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楚璃被老者的话惊得不轻,跪在冰冷地砖上的身子猛地一颤。
“小人不敢,”她忙磕了一个头,“小人只是据实说话,不敢编排半句,请……请大人做主。”
老者完全一副唯我独尊的派头,连李宏源这二品大员也得对他低三下四。在狱中,段文太傅言语间也能让她感觉到所见之人的不凡。
一个不凡之人, 看起来对裕王涉案颇有忌讳,除了当朝皇帝,楚璃想不出第二个人了。
前世她混混沌沌与盛景元结下缘分,那时,皇帝已是个病身子,久居宫门不出,楚璃虽入过宫,但也仅限于见后宫妃子们,离皇帝最近的一次,亦是唯一一次,是与父亲一同看望病中的皇上,而彼时皇上已然瘦成了一把皮包骨,看不出原本的样貌。
她几乎可以确定,眼前威严赫赫、指点江山的皇帝,正是三年后缠绵病榻,仰人鼻息的那位。
“你知道珠儿和裕王的关系?”老者收回怒容,慢条斯理地问道:“又是谁告诉你,珠儿所言,便是事实?”
“衣服上应该有相关线索,请大人明察,”楚璃低着头,不敢看上头那人的眸子,“关于珠儿与裕王的线索,慎王殿下应该知之甚多,如果您能让殿下前来一见,定能问得清楚了。”
“想让慎王来救你?”
这个“救”字,可是贴切地很。
段文已暗示过她,今日或许就是她永年之日。
藏下心里苦痛,楚璃垂首道:“是的,大人。”
希望盛景元已经得知她的处境,希望身边的人不要因为她会连累盛予安,便隐瞒她的现状,放任她生死。
哪怕再活一次,她也把不住皇帝的脉。
前世过得舒舒服服,哪里钻营过官场关系,连宅斗都不曾有过,突然让她面对终极大佬,还真无法入手。
话落,室内再次死静。
楚璃又硬着头皮道:“小人自知犯了重罪,不敢求大人放过,但当时见殿下为母亲而身受重伤,实在感动地很。殿下诚孝,这是皇家之幸。”
该死的盛景元,全因为你我才走到了这一步,别怪我拿你背锅,身为主子,你不背锅谁背锅?
楚璃紧紧闭了一下眼睛,“小人不忍皇家没了这个好儿子、百姓没了好殿下,一时血气上头便顾不得了,明知这件衣服可能无法翻案,依然在殿下的感召下上了法场。”
“哦?”皇帝明知她既推了锅又拍了马屁,可却提不起刚才的气恨来。
“小人不敢骗大人,”楚璃忍着不适道:“小人虽然被打傻了,但殿下的修养小人都知道的,小人常想,是怎样优秀的父亲才能养出这样勇敢、大义又孝顺的好男儿,同是男儿……”握了握拳,勉强掩住心虚,“我若能学到殿下的百分之一,也就不负世上走这一趟了——小人说了这么多,只想告诉大人,小人愿与殿下共进退,宁死无悔。”
说得铿锵有力,虽死无悔,但身上的冷汗早已浸出,仿佛再坚持片刻就要露怯。
“既然你愿意为慎王去死,”皇帝挥挥手,让跪在跟前捧托盘的奴才退下,“我也不好悖了你的心愿。”
楚璃:“……”
“来人。”
“在!”
“大人……”
“皇上!”这时段文快步进屋,正好打断皇帝施令,向皇帝拱手道:“慎王殿下请见。”
“这个时候来见,是为了眼前这小子?”皇帝似笑非笑,淡薄的龙睛睨着地上的楚璃,“可这小子实在太嚣张,竟敢将军饷案的元凶直指裕王,呵,你们说,事干裕王么?”
段文和被问话的李宏源,无不是汗意涔涔。
这话叫人怎么接?
眼下的情况,确是将矛头直指裕王,究竟有没有关系,得查过才知道,但从皇帝的角度来看,此案必不能与裕王有关。
无论如何答复,要么担一个渎职罪名,要么得罪皇帝,左右都不是。
干站着,也不是。
却是楚璃不怕死地开口:“原来您是皇上?”
皇上懒懒地看了她一眼:“是又怎地?”
“我就说您气宇不凡,一派慈眉善目,原来竟是皇上!”
“嗯。”皇帝是真懒得理她了。九岁名动京华的阎少君,怎么就变成了傻子,那会儿小子多机灵,出口成章,引经据典能把死的说成活的,这下可好,傻了之后只会溜须拍马,偏生说的话却将人讽刺地肝儿疼。
气宇不凡他认,什么叫慈眉善目?
他都未经审理杀自已的女人了,还慈眉善目?
他该见都不要见就把这小子砍了,省事。
“不许多嘴!”段文冷声喝止,心里却松了口气,好歹把皇帝的问题揭了过去,婉言问皇帝道:“殿下在外面等着呢,皇上您要见一见么?”
“不见。”皇帝怒冲冲剜了段文一眼,“你们都说好了,来气朕的么?朕刚想处置这小子,慎王就来了?”
“慎王是带伤来的,在外面久了没准……”段文欲言又止,为难地低下头。
这话让皇帝猛一抬头,眼底虽冰冷,却有一抹心疼滑过。
“他伤得很重?”
段文嘴角动了动,克制地道:“虽然失血不少,好在都是些皮外伤,殿下从小遵循您的教诲,勤练体魄,应该扛得住的。”
段文的话术自然没得说,既给皇帝戴了高帽子,又点到慎王的惨状,明明慎王很惨,却还安慰皇帝让他不要担心儿子。
皇帝听了这话,恼得气息只出没进,“受了伤就该在府上呆着,来这里做什么!李宏源,让人把他带走!”
“是皇上!”李宏源求之不得,慎王已失宠,想救阎少君,想翻了这局,没那么容易。
等李宏源退下,段文才低头和皇帝道:“皇上,既然您停止行刑,可见您也有重查的心思,不如宽限几日?阎少君还是个孩子,纵使犯错,也请您看在他为殿下出头的份上,饶他不死。”
皇帝心里亮堂着。
哪怕不太聪明的人都看得出,他急于了结军饷案,必然想掩盖某些不能见光的原因,之所以叫停行刑,完全是因为盛景元,以当时的情况,如果强硬施刑,盛景元极可能会拼出性命不要。
然而当行刑停止之后,他又犹豫了,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