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在公元24年,随着刘玄迁都长安并大封诸王,刘嘉被封为汉中王,延岑也随之来到汉中。
刘嘉为人厚道,对延岑一直颇为照顾,
但也是对其能力或忠诚度的担忧,刘嘉并未给予他过多的权力。
两年后的公元26年,赤眉军进攻长安,玄汉内部发生动乱,延岑看到了机会。
他趁机发动政变,包围了汉中郡府南郑,并成功击败了刘嘉。
刘嘉败逃后,延岑占据了汉中郡,自称武安王。
尝到胜利果实的延岑,意图趁火打劫,计划攻打邻近的武都郡。
然而,在进兵途中,他遭遇了更始的大将军李宝、张忠,双方展开了一场激战。
结果延岑战败,被迫向北撤退到天水郡。
然而,当延岑在与李宝交战时,他并未意识到自己的老巢已被别人盯上。
公孙述的手下大将侯丹趁机北上,占领了南郑,从而控制了整个汉中郡。
失去根据地的延岑如同丧家之犬,翻越秦岭逃到了陈仓,但又被刘嘉搬来的李宝大军追击。
在散关一带,延岑与刘嘉、李宝再次展开激战,但结果仍然是失败。
然而,延岑并未放弃,他再次向老领导刘嘉投降,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二次投降。
在经历了连续的失败后,刘嘉珍惜有生力量,再次接纳了导致他无家可归的延岑。
随后,刘嘉带领绿林军的残余力量,命令李宝、延岑进驻右扶风,寻找机会反攻长安。
然而,他们在这个时候碰上了东归的赤眉军,两大匪帮再次交手。
结果并不出人意料,绿林军再次败北。
但这次,事情出现了转机。
延岑军在大败后士气低落,然而李宝却坚定地表示他会作为内应,为延岑创造胜利的机会。
于是,延岑鼓起勇气,再次与赤眉军交战,尽管在逄安的迎击下他并未占到任何便宜。
内奸的力量是可怕的。
李宝在赤眉军内部做了手脚,当赤眉军回营时,看到营中尽是白旗,误以为后路被抄,军心大乱。
延岑抓住这个机会,引兵再战,终于冲破了赤眉军的军阵,使其四散奔逃。
此役,赤眉军死伤失踪达十余万人。
与此同时,邓禹那边则与赤眉军陷入苦战。
他趁着逄安与延岑大战、长安空虚的机会,率军奇袭长安。
然而,他并未料到赤眉大将谢禄会领兵来救逄安,结果邓禹再次被击败。
在各种战乱之下,关中地区的百姓无力从事生产,大饥荒随之而来。
长安这座曾经繁华的城市,在接连不断的战乱中变成了死城。
败退回来的赤眉军由于没有给养,只得放弃长安,向东撤退。
而邓禹则再次撤回长安,试图收拾这个已经破败不堪的城市。
然而,延岑看到赤眉主力东归后,也来到长安争夺地盘。
在一连串的混战中,长安最终竟然落入了延岑的手中。
接连击败赤眉、邓禹,延岑军威大震,关中各军事势力开始纷纷依附于他。
这让延岑再次产生了自立为王的野心,于是他抛弃了老领导刘嘉,再次反叛自立。
然而,延岑所谓的控制其实并不稳固。
他手下的各股势力都是带着队伍入股来的,各自为政,互相之间并不服从。
这些军阀中既有绿林旧将、地方匪帮,也有赤眉败将,成分复杂且多有不轨之心。
他们经常互相攻打,甚至还攻伐当地豪族营垒,荼毒一方百姓。
因此,尽管赤眉军已经离开关中地区,但当地的老百姓仍然生活在噩梦之中。
自王莽的乱政、更始帝的内战、赤眉军的暴虐,以及延岑的纵容。
共同织就了关中这片古老土地上千年来最黑暗的时刻。
秦末的苦难与之相比,也显得逊色不已。
终于,在这无尽的黑夜中,真正的天选之子刘秀挺身而出。
他如晨曦中的曙光,自东方冉冉升起,为这片饱受蹂躏的土地带来了希望。
时机已经成熟,关中的问题亟待解决。
东汉的版图已经稳步扩展,西线已至司隶中部,并州全境也已纳入囊中。
当初更始政府覆灭于赤眉之手后,上党的田邑审时度势,派遣使者向刘秀表达归顺之意。
刘秀宽宏大量,依旧任命田邑为上党太守,稳定了当地的局势。
紧接着,他又派人持符节前往太原征召鲍永。
尽管鲍永一度囚禁使者,试图探听长安的消息,但在确认更始政权确已覆亡后,
他果断地交出印信,投降了刘秀,并积极协助其劝降昔日的同袍。
在刘秀恩威并施的策略下,司隶部的弘农等郡也相继被平定。
然而,关中局势依然错综复杂,叛军如豺狼般遍地横行。
邓禹屡次征战,却屡遭挫败。刘秀深知,换将之时已到。
于是,他再次将目光投向了洛阳大战中的功勋卓著的冯异。
冯异临危受命,肩负起平定关中乱局的重任。
刘秀亲自为冯异送行,话语中充满了殷切的期望与深重的嘱托:
“三辅地区历经王莽、刘玄的蹂躏,如今又遭受赤眉、延岑的肆虐,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将军此去,务必剿灭叛军,保护无辜百姓。”
他进一步指出:
“此次关中之行,应以招降为主,战斗为辅。
将降军首领送往京师,而士兵则遣散归乡,让他们重拾锄头,耕田种桑。
同时,务必摧毁他们的匪窝营寨,彻底断绝他们再次为祸的可能。”
刘秀还深刻阐述了征伐的真正意义:
“战争并非仅仅为了夺取土地、屠杀敌人,更重要的是瓦解敌对势力,安抚民心。
将军才华横溢,定能深明此理,切勿再让百姓遭受更多的痛苦。”
同时,刘秀也没有忘记身在关中的邓禹。
一封书信很快传到了邓禹的手中:
“勿与困兽犹斗的贼寇纠缠不休。
赤眉军缺粮已久,必然会向东撤退。
届时,我军将以逸待劳,用精锐之师迎战这群饥肠辘辘的敌军。
我已在东方设下重重埋伏,只等他们自投罗网。
你务必谨记,不可再轻举妄动,主动发起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