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三十二章 孟子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面对这么一条老咸鱼,楚歌是一点想法都没有。
    毕竟齐王建奉行的是无为而治,意思就是臣下说啥就是啥,不关心朝政,一心只顾享乐。
    与其费尽唇舌说服他,不如去寻求儒家的认可。
    毕竟秦王嬴政虽然雄才大略,但是对于儒家一直看不顺眼。
    秦国的朝堂之上,儒家的学子几乎没有立足之地——除了李斯。
    但是嬴政欣赏李斯,与儒家没有半分关系。
    毕竟秦王雄才大略,一统六国,行事霸道张狂,有经天纬地之志。
    无论哪点,都与儒家的温良恭谨扯不上半点联系,甚至于南辕北辙,所以两者互相看不过眼是很正常的事情。
    有时候关系好坏并不是由双方之间的利益所决定的,很可能就是单纯地看着不爽,想要怼上一下。
    虽然两家之间不像‘你瞅啥’‘瞅你咋地’‘再瞅试试’‘试试就试试’那么简单,但是经过却和其没什么两样。
    毕竟人的悲欢都是相似的,不因身份地位的差别而转变,哪怕是朝堂之上的王公贵族,也会因为一句话怀恨在心。
    不管事情的起因是什么,总之儒家与秦国的关系一向紧张。
    这便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楚歌有意合纵六国,儒家可以提供很大的帮助。
    尤其是孔圣人,驻世三百载,桃李满天下,这六国的朝堂之上,皆有儒家门人,若是能取得圣人的支持,那么楚歌所面临的困难将会大大减轻。
    以鲲鹏的速度,从魏国大梁前往齐都临淄,所耗费的时间不过半个时辰。
    在楚乔所传承的血脉记忆中,人族有数的大城所在的方位都记得清清楚楚,哪怕没有地图指引,也能准确地找到地方。
    远远从高空上望见了临淄之后,楚歌没有采取在大梁时候的办法,而是选择了隐藏身份,在偏远的郊区降落。
    他此行前来,首先想要拜访不是齐王,而是稷下学宫,若是表明身份之后,再想与学宫接触就多有不便。
    毕竟齐国名义上当家作主的是齐王,而不是学宫之中的孔圣人,儒家虽然势大,但是从未有取代君王的想法。
    天地君亲师,在儒家体系的思想中,君王仅次于天地,比之父母还要重要,若非有这样的理念,历代齐王也不可能容许儒家在临淄建立学宫。
    借助途经的一行商队,楚歌进入了临淄。
    这是一座不逊色于大梁与洛邑的城池,是当世最顶级的大城之一。
    齐地是儒家治学的中心,临淄也是深受儒家风格影响,在街道上,时常可见穿着儒家袍服的学子,这里民风淳朴,有圣人教化,而且孔圣弟子三千,所奉行的教育理念惠及到了普通百姓。
    有教无类这个词语便是出自《论语》,意思是无论贫富贵贱,无论出身,都可以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
    因为这样的思想,儒家学子遍及天下,极为昌盛,隐隐有诸子百家第一的趋势。
    至于稷下学宫的所在地,也不似其他流派那般超然世外,或是隐居深山,或是高门深阁,
    而是位于市井之间。
    稷的意思是临淄一座城门的称呼,稷下意为城门旁边,孔圣以教化天下为己任,门下弟子不分高低贵贱,有的来自于贩夫走卒,有的来自于王宫贵族,他在稷下旁边建立了一座学宫,从此教书育人三百年,过的极为低调。
    对于这样的一位圣人,楚歌心中是怀有尊崇之心的。
    或许儒家学说有些不好的缺陷,但是都是被时代所局限,就孔圣个人而言,这是一位真正的圣人,不仅仅是实力上的称呼。
    同为圣人之尊,兵家白起以杀著称,而孔圣则以仁著称,二者之间可谓是天差地别。
    楚歌并未急着前去拜访,而是在街上逛了一逛。
    这齐地的风土人情与洛邑和大梁都有很大的不同,沿海之地,海运交通便利,所以显得极为热闹,楚歌在街边买了些小吃,又在当地最好的酒楼中点了一大桌饭菜,与小白和妹妹一同品尝。
    不得不说,齐地的美食别有特色,尤其是熏制的扒鸡,别有一番风味,小白狐很是喜欢,缠着楚歌在芥子之中储备了不少。
    毕竟芥子的保鲜功能比起冰箱来要强出许多,几乎不用担心变味的问题,若不是因为空间有限,楚歌还能带上更多。
    用珍贵的芥子来存储这样东西,他也算是奢侈了。
    吃饱喝足之后,楚歌先是找了一处客栈,安顿好了楚乔与小白,然后整顿衣冠,前去拜访稷下学宫。
    学宫的大门并不难找,孔圣人所在的地方在临淄城中几乎是人人皆知,很快在热心人的帮助下,楚歌来到了学宫的大门前。
    身为圣人所在之地,学宫自然有相应的排面。
    临淄西城,有一片连绵的宫廷建筑,如同王宫一般,规模宏大,其中亭台楼阁,髙角飞檐,气势磅礴,若是有人第一次看见此地,说是王宫怕也不为过。
    但是学宫的大门却极为低调,仅为一座低矮的小门,上面挂有圣人手迹——学宫!
    大门没有门槛,意为圣人收弟子不看出身,有教无类。
    学宫二字意味此地为治学之所,而且不仅仅是儒家,诸子百家之人尽可入内。
    楚歌没有冒然进去,而是先知会了门房,请求拜见。
    而名义自然是大周相国!
    楚歌递过一枚大印,清光流转,而且有着九州鼎的神威在其上蔓延,这是最好的证明,无法伪造。
    门房是一位五六十岁的老者,修为已经到了四品大儒之境,而且身为学宫门房,平日里来往的不少都是达官贵人,自然见识不凡,见到楚歌的大印后,便已经在第一时间确认没有问题。
    于是他返还了相印后,立马进去通报。
    大周相国来访,对于学宫来说是件大事,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轻装简从,私下来访,但是对于一向注重周礼、心向大周的孔圣人来说,这位来自大周的年轻人多半是学宫的贵客。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不死不灭的我在40k的绝望旅途 全民游戏:从丧尸末日开始挂机 诡异降临:开局拥有万亿冥币 舔狗,但日入百万 吞噬进化:我重生成了北极狼 惊悚:我打造了异轨收容会 沪上人家[年代] 疯山锁春 两界:别叫我邪魔! 人生消消乐后,我财富自由了 家父儒圣,系统非逼我做粗鄙武夫 敏感患者 开局收徒孙悟空,我重塑西游量劫 吃热芭软饭,开局花光她的小金库 [三国]我,呼风唤雨 先婚试爱:闪婚后大佬又野又浪 阴寿书 风月不渡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