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樊参的战败并未阻挡住更始政权的反扑。
很快,王匡等人率领的第二波河东阻击部队终于赶到战场,他们拥有十余万大军,对邓禹展开了猛烈的攻击。
在这场实力悬殊的较量中,邓禹不幸败退。
然而,战败后的邓禹却意外地得到了黄历的眷顾。
在他败退后的第二天,正是六月二十六日,农历癸亥日。
根据当时的命理学说,癸亥日是天干地支组合中的最后一天,被视为不吉利的日子,不宜发动战争。
王匡深受这种观念影响,他认为在癸亥日不宜轻举妄动,而是应该等待甲子日的到来再行进攻。
这种命理观念却意外地为邓禹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他利用这一天重整旗鼓,重新部署战略,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甲子日来临,王匡信心满满地发动了攻击。
然而,这一天的吉运似乎并未完全站在他这一边,反而助长了邓禹的军势。
面对王匡军团的汹涌冲锋,邓禹显得异常冷静。
他下令全军保持沉默,不得轻举妄动。
全军静静地观察着王匡军的逼近,每个人的眼神都充满了坚定和期待。
当王匡军贴得足够近时,邓禹突然大喊一声:
“冲啊!给老子狠狠地打!”
这一声令下,全军瞬间沸腾起来。
锣鼓声震耳欲聋,鞭炮声此起彼伏,红旗招展之间,人山人海的邓禹大军如同洪水猛兽般向王匡军冲去。
这一刻,他们展现出了乱世之中难得的军纪和战斗力。
王匡大军被这突如其来的冲击吓得阵脚大乱。
一时间惊慌失措,如同无头苍蝇般四处逃窜。
他们原本以为胜券在握,却没想到邓禹竟然还有如此强大的后手。
前队瞬间变成了后队,狂奔逃窜之间,王匡大军的阵型已经彻底崩溃。
邓禹全军紧随其后,一路掩杀过去。
王匡兵团在溃败中损失惨重,刘均更是被斩于马下。
安邑无奈投降,河东全郡自此落入了邓禹的控制之中。
王匡等人只得狼狈逃回长安,这场战斗的结果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赤眉、邓禹大胜的消息传回关中,两道天险已失守的消息更是让长安陷入了混乱之中。
眼看覆灭在即,闲散了好几年的绿林军也开始紧张地召开前途研讨会,商讨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
在绿林军的前途研讨大会上,气氛紧张而沉重。
淮阳王张卬首先打破了沉默,他坦言对前途的悲观看法,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
“赤眉和邓禹的军队随时都可能攻打过来,我们在这里已经难以立足。
与其被人驱赶,不如主动出击,抢掠长安,然后逃回南阳。
如果实在没有活路,我们大不了再次上山为寇!”
这一番话立刻引起了绿林诸大佬的共鸣。
他们骨子里的强盗思维使得张卬的方案迅速得到了内部的高票通过。
然而,当诸将前往觐见皇帝刘玄并提出这一计划时,刘玄却大怒不表态。
绿林诸将见皇帝态度坚决,便不欢而散。
刘玄也有自己的打算,当皇帝的滋味已然让他上瘾,不愿就这样被历史抛弃。
于是,他做出了最后的挣扎,
命令王匡、陈牧、成丹以及自己的岳父赵萌率领军队驻扎在新丰,意图在赤眉军入长安的必经之路上进行阻击。
然而,刘玄这一决定并未得到所有人的支持。
许多人担心这是把自己的家底全部押上的赌博,一旦失败,他们将失去未来立足之地。
在诸军不满地离开长安前往新丰布防后,留在长安的张卬、廖湛、申屠建和隗嚣等人开始密谋。
他们计划在立秋大祭之时动手,劫持刘玄逃往南阳。
这种涉及多人的密谋,保密性自然是不足,刘玄竟然很快就得知了消息。
立秋之日,他突然宣称身体不适,无法主持大祭,同时召张卬等人入宫。
这其中的蹊跷,引起了隗嚣的警觉。
他立刻也以病为借口,回避了这次可能的危机,并命令家中将士高度戒备,密切注视事态发展。
然而,张卬、廖湛等人却并未察觉到异样,他们如约前往宫中。
可刘玄的犹豫不决再次暴露了他的弱点,就像当初对刘縯摆鸿门宴时一样。
张卬等人一入宫,便感觉到了气氛的不对劲,他们立刻选择突围而出,逃离了皇宫。
这时,刘玄才如梦初醒,下令杀掉了逃跑不及的申屠建。
接着,他派遣执金吾邓晔去擒拿参与密谋的诸将。
隗嚣见势不妙,成功突围并逃回了天水老家。
而张卬、廖湛、胡殷等人则不甘示弱,迅速召集本部军队反攻皇宫,火烧宫门,一路杀入宫中。
这次轮到刘玄惊慌失措地从宫中逃出,匆匆赶往驻扎在新丰的岳父赵萌那里寻求庇护。
在长安城外的绿林诸将尚未知晓城内政变。
刘玄经历此番狼狈,引发了他对王匡、陈牧、成丹等人的猜疑。
他怀疑这些将领与张卬等人同谋,因为当初他们曾共同提议返回老家。
疑虑之下,刘玄下令召见这些将领。
陈牧和成丹首先到达,随后却遭到了刘玄的立即处决。
王匡在半路得知此消息后,惊恐万分,急忙召集本部兵马返回长安与张卬会合。
刘玄将杀害陈牧和成丹的罪名推给了王匡,同时命令宰相李松收编这两位将领的部队,并与他的岳父赵萌联合进攻长安。
在赤眉军还未到来之际,玄汉政权内部已经先起了火并。
经过一个多月的战斗,刘玄最终战胜了王匡和张卬,重新夺回了长安的控制权。
然而,这场内耗已经严重削弱了更始政权的实力,使其如同行将就木的病人,病入膏肓。
此时,赤眉大军已经深入关中地区。
战败的王匡、张卬等人投降了赤眉军,成为伪军,并带路反攻长安。
刘玄做出最后的抵抗,但李松率领的疲惫之师最终大败,被生擒。
随后,李松的弟弟、城门校尉李况开城投降,刘玄再次逃离长安。
不久之后,刘玄收到了赤眉军的招降信。
然而,他投降后没多久就被赤眉军宰了。
赤眉军的行为实在不地道,因为他们曾经承诺过投降后会封王不杀。
然而,土匪的本质始终没有改变,而赤眉军的最终下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因为杀降是不祥之举,更何况他们杀的还是一位皇帝。