想要的东西,最后还是落到她手里了。
    “月莺,这工作你别太指望了,不一定呢。”杜母倒是好心劝了一句。
    于月莺嗯了一声。
    不
    一
    定
    ?
    怎么个不一定法,难不成姨妈想把工作给老三?
    于月莺脸色不太好看。
    邮局里。
    文
    秀迟迟没有等到三表哥过来,心里有些急。
    余凤娇人劝着:“别着急,估计你表哥是有什么事绊住了,咱们再等等。”
    等到中午,老三还没过来。
    余凤娇人挺好,领着文秀去邮局的食堂吃了饭。
    文秀也不敢回去,怕回去了,她妈发现钱丢了,不让她出来了。
    她
    东西还没寄呢。
    不能回去。
    杜家。
    老三早就找好了旧袄子,可是没里没人,派出所的民警还在附近调查着,他也不好就这么走。
    等了又等。
    终于把杜母等回来了。
    “妈,家里遭贼了,家里的东西都被翻了,小姑那屋被搬空了。”老三说得很快,“我报了警,民警同志正在咱们家附近调查呢。”
    杜母一听遭贼,提着菜篮子就往屋里冲。
    她屋里的东西呢?
    她赔嫁的首饰没被偷走吧。
    “妈,我要送个东西,很快回来,要是民警同志来了,你帮我说一声。”老三说完就出门了。
    民警挨家挨户的问,老三不知道民警去哪家了。
    找不着人。
    于月莺也匆匆往自己的西屋去。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霍格沃茨:伏地魔也别阻止我学习 灵魂扳机 圣拳! 开局过目不忘,铸造记忆宫殿 LOL:才满18,让我逆袭重生 玄幻:长生神子,何须妹骨证道! 普罗之主 夫人请住口 沙盘上的大宋 重启人生 傲世狂徒 鸣龙 人在末世,我能联通现实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年代文里的暴发户 摆烂,摆烂,摆烂!!! 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 综漫:武侠万事屋 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