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140 章 可负天下?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天色已晚,外面又在飘雪,一众同族都留在府中,围着也没必要,就被安排去休息。
    荀柔躺在床上,紧张的探头往屏风外望,荀攸就站在门口,向府中戍卫校尉梁肃低声询问。
    大侄子真是喜怒不形于色的典范,他望半天一点都看不出他心情如何。
    “公达心如沉渊,岂能随意看破。”留守的族兄荀忱,跪坐在榻边,手握一卷竹简,含笑开口,“医工未至,含光不若先歇息片时?”
    他端坐姿态,说话语速都寻常,但不知怎么就给人一种悠然懒散之感。
    荀柔转过头,忍不住叹了口气,“十七兄,你怎么也同来了?”
    十七兄荀忱,八叔荀肃次子,比文若大一岁,比他大七岁,是个喜欢金石篆刻,书法绘画,远离世俗喧嚷的安静文艺宅男。
    “家中大人都担忧含光,不放心你一人留雒阳,”荀忱微微一笑道,“只好遣我这个无所事事的宅男来跑一趟。”
    荀柔先是眉心一皱,接着忍不住眼睛睁大。
    荀忱含笑继续道,“怎么,此语非出于弟乎?乇者托身,托身室中是以为宅,嗯~”
    他悠悠一摇头,握着卷在掌上轻轻一敲,“颇为贴切。”
    荀柔窘迫的轻咳一声,他也不是有意背后说人,这不是闲聊的时候,正好说到了嘛。
    “兄长辛劳。”躺着和族兄说话终究有点不对劲,他撑坐起来,顿感背上一阵寒风,忍不住一缩。
    “小心再染风寒。”荀忱伸手来拉过被子给他裹紧。
    “多谢十七兄。”荀柔忍不住冲他一乐。
    明知道族兄们不该来雒阳,也不免担忧颍川情景,但独自在雒阳艰难周旋数月,每天压力山大,又无人商量也无人安慰,再见亲人,怎么也没法忍住心里的欢腾。
    现在整颗心都浮着,怎么扯都扯落不下去,什么正事都想不起。
    ...这不行。
    刚才小作一场,情绪失控,举止失据了。
    他定了定神,提了个最醒神的话题,“族中还有多少人留在颍川?”
    其实心里也有数,青州是战地,又千里迢迢,必不能将族人都迁去,族中老弱妇孺也有许多...长一辈的叔伯们,大多年岁都不小了,也不堪劳顿。
    “同辈兄弟们不少去青州帮忙,族中也留了许多,”荀忱道,“慈明叔父没走,还有七叔,父亲...”他先数了一圈长辈,果然一个都没走。
    “再有大兄,公衍...休若、友若,文若也回来了——”
    他一个个数,数得荀柔心一寸一寸提起来。
    “文若未说什么?”荀柔忍不住打断他。
    他怎么记得历史上,是荀彧提议迁族离开颍川?文若不可能看不清形势严峻。
    “怎么?”大概是他脸色太难看,荀忱担忧的起身,“含光你身体有不适吗?”
    “休若在颍川训练兵士,”荀攸袖着手,绕过屏风,四平八稳的走进来,“族中已通知颍川各县,招集了青壮操练备寇。”
    荀柔先是一愣,接着就反应过来。
    ...是啊。
    荀氏在颍川已非昔日。
    不提族中许多兄弟在郡中任吏,就凭造纸、龙骨水车、兴助农业等事,这些年荀氏在颍川的影响力就是实实在在。说通知各县就通知各县,不知不觉,荀氏竟成盘踞一郡之大族。
    他按下心中隐隐不安,摇摇头,“不够。”
    不说颍川,就是加上豫州全境,也不足和董卓的西凉军抗衡。
    “颍川之地,位处中原,地缓而民富,文兴而武废,百姓执耒则以自足,不以勇武为傲,若逢乱世,则为四战之地,受兵燹之灾,百姓离乱无以自保...”
    荀柔心头一悸。
    是他的错吗?颍川并不适合做为根基。
    “事未至何以先怯?”荀攸皱起眉,神色顿显冷肃,“况且,当真兵戈兴起,我族虽无西凉兵之精悍,但占取地利,又有民心所向,亦有一战之力。”
    “若能避战,也不必...”荀柔连忙道。
    “即当战,又如何?战则战矣,又有何惧!”荀攸深深皱起眉,“含光何如此低看本族子弟,以为皆为怯战之辈?”
    他少有露出这样神情,将一旁荀忱吓得一惊,“公达?何以至此……”
    荀柔动了动唇,他岂敢低看,休若、友若、文若阿兄,都是留名史册的文臣武将,文武才能,他都远不能及,他只是...只是怕自己带来的改变,会害了他们。
    青年脸色都变了,露出惶然无措的神情,荀攸突然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情绪不宁,以至言语激烈。
    当初将他们遣离雒阳,就当知含光的心意,只是……
    荀攸神色一改,在榻前稽首下拜,“攸失礼冒犯,望叔父恕罪。”
    “公达!”荀柔一慌,连忙伸手捞人,“这有什么请罪的,说来都是我考虑不周。”
    既然无计施为,再说这种话的确不该。
    “休若、文若在家,叔父何必担忧。”荀攸只觉握住的手一片冰凉,像握着一块寒冰,不由蹙眉。
    小叔父何时能明白,他不能一直像保护孩子一样保护他的同族和兄弟?大家顺意,是感念他的心意,但七尺丈夫,谁愿意一直被人当做无能的稚子?
