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两百二十八章 雄才大略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刘縯有两个兄弟和三位姐妹,他身为长子,肩负着家族的重任。
    其他各位兄弟姐妹,也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
    而他的三弟刘秀,则一生都充满了传奇色彩。
    公元前5年,刘秀在济阳县出生。
    与刘太公在溪边亲眼看到大龙盘绕刘大娘的传奇故事相似,刘秀的出生也伴随着异象。
    据说,他出生时,赤光照亮了整个房间,而且那一年稻禾出现了罕见的一茎九穗,象征着丰收与繁荣。
    因此,他的父亲老刘先生便以“秀”字为他命名,寓意他如同茂盛的庄稼一样茁壮成长。
    刘秀长大后,仪表堂堂,身材高大,美须眉,大口,隆准,日角,与当年的刘邦相貌颇为相似。
    尽管他们在外形上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但性格却截然不同。
    刘秀勤于农事,是一个出色的庄稼人,与他的哥哥刘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面对哥哥的调侃,刘秀总是淡定应对,因为家族中得有人从事生产劳动,总不能都是街溜子。
    然而,长兄如父的刘縯并不想让弟弟一辈子都埋没在庄稼地里。
    他认为,要想有更大的作为,必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于是,在公元14年,刘縯便和叔父刘良商量,将刘秀送往长安的太学中学习。
    刘秀也并未辜负家中供他上学的期望。
    在长安求学的几年里,他的眼界与认知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内心也悄然萌生了新的志向。
    “若为官,必当执金吾;若娶妻,非阴丽华不娶。”
    实际上,刘秀心中一直有两个小目标。
    只是在长安的学习经历,让他将原本对牛和土地的朴素向往,升华为了对“执金吾”这一职位的渴望。
    执金吾前身为中尉,在武帝之后虽然权力被分散,
    但其出行时“车骑甚盛”的壮观场面,深深吸引了刘秀,成为他心中的新目标。
    而他的另一个目标,却始终如一,那就是迎娶阴丽华。
    阴丽华是刘秀心中的白月光,
    她美丽却又不张扬,堪称完美女性的典范。
    阴丽华出身于南阳的另一大豪族——阴家。
    这个家族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其祖上曾是助齐桓公成就霸业的管仲,声名显赫。
    传承至第七代管修时,家族从齐国迁居至楚国,并因被封为阴大夫,从此改姓“阴”。
    秦末汉初之际,阴家再次迁徙,最终定居于新野。
    经过几百年的积淀与发展,到了阴丽华这一代,阴家已然成为南阳新野的顶级豪门。
    家中拥有的土地多达七百余顷,(面积大约相当于三十二个故宫的总和)
    其规模之大,可与当时的诸侯王相媲美。
    作为豪门之女,阴丽华不仅拥有出众的容貌,更因家族的熏陶而显得气质非凡。
    在当地,被誉为“县花”,是无数人心目中的女神。
    刘秀去姐夫邓晨家时,由于邓家和阴家也是亲戚,
    刘秀有幸见到了阴丽华,就此一见倾心。
    “执金吾”和“阴丽华”的两个人生小目标从此确立。
    刘秀在回到家后,惊讶地发现,
    昔日宁静的家宅,如今已成了人声鼎沸的堂口,
    而哥哥刘縯,竟已摇身一变成为黑社会老大。
    这些年来,王莽的胡作非为让天下人怨声载道。
    但刘縯却从中看到了机会。
    他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家族势力,四处结交英雄豪杰,收纳了众多社会上的不安定分子。
    名声也因此水涨船高,整个南阳地区都知晓这位刘老大的名号。
    更有不少对社会不满的人士慕名前来投奔。
