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脉相承的法统,以及秉承祖宗天命的正统地位。
对于中华这片古老土地上诞生的政权而言,祖宗的陵寝不仅仅是一堆冰冷的石头,
更是政治符号中最为核心和神圣的部分。
邓禹深知这一点,他在进入国都之初就着眼于宗庙社稷的安危,
这种敏锐的政治觉悟和深邃的历史认识,在纷繁复杂的乱世之中犹如璀璨的金子般耀眼夺目。
然而,邓禹的高光表现也到此为止。
他即将正面碰上自己的命中克星——赤眉军。
在乱世中,尤其是针尖对麦芒的战斗中,一线沙场必须得靠顶级将才,差一点都不行。
邓禹并非不能打,但面对山东爷们组成的赤眉军,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没过多久,赤眉军在北边两郡又祸害得差不多了。
为了下一步的给养,他们将枪口转向了西边,撞上了陇山。
然而,由于缺乏地理知识,赤眉军根本不知道往西走是条死路。
那里的土地更贫瘠、天气更恶劣、海拔更高。
仰攻总是很费劲的,更何况他们还要面对同样彪悍的西北小伙。
结果可想而知,赤眉军在西攻陇山的过程中被隗嚣手下大将杨广打得大败。
而且人家西北百姓很不好惹,杨广继续追击,在乌氏、泾阳等地接连再度大破赤眉。
这是无敌的赤眉自出道以来八年中的第一败,也是他们走向衰落的开始。
而邓禹也将在这场混乱中迎接他未来的命运。
赤眉军在抵达阳城、番须时,遭遇了天降大雪,气候骤寒的恶劣天气。
由于他们对西北的严寒天气准备不足,大量的士兵在风雪中冻死,这一幕似乎是赤眉军之前所作所为的天谴。
在遭受了这样的打击后,赤眉军意识到西北并非他们的久留之地,于是决定向东返回。
然而,在返回长安附近的过程中,赤眉军再次做出了令人发指的行为。
他们竟然将刘家的历代皇陵刨坟掘墓,抢走了其中的宝物,甚至还对吕后的尸体进行了侮辱。
这一行为不仅令人震惊,更是对历史的亵渎。
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皇帝们,如今却遭受了如此的屈辱。
而赤眉军自称为“汉朝政权”,竟然对自己祖先的坟墓进行破坏,这无疑是史上最讽刺的一幕。
在这其中,吕后的命运尤为引人深思。
她曾经权倾天下,然而她的行为却播下了恶种,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悲惨结局。
她当初杀害刘邦的子孙,结果自己的儿子壮年夭亡。
她机关算尽,却最终宗族被灭,二世而亡。
这是否是她当年残忍对待戚夫人的报应呢?(戚夫人就是山东人)
历史总是充满了这样的讽刺和反思。
与此同时,也并非所有刘家的皇帝都遭受了赤眉军的破坏。
霸陵和杜陵得以幸免,而这两座陵墓的主人分别是汉文帝刘恒和汉宣帝刘病已。
文帝以厚道著称,而宣帝则是西汉刘家最后一位明白人。
他们在位期间都表现出了宽容和智慧,这也许是他们的陵墓得以保全的原因。
特别是宣帝刘病已,他在霍家杀妻篡逆后,
并没有对霍光进行开棺戮尸等极端报复行为,
而是重新定性霍光的功劳,承认他对社稷的贡献。
这种宽容和智慧无疑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最终,赤眉军在东归的途中与邓禹的军队展开了会战。
然而,邓禹在这场战斗中大败而归。
邓禹的出兵决策在理论上几乎是完美的。
但他却未料到,即使赤眉军在接连遭受西北军的打击和狂暴的天灾后,依然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
他原本打算趁机摘取胜利果实,却没想到自己差点成了别人的猎物。
在遭受大败后,邓禹信心受挫,急忙撤出长安,退至云阳。
而赤眉军则再度进入长安,这是邓禹与赤眉的第一次交锋失败,而后续他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与此同时,原更始政权的汉中王刘嘉也派出了延岑和李宝前来参与关中乱局。
然而,当他们抵达杜陵时,却被重返长安的赤眉军发现。
赤眉军主力再次上场,展现出恐怖的战斗力,将延岑和李宝杀得大败,数万人被杀,李宝也被擒投降。
然而,赤眉军对于这次投降显然没有仔细考量。
投降后的李宝秘密派人告诉延岑回军再战,他将成为内应。
这种打不赢就投降,但又包藏祸心的行为,似乎是众多玄汉将领的共同属性。
(这其中最让人反感的一个人物,就是延岑。
虽然他在历史上并不如吕布那样臭名昭著。
但在西汉末年,他同样是一个著名的反叛小人,而且同样具有相当的搅和能力。
由于东汉的正史往往被人遗忘,延岑这个名字也一直没有被广大人民所熟知。
一般而言,人们对于反复无常、背信弃义的小人往往评价不高。
尽管在三国时期,吕布被演义描绘得英勇无比。
但由于其多次改换门庭,被人们轻蔑地称为“三姓家奴”,甚至在临死时还成为他人的笑柄。
相比之下,关羽因忠义无双而受到后世的尊崇,最终在宋代被封神,明代更是被尊为“帝”。
这体现了人们对于忠诚和信义的看重。
然而,尽管中华民族对于叛徒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宽容。
毕竟每个人都有可能面临无法承受的压力而做出妥协。
但无论如何,凡事都应有个度。
一次背叛或许还有回头的可能,可一旦背叛成为习惯,那么名声必然会彻底败坏。)
延岑便是这样一个例子。
他堪称西汉末年的头号大叛徒。
原本是南阳筑阳人的他,在天下大乱之际也拉起了一支队伍,占据了冠军县城,开始了割据生涯。
然而,当刘玄被拥立为更始帝后,更始政府开始着手平定四方,大将军刘嘉便率军前来剿灭南阳的匪患。
在公元23年的昆阳大战之后,延岑在冠军县的老巢被刘嘉击败,不得不率领残部投降。
这便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