    他若一直不肯用...
    这时,荀缉带了太医回来。
    荀柔一看是老熟人太医令吉本,不免有些惊讶。
    荀缉这才解释道,路上碰见一位高校尉,听他解释,又看了太傅印信,就直接带他去太医令家。
    吉本给他看过几次病,听闻呕血也有些紧张,连忙上前看脉。
    说来说去也不过寻常,心肺脉弱,气血两虚,多思少食,旧疾未愈,又不曾好好休养……
    荀攸站在一旁,就看荀含光不时偷偷瞥来一眼,过片刻又瞥一眼,带着心虚,就跟做错事一般,却不在意太医令之言。
    他心底终是一叹。
    也罢,含光并不热衷功名,族务与天下之事,对他恐怕负担过重了……
    药方开好,府中就有药材,不一会儿就煎成。
    荀攸接过仆从端来的药盏送进屋来。
    大侄子的表情,就很吓人。
    凶起来很吓人,突然变得这么温和也很吓人,也不再劝说并州、颍川之事。
    荀柔端过冒着热气的药盏,心里没底。
    “公达可听说,今日曹孟德行刺董卓未果,逃出雒阳了?”他小心的寻了一个不轻不重的话题。
    “雒阳恐有不宁,不如出城暂避?”荀攸轻声温和道,“阳城已为叔父食邑,不知叔父有何安排?”
    阳城!
    荀柔方才还犹豫如何安排公达他们,闻此顿时眼前一亮。
    “公达你来做阳城侯长史吧?”
    正好借此将他们全送出关。
    “含光欲换文若前来?”
    荀攸眼睛一眨不眨,将一碟蜜饯推过来。
    ...被威胁了。
    荀柔连忙拿起一枚蜜饯塞住嘴。
    ...
    灯火如昼的宣德殿中,董卓眯着眼睛,神色深幽。
    堂下跪倒一个骨瘦如柴、发乱如草的黔首小民,神色惊惶,言语颠倒——
    “...好多狗追着我们,我和李老二他们跑,快跑...李老二被射中了...我也被射中了...他们都笑,我怕极了...”
    “一箭射过来...骑黑马的公子...一刀砍成两段...又来了好多人...把狗...把狗都杀了...杀了...”小民浑身颤抖,口水滴答,牙齿咬得咯咯作响,眼珠乱转,“全都杀了...一个不留...一个不留...我也死了...我死了...”
    “明公,幸得此人生得心偏,才未曾得死。”李儒托着一方盘,盘中一条皮革腰带,镶嵌明珠金玉,“既有此人,又有这条胡将军的腰带,将军恐怕已经凶多吉少,而这雒阳城中,敢杀胡将军——”他拖长声音。
    “嗯~?”
    “必然有人指使。”李儒将托盘放下,拱手长揖,凑近小声道,“此人所图非小,明公不可不防啊。”
    董卓冷哼一声,“有话直说!”
    “我原本也怀疑西园校尉,但袁绍逃窜,只留曹操,今日曹孟德行刺,反倒让我坐实猜想,”李儒不再卖关子,“曹孟德既然敢行刺将军,那杀胡将军便无意义,唯有一人,表面附和明公,却心怀异志,阴谋——”
    “砰——”董卓重重一拍桌,“你有何证据?”
    “若非如此,以此人之能,又听闻其与曹孟德为旧交,今日竟未发现其异状,未免奇怪。”
    董卓焦躁的站起来,在堂上来回走动,心中犹豫不定。
    “...狗...狗要杀我...我要杀狗——啊——”
    “中原儒生从来看不起我等,”李儒碎碎道,“当初我就觉得——”
    嵌着七珠的宝刀锋利无比,一刀自头顶劈下,顿将满口胡话的疯汉砍倒,鲜血溅在织锦地毯。
    李儒同时消了声。
    “荀家,”董卓砍杀了疯汉,心中戾气稍解,沉声道,“荀含光是不是有个寡居的亲姊?”
    “明公?!”李儒顿时惊得睁大眼睛,不敢相信董卓的选择。
    “胡轸既死,此事到此为止。”
    比起死了的胡轸,活着的、展现过本事的、被天子所重的荀含光,他可以再给他一次机会。
    董卓盯着死去的人的眼睛。
    里面空空茫茫,什么都没有。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逆流而上,我成为官道新贵! 后妈养崽:太宠啦,老公萌娃黏着她 万历小捕快 权臣小叔子兼祧两房,亡夫现身了 矜贵权臣追妻火葬场时,我已入宫封后 离婚后,我一夜三崽气晕渣男 武侠征程的旁白系统 女县令 勤勤恳恳半辈子,被绿后我转嫁豪门 快穿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抓壮丁 绝世无敌小村医 禁欲男神摁上墙,她就撩撩不负责! 重生十六年前,我开局拯救领导 偏她来时不逢春 系统:算命后,我修为暴涨 快穿三国后,我对孙策斩草除根 被逼换亲,我从贫民窟到一品诰命 诡界:我靠苟活终成大道 与奶包妹妹合租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