    然而,这种生活却并不是刘秀所向往的。
    他渴望做一个好人,过平静的生活。
    于是找了个借口,前往新野投奔姐夫邓晨。
    这样既可以远离哥哥的纷争,避免被牵连,又能离自己心仪的阴小姐更近一些。
    刘縯和刘秀这对兄弟,性格迥异。
    刘縯刚毅果决,意气风发,拥有强大的人格魅力,确实是个天生的领袖。
    然而,他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锋芒毕露。
    从他大肆蓄养宾客、搞得全境皆知的行为来看,显然缺乏造反所需的保密意识。
    他尚未起事,便已将自己打造成了反动派的招牌,这种招摇过市的做法无疑暴露了他的不足。
    刘縯是有雄才,但他显然并无大略,因此也缺乏谨慎和对全局的明确判断。
    这种性格上的缺陷,为他日后的人生悲剧埋下了伏笔。
    刘縯时常调笑刘秀胆小怕事。
    但他从未料到,这个一直被自己调侃的弟弟,实则并非等闲之辈。
    胆小之人,未必不能成就伟业。
    想当年,高祖刘邦除了醉酒斩蛇之外,也曾多次躲藏避难,方能与楚霸王多年对峙,最终赢得天下。
    韩信忍受胯下之辱,不仅因他明智不与莽夫计较,更因他懂得珍惜生命,不轻易冒险。
    刘秀正是如此,他性格中最为宝贵的品质就是谦虚,谨慎。
    刘秀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会深思熟虑,仔细研究。
    因此,他种地时能成为种粮能手。
    读书时能“略通大意”。
    后来在新野姐夫那里帮忙卖粮食也从未亏过本。
    人生在世,应时刻牢记:
    不到万不得已,切勿孤注一掷。
    对于造反这样的大事,刘秀与哥哥刘縯的看法截然不同。
    虽然这个时代或许适合造反,但万一失败了呢?
    那可是灭门的罪过,自己的小目标又该如何实现?
    因此,刘秀谨慎地与哥哥划清界限,选择踏踏实实地过着自己的日子。
    然而,是金子总会发光。
    刘秀在新野和宛城贩粮期间,结识了许多豪族才俊与江湖人物。
    他们对刘秀这个粮贩子的态度出奇地一致:
    此人不凡!
    宛城豪族李家,就是最早看出刘秀不同寻常的豪族之一。
    宛城李家来历非凡,他们世代经商,同时也涌现出不少高官。
    到了汉末,族中的李守在长安担任王莽的宗卿师,与王莽的重臣刘歆(后改名刘秀)共事,共同研究天文历数图谶。
    在研究图谶的过程中,李守发现了一句话:
    “刘氏复兴,李氏为辅”。
    这句话对李家族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守的儿子李通从父亲那里听到这句话后,开始自我暗示,认为这个预言中的李家就是指他们宛城李家。
    李通曾依靠父亲的背景担任过将军从事和县丞,以能干闻名。
    然而,当天下大乱时,他选择辞官回家,寻找真正的英雄。
    在一次与堂弟李轶煮酒论英雄时,他们讨论到:
    “如今天下大乱,王莽政权即将崩溃,谶言中所说的“汉当兴起”似乎正在应验。
    在南阳地区,能够有望成就一番事业的,也只有刘伯升(刘縯)兄弟了。”
    尽管刘縯名声在外,但李家兄弟并未亲眼见过他。
    他们之所以对刘縯抱有希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从低调的刘秀身上看到了他哥哥的不凡。
    李家作为研究谶言的世家,一直牢记着谶言中的核心预言:
    “刘秀发兵捕不道是也”。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重生官场:从京都下基层权利巅峰 源宗世纪第一部 鸿蒙塔 风吟武门 燃尽春夜 本色 问鼎:从一等功臣到权力巅峰 撞钟百年,我成了宗门老祖 活人深处 皇修 高武纪元 七零男主恶毒小妈,但躺赢 天下长宁 让你代管废材班,怎么成武神殿了 肆意影视世界 让你下山娶妻,不是让你震惊世界! 人在诸天,摆烂成帝 俯仰人间二